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理会第242号决议是第三次中东战争即1967年“六·五”战争之后通过的一项旨在安排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实现和解的决议。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突然向埃及(当时称阿联)、约旦和叙利亚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管辖下的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东区以及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面积达6700多平方  相似文献   

2.
①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成立两个国家——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为“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②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次日,阿以之间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1949年2月,阿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5800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和耶路撒冷西区。③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两奈半岛、加沙地带、约量河西岸、耶路撒冷东区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④1978年9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1982年4月,以色列将四奈半岛全部归还埃及。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有种“怪”现象:左翼的工党更能动员全国民众与阿拉伯国家进行战争,它已经领导了四次中东战争;而被视为右翼的利库德集团却能说服全国民众接受与阿拉伯的和平,以阿的第一个和约就是利库德领导人导演的。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已达40年之久,现在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这一问题有了松动。以色列上下更是迫切要求解除经济抵制,说他们——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中的中东各国,都希望能在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发展经济,而受到阿拉伯国家长达40余年经济抵制的以色列更有这种愿望,特别是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以色列上上下下更是迫切希望改善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关系。今年8月5日,以色列商会联合会主席要求拉宾总理在访美时敦促布什总统劝说阿拉伯国家在第六轮阿以双边谈判之前取消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他强调这一愿望多么迫切时说他们“一天也不能再等待了”。8月11日,以色列的阿拉伯民主党领袖达鲁什在出访埃及前夕透露,将请埃及帮助解除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并将建议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5.
这是1973年“十月战争”期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一项旨在实现以色列同埃及、叙利亚停止交战的决议。1967年“六·五”战争以后,以色列拒绝撤出被占领土,埃及和以色列处于冲突状态。其间虽经联合国秘书长代表雅林进行斡旋和美国为促进双方和解抛出“罗杰斯计划”,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美苏之间则达成协议要维持中东地区“不战不和”的状况。阿拉伯国家感到只有通过战争行动才能摆脱困境。埃及同  相似文献   

6.
英法帝国主义者武装侵略埃及所掀起的惊涛骇浪,虽已被击退,但还留有以色列撤兵问题的余波。美帝国主义者正在借这个问题兴风作浪,制造紧张局势,以遂其鲸吞中东的野心。因而,这个问题的演变,又成为这几周来国际斗争的一个焦点。从这里,我们不但看到了美帝国主义者的翻云复雨,诡计多端,而且也看到了它在这个问题上的自相矛盾和破绽百出。以色列这个国家,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英等帝国主义者在中近东棋局中布置的一个“卒子”,目的在于楔入阿拉伯世界,制造中近东的纷争,达到分而治之、操纵和控制阿拉伯各国的目的。在这次侵埃战争中,以色列更以“过河卒子”自居,“拼命向前”。可是,在英法侵略军被迫滚出埃及以后,联合国大会已经通过了好几次决议,要求以色列侵略军立即撤出埃及领土,如果不是西方帝国主义者、特别是美帝国  相似文献   

7.
最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特别首脑会议结束以来,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去年11月12日,阿拉伯国家特别首脑会议刚一结束,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就赞扬阿盟成员国与埃及恢复关系,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在两伊战争问题上,以色列开始改变支持伊朗的立场,有意接近伊拉克。这些变化已引起人们的  相似文献   

8.
加沙地区     
加沙地区是在西奈半岛东北角濒地中海的一个狭长地带,南北长四十公里,东西宽平均八公里。它原来是由埃及管辖的,但是以色列在这次侵埃战争中占领了加沙之后,却企图把它并入自己的领土。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曾一再宣称加沙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到目前以色列军队还没有从加沙撤退。事实上,加沙从来不是以色列的领土。根据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议的巴勒斯坦分治计划,加沙是属于阿拉伯区的。1948年5月,以阿战争爆发,次年2月到7月以色列分别同它的阿拉伯鄰国停战。当时以色列同埃及之间的停战线的一部分,就是沿着目前的加沙地区的东部和北部边境划定的。因此,加沙也并没有划入停战线的以色列那一边。  相似文献   

9.
“样板性战争”伊拉克危机与中东问题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从美国方面考虑,伊拉克战争首先是一种“样板性战争”,无论对它在阿拉伯地区暂时的盟友(如沙特、科威特、埃及、约旦等)———作为一种示范,还是对它在穆斯林世界的对手(如利比亚、叙利亚、伊朗、苏丹等)———作为一种警告;这场战争同时是对美国政界和金融界中犹太人强大势力的回报,是对以色列国家安全的背书从阿拉伯国家的立场出发,此次危机可能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令它们不寒而栗,这些国家对此既无奈、又愤懑。美国在毁灭一个阿拉伯政权的同时,却默许以色列的坦克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上一篇概述了中东五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大片巴勒斯坦和阿拉伯领土。从此,领土问题成为延宕40多年的阿以争端的症结之所在。与此同时,以色列的“人口扩张”也以逼人之势进行着,与“领土扩张”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1.
1950年5月25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和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在伦敦举行会议时,曾就三国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态度,以及它们以军火和军事装备供给这些国家的计划发表了一项声明,即所谓关于中东局势的“三国宣言”。三国政府首先表示“反对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间军备竞赛的发展”,但又”认为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需要保持一个相当水平的武装部队,以确保国内安全和它们正当的自卫,并使它们能够参加整个地区防御工作。凡是为这些国家要求武器或战争物资的所有申请书,均将依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3日,以色列在特拉维夫以南的帕勒马希姆海岸发射了一颗科学卫星——“地平线2号”,它与1988年9月9日发射的一颗实验卫星“地平线1号”是同一个型号。据西方军事专家猜测,“地平线2号”是一颗用来收集中东地区国家军事情报的间谍卫星。以色列对发展军事侦察卫星垂涎已久。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依靠美国的侦察卫星所提供的情报一举扭转了初战不利的形势。尽管美以有着密切的战略关系,但美国对以色列仍隐瞒了有关阿拉伯国家许多敏感的、准确的情报。对此,以色列当局十分恼火,以色列情  相似文献   

13.
10月26日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主席、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在联大发言,呼吁国际社会支持阿拉伯中东和平计划。第37届联大决定对以色列出席今年联大资格不采取行动。伊拉克外交部发表声明,同意撤军到国际公认边界;27日伊朗外长发表谈话,在伊朗提出的结束战争的全部条件未获满足之前,决不停战。波兰议会第27次会议审议并通过“逃避工作者惩治法”,“少年犯罪诉讼法”和“反酗酒法”三项法令,并决定追究前总理雅罗谢维奇等人宪法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不胜利毋宁死!”——埃及民族解放軍总司令文告英、法和以色列的軍队侵入了埃及的领士。中东燃起了战火。世界和平已受到严重的威胁。 10月29日晚上,以色列軍队在英法帝国主义唆使下侵入埃及西奈半島国境。30日,英法就向埃及發出了“最后通牒”,要它在12小时以內答复同意英法軍队开入塞得港、伊士美利亞和苏伊士等地区。在埃及納賽尔总統断然拒絕这一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从1948年至1973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曾四次交战,最终以色列都取得了胜利。究其原因主要是犹太人具有坚强的民族意志;以色列在战争中运用了灵活的外交政策以及拥有雄厚的军事实力。  相似文献   

16.
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召开的历时四天的第四次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取得了重要成果.这次会议除了通过《卡萨布兰卡宪章》和关于巴勒斯坦、中东问题以及两伊战争,阿富汗局势等一系列决议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决定恢复埃及在伊斯兰国家会议组织中的成员资格.此事引起国际上广泛的重视.埃及是在1979年同以色列签订了和平条约之后,被中止了作为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资格的.此后,它长期被孤立于"伊斯兰大家庭"之外.这次伊斯兰首脑  相似文献   

17.
在一九七三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抗击以色列侵略军时,由于使用了一种新式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几小时之内就击毁了以色列军的一百三十辆坦克。埃军还使用了精确制导的防空导弹,在战争爆发的头二天里,就击落以色列的飞机九十多架。精确制导武器初试锋芒,立即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犹太人国家,但除犹太人外,以色列还有为数众多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翌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紧接着爆发了第一次阿以战争。其间,大约有3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迫逃离家园。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只剩15万人。这15万人阿拉伯人及其后代就成了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由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人口出生率很高(达42‰),因此目前以籍阿拉伯人已增至75万,占以色列全国总人口的18%。  相似文献   

19.
从1948年至1973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曾四次交战,最终以色列都取得了胜利。究其原因主要是犹太人具有坚强的民族意志;以色列在战争中运用了灵活的外交政策以及拥有雄厚的军事实力。  相似文献   

20.
自1948年以来,以色列通过4次中东战争,占领了大片阿拉伯领土。以色列在大肆掠夺被占领区的物产和矿物资原的同时,也觊觎阿拉伯国家的水利资源,想以此来弥补以色列境内的水源贫乏。早在五十年代初,以色列就制定了一个利用约旦河水发展以色列的农业和满足国内用水需要的计划。“六·五”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完全控制了约旦河,平均每年攫取约旦河水4—5亿立方米。由于以色列蓄意使约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