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范宝臣 《科学通报》1990,35(17):1358-1358
中性Π配体过渡金属,特别是钛的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含中性Π配体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研究刚刚开始。1986年,Cotton等人报道了第一个这种类型的配合物Sm(η~6C_6Me_6)(η~2AlCl_4)_3。研究中性π配体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对于揭示f元素的成  相似文献   

2.
董迅 《科学通报》1994,39(3):236-236
以VO(Acac)_2为代表的酰(氧)钒配合物催化H_2O_2或ROOH氧化烯烃等有机底物的反应历程涉及双氧物种与V形成的中间物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因此,如果能利用分子O_2与V形成双氧钒配合物,则有可能利用O_2代替H_2O_2或ROOH作为催化氧化有机底物的原料.1978年,Wilshire和Sawyer报道了用谱学方法发现酰(氧)钒配合物与O_2形成双氧钒配合物,但后来Cooper,Koh和Raymond对该报道产生了怀疑,并对该体系重新进行了研究,结果否定了Sawyer等人的报道.Bosserman和Sawyer也没能重复得到该报道中的合成和  相似文献   

3.
蔡瑞芳 《科学通报》1992,37(11):1007-1007
近年来低价稀土金属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研究引起了极大的重视。已合成了许多Yb(Ⅱ)、Sm(Ⅱ)及Eu(Ⅱ)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但其中的有机配体多为环戊二烯基及取代的环戊二烯基。Deacon等通过(C_6F_5)_2Yb与茚进行配体交换反应,合成了二价镱的二茚基四氢呋喃配合物,但(C_6F_5)_2Yb则必须由(C_6F_5)_2Hg及金属Yb反应制得。Rybakova  相似文献   

4.
二茂钛水杨酸类配合物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冀英 《科学通报》1993,38(1):47-47
金属有机配合物一般在严格无水的有机相中合成,然而近年来在有水条件下合成二茂钛配合物(水相法和两相法)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本文报道了二氯二茂钛乙酰丙酮的水溶液与(环取代)水杨酸钠水溶液的反应,探讨了影响该水相合成反应结果的几种因素,并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二茂钛水杨酸类配合物的两相法,合成了八个新的二茂钛(环取代)水杨酸配合物(Ⅱ—Ⅷ,Ⅹ),且首次由两相法合成了配合物Ⅰ。反应如下式所示:  相似文献   

5.
高景星 《科学通报》1995,40(24):2237-2237
膦钌配合物在均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一直受到人们的注意.早期合成的膦钌配合物多半含有单齿的三苯基膦配体.近年来,由于多膦配体的应用,使得许多低氧化态的金属配合物得以稳定和被分离.鉴于它们具有种种有趣的结构和在不对称合成中的重要应用,双膦与手性双膦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十分活跃.本文报道螯合双膦钌配合物[Ru(η~2—CH_3COO)(dppm)_2][CH_3COO]·3H_2O[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扈晶余 《科学通报》1991,36(20):1555-1555
已知中性芳烃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配合物,它不仅可催化芳烃取代反应,而且还可以和烷基铝组成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齐聚合,对于稀土的这类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的研究仅在1986年才开始,Cotton报道了第一个配合物Sm(C_6Me_6)(AlCl_4)_3的结构,而后,我们也报道了一系列的中性芳烃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但对于这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21,66(25):3333-3341
钳形金属配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该类配合物大部分都是以2~3个杂原子(基团)与金属原子配位.只有极少数例子同时具有3个碳原子与金属配位(CCC钳形金属配合物).这是由于该类配合物具有3个金属-碳共价键,通常会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我们对一类新颖的CCC型钳形铑配合物:铑碳龙配合物的反应性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这类铑配合物能与二氧化锰反应,得到氧化产物和开环产物;也能与叠氮三甲基硅烷和二苯基膦发生亲核反应,实现了氮和磷对铑卡宾的插入反应,分别得到氮、磷插入到金属杂环中的扩环产物:CCN型和CCP型铑配合物.这些研究拓展了碳基钳形金属配合物(以碳为主要配位原子的螯合物)的反应化学,并为碳基铑配合物在催化上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区位异构化的氨基萘酰亚胺(NI)为吸光基团,通过炔键将2个NI区位异构体分别连接到2,2′-联吡啶配体上,制备了2个环Ir(III)配合物.利用稳态吸收与发光光谱、瞬态吸收与发光光谱,并结合理论化学计算,对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与已报道的同类Ir(III)配合物相比,新配合物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得到了增强(如在504 nm处摩尔吸光系数达到12000 L mol?1 cm?1),三重激发态寿命得到了延长(达到24.1?s,传统Ir配合物的三重态寿命一般短于5.0?s).此外,纳秒时间分辨瞬态吸收谱以及自旋密度的DFT计算表明,配合物的T1激发态具有明显的配体激发态的特征(3IL激发态),而不是传统Ir(III)配合物的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激发态(3MLCT激发态).由于新Ir(III)配合物具有强可见光吸收、长寿命三重激发态,所以配合物表现出了较强的三重态湮灭上转换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合适的有机吸光配体,采用与配位中心共轭连接的分子结构设计模式,可有效增强配合物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延长三重激发态的寿命;同时,具有区位异构有机吸光基团的Ir(III)配合物,表现出很大差异的光物理性质.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制备具有可见光吸收能力的Ir(III)配合物,以及研究有机吸光基团三重激发态.  相似文献   

9.
夏巨松 《科学通报》1992,37(17):1576-1576
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中利用取代环戊二烯的目的在于防止轻稀土歧化.目前,已开发出的取代环戊二烯有CH_3C_5H_5、C_5(CH_3)_5H、(CH_3)_3SiC_5H_5、t-C_4H_9C_5H_5及(CH_3OCH_2CH_2C_5H_5等多种配体.苄基环戊二烯虽早在1936年就已合成,但用它作为配体在金属有机化学中的研究极少,仅报道过它的铁、铀配合物.我们首次利用这个配体合成了其稀土二氯化物.本文报道双(苄基环戊二烯基)稀土氯化物的合成与结构.  相似文献   

10.
游效曾 《科学通报》1988,33(4):265-265
五十年代以来,有机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上。近年来,包括各种σ-成键袖π-成键的镧系元素配合物作为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及新型材料,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对于这一类配合物的结构和成键特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是研究配合物结构和成键特性的有力工具。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化学位移比一般有机化合物为复杂,我们曾报道过应用X_a,Fenske以及INDO等各种量子  相似文献   

11.
游效曾 《科学通报》1991,36(17):1308-1308
二硫代磷酸酯是一类优良的萃取剂,用于钴镍和钴锰等的萃取分离。已经发现,在配位萃取过程中,钴(Ⅱ)极易氧化成钴(Ⅲ),生成稳定的八面体配合物Co[(RO)_2PS_2]_3,使反萃过程难于进行。同时,发现吡啶类氮碱能与Co[(RO)_2PS_2]_3发生置换还原反应,使Co(Ⅲ)还原成Co(Ⅱ)并生成Co[(RO)_2PS_2]_2·2Py。因此,研究吡啶类氮碱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金属配合物的加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光谱法研究苄胺、二苄胺与Ni[(C_6H_(11)O)_2PS_2]_2的加合反应,并用XRD法研究了加合物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过渡金属11-钨铬酸钾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庆银 《科学通报》1990,35(9):669-669
新型杂多配合物的合成是杂多酸型催化剂基础研究的重要方面。过渡金属取代12-系列杂多配合物中的钨而形成的三元杂多配合物,基本保持原来的Keggin结构,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但过渡金属11-钨铬酸钾至今未见文献报道。我们用改进的方法首次合成出K_n[Z·(H_2O)CrW_(11)O_(39)]·xH_2O(Z=Fe~(3+)、Co~(2+)、Ni~(2+)、Zn~(2+))。通过化学分析、离子交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3.
从Феофилов对CaF_2、SrFz中Nd~(3 )的萤光光谱的实验数据,以及Wyhourne等人所作的Nd~(3 )的能级(包括库仑能以及自旋轨道作用)的计算得知,Феофнлов所测得的萤光光谱是由激发态~4F_(3/2)向基态~4I_(9/2)、~4I_((11)/2)跃迁的结果;谱线分别为四条及五条。根据波函数ψ(~4I_(9/2))、ψ(~4I_(11/2))(考虑到相同J不同L间的自旋轨道作用而引起的组态混合),并利用f~3的波函数与立方场矩阵元便求得立方场的矩阵元为:  相似文献   

14.
二茂一氯钬的热分解反应性研究和分解产物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锡庚 《科学通报》1995,40(6):526-526
近年来,随着稀土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有关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性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更大兴趣.通过热分解反应研究,已相继发现了多种新反应,如歧化反应、β-H消去反应等等,并由此得到许多新型稀土有机配合物,但是类似过渡金属含茂基配合物热解时会导致芳香性茂环上C—H键断裂,形成金属茂聚合物的一系列反应,迄今还未见报道.为了更系统地、全面地研究稀土有机配合物性质,寻找新反应,我们研究了Cp_2HoCl的热分解  相似文献   

15.
周朝晖 《科学通报》1995,40(4):321-321
最近,Rees等相继发表了Mo-Fe蛋白0.22和0.27nm分辨率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揭示了固氮酶金属活性中心FeMo-辅基的结构图象,其中Mo原子处在一端的角落位置上,并且同高柠檬酸的羟基和羧基形成双齿配位.考虑到自然界中钒可取代钼成钒固氮酶,为了了解高柠檬酸在金属酶活性中心中的作用,本文报道含羟基和羧基双齿配位的二聚柠檬酸氧钒(V)配合物Na_2(NH_4)_4[VO_2(cit)]_2·6H_2O(H_4cit=柠檬酸)的合成、光谱和结构.  相似文献   

16.
左仰贤 《科学通报》1991,36(1):79-79
吗啉胍与Cu~(2+)、Ni~(2+)的配合物已由Spacu、Poddar等人合成。它与一些无色离子的配合物至今未见报道。我们用金属氯化物,按金属与吗啉胍的适当比例配制水溶液,调pH为3—4范围内,静置。分别获得了Zn~(2+)、Ca~(2+)、Cd~(2+)的配合物晶体。这些无色透明晶体在空气中稳定,易溶于水。元素分析表明它们的组成分别为:Zn(C_4H_(14)N_5O)Cl_3、Ca(C_6H_(14)N_5O)_2Cl_4、Cd(C_6H_(24)N_5O)_2Cl_4。红外光谱研究结果指出,配  相似文献   

17.
手性及非中心对称配位聚合物的组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晶在非中心对称空间群中的化合物(如手性氨基酸等)不但与生命体系密切相关, 而且在催化和制药等工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些与高新技术相关的物理特性, 诸如摩擦发光、非线性光学(如倍频效应)、压电性能、热电性能和铁电性能也要求它们结晶在非中心的空间群中. 而要获得具有这些性质的化合物, 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 由不对称或弯曲的有机配体同金属离子组装获得非中心对称的配合物; (2) 通过外消旋的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的自组装发生自我拆分, 而获得手性的配合物; (3) 直接用光学纯的手性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自组装而获得非中心对称的配合物. 其中最重要的是运用具有多个手性中心的单一手性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自组装, 形成具有大孔洞的三维类沸石配位聚合物, 而达到拆分其他消旋化合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扈晶余 《科学通报》1989,34(20):1554-1554
乙腈是一种给电子能力很弱的配体。过渡金属乙腈阳离子型配合物是一类均相催化剂,可催化烯烃、环烯烃聚合、异构化等反应。1986年Thomas等将金属Eu和NOBF_(?)在CH_3CN中反应制得了合乙腈的稀土阳离子型配合物[Eu(CH_3CN)_3(BF_4)_3]_(?),并指出这一配  相似文献   

19.
邓道利 《科学通报》1990,35(8):638-638
双(环戊二烯基)稀土金属氯化物(C_5H_5,)_2LnCl,在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60年代初R. E.Maginn首先合成了这类配合物,然而由于这些配合物对氧及湿气极其敏感而且又易发生歧化反应,所以二茂轻稀土氯化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巢启荣 《科学通报》1986,31(8):594-594
已经发现硫胺脲(HTSC)的金属螯合物是抗病毒、天花以及某些肿瘤的药物,而且也曾建议可能作为杀虫剂和杀菌剂。利用X射线衍射法已测定了配体(HTSC)及其某些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考虑到药物效应对结构及环境非常敏感,我们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制备了硫酸二(硫胺脲)合铜(Ⅱ)Cu(NH_2NHCSNH_2)_2SO_4配合物。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较精确地测定了它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