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郑玉丽  钱蕙春  王占勇  金鸣林 《科技信息》2009,(32):I0025-I0026
本文主要研究了添加Cu对锶铁氧体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添加物的含量、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等改善锶铁氧体材料的性能,主要研究如何实现低温液相烧结工艺。结果表明:添加Cu粉实现了液相烧结的工艺,提高了材料的密度与剩磁,烧结温度降低。添加0.2%的Cu粉时,最佳烧结温度可降低到1200℃,剩磁为405.4mT,磁感矫顽力为209.5kA/m,内禀矫顽力为226.5kA/m,最大磁能积为28.19kJ/m^3。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SrFe12O19的二次掺杂配方,研究了料浆粒度及粒度分布、取向度及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永磁铁氧体材料剩磁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在保证内禀矫顽力HCB≥230kA/m的情况下,材料剩磁Br≥430mT,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利用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稀土钕掺杂锶铁氧体SrNd_xFe_(12-x)O_(19)超微粉体,加入胶黏剂聚乙烯醇(PVA),经造粒、成型,再在不同烧结工艺下制备得到稀土钕锶铁氧体磁体。对制备得到的钕锶铁氧体磁体剩余磁感应强度(B_r)、最大磁能积((BH)_(max))、磁感矫顽力(H_(cb))和内禀矫顽力(H_(cj))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钕锶铁氧体磁体的磁性能与PVA用量、制备工艺、Nd取代铁量x都有一定关系。当PVA用量为质量分数1%、经450℃预烧、分别在800℃与900℃恒温和Nd取代量x=0.4时,所制备的稀土钕锶铁氧体磁性能较好,B_r=173.7 mT,(BH)_(max)=6.4 kJ/m~3,H_(cb)=148.1 kA/m,H_(cj)=326.4 kA/m。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以高纯度Fe2O3、SrCO3作原料,采用CaCO3、SiO2、Cr2O3、LaCo等作添加物,通过控制成分的摩尔比、添加物的加入量、细磨粒度等工艺技术条件,获得高内禀矫顽力锶铁氧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改变前驱体溶液中Fe3+/Sr2+的摩尔比和烧结温度,用共沉淀法合成锶铁氧体的纳米晶体.由于应力各向异性的减弱,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单相和复合相的SrFe12O19纳米粒子样品的矫顽力均减小.对于前驱体溶液中不同Fe3+/Sr2+摩尔比形成的单相SrFe12O19,矫顽力的大小主要由Fe3+空位和反磁化核决定.单相SrFe12O19纳米粒子间交换相互作用和硬磁的SrFe12O19与软磁的γ-Fe2O3之间的交换弹簧作用,可导致剩磁增强.  相似文献   

6.
采用柠檬酸盐前驱体法制备纳米ZnFe2O4颗粒,并通过TG-DTA、XRD、TEM和磁性能测试对纳米ZnFe2O4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柠檬酸盐前驱体在500℃×2h煅烧后可得到单一ZnFe2O4相.通过XRD分析,纳米ZnFe2O4晶粒粒径为21 nm,与TEM分析结果一致;在300 K下测得纳米ZnFe2O4饱和磁化强度为3.5 emu/g,剩磁为0.61 emu/g,矫顽力为17.508 kA/m.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纳米双相稀土永磁材料Nd2Fe14B/α-Fe的性能,研究了一种新型合金Nd9.0Fe85.5Nb1.0B4.0C0.5。在合金中添加碳可提高矫顽力,添加钕可细化晶粒;合金的淬态微观组织显著影响其磁性能,合金中的部分预析出微晶相有助于在随后的热处理中获得均匀的微观组织;在热处理工艺中,晶化退火温度和时间对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并影响合金的磁性能。使用原子力/磁力显微镜观察Nd-Fe-(BC)/α-Fe纳米复合磁体的微观组织及磁畴结构,并由此对纳米双相稀土永磁材料中的交换耦合作用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最佳热处理工艺为:700℃保温15min,其性能为:剩磁1.381Wb.m-2,矫顽力518.05kA.m-1,剩磁比0.74,最大磁能积137.75kJ.m-3。  相似文献   

8.
Nd2Fe14(BC)/α-Fe系稀土永磁材料微观组织及磁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纳米双相稀土永磁材料Nd2Fe14B/α-Fe的性能,研究了一种新型合金Nd9.0Fe85.5Nb1.0B4.0C0.5. 在合金中添加碳可提高矫顽力,添加钕可细化晶粒; 合金的淬态微观组织显著影响其磁性能,合金中的部分预析出微晶相有助于在随后的热处理中获得均匀的微观组织; 在热处理工艺中,晶化退火温度和时间对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并影响合金的磁性能.使用原子力/磁力显微镜观察Nd-Fe-(BC)/α-Fe纳米复合磁体的微观组织及磁畴结构,并由此对纳米双相稀土永磁材料中的交换耦合作用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最佳热处理工艺为 700 ℃保温15 min, 其性能为 剩磁1.381 Wb*m-2, 矫顽力518.05 kA*m-1, 剩磁比0.74, 最大磁能积137.75 kJ*m-3.  相似文献   

9.
锶铁氧体是应用最广的永磁铁氧体,当前其生产原料主要是铁红和铁鳞,但这2种原料来源有限,且价格昂贵,因此寻找质优价廉的锶铁氧体原料已成为当务之急.作者采用分散与选择性聚团磁选新工艺制备出w(Fe)=71.88%,w(SiO2)<0.5%的超纯铁精矿.锶铁氧体预烧生产工艺是采用超纯铁精矿氧化和铁氧体生成反应,在配比n为5.6,精矿粒度低于2μm,预烧温度为1553K,保温时间超过1h和添加剂适量的工艺条件下,制备出比饱和磁化强度σs>71.5A/(m  相似文献   

10.
利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制备了纳米CoFe2O4/SiO2复合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样品中CoFe2O4的晶粒尺寸和晶格常数变大.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样品的矫顽力变大,当退火温度为3 h时,样品垂直和平行膜面的矫顽力分别为246 kA...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综合利用我国稀土资源,降低Nd—Fe—B永磁合金的成本,研究了廉价(Nd、Pr)—Fe—B和(Ce、Nd、Pr)—Fe—B永磁材料的化学成分,制造工艺与磁性能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添加Al可以大幅度提高合金的矫顽力。(Nd、Pr)—Fe—B合金最佳磁性能:Br=1.25T,M_Hc=714.3kA/m,(BH)_(max)=297.5kJ/m~3。(Nd、Pr)_(1-y)Ce_y—Fe—B合金的磁性能随Ce含量增加而降低。研究测定了合金的居里温度609~590K,剩磁可逆温度系数-0.094~-0.119%/K。观察分析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并测定了合金的密度,硬度及电阻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压和常压方式制备出(PrNd)xAl0.7Nb0.6Cu0.1B1.05Fe97.55-x(质量百分比)合金,由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穆斯堡尔谱仪和电子自旋共振谱仪对比研究了两种压制方式对样品微观结构、磁性能和超精细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常规压制方式制备的样品相比,采用1.8GPa成型得到的样品Hcj(内禀矫顽力)和(BH)max(最大磁能积)分别提高了133kAm-1和0.6kJm-3;而采用3.6GPa成型样品的Hcj和(BH)max分别提高了120.3kAm-1和3.2kJm-3.高压成型样品的R-rich相、富B相和α-Fe相较少,围绕铁原子的其他原子固有的对称性被改变,g因子增大.0.2,1.8和3.6GPa成型得到样品的内磁场Hin分别为2.206×104,2.205×104和2.194×104kA/m.  相似文献   

13.
以稻壳作为硅源和碳源,不同掺量的Al2O3、Nd2O3、CeO2等作为添加剂,用碳热还原法在1 500℃条件下成功合成了SiC。利用XRD分析了试样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用SEM观察了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当无添加剂时,稻壳在1 550℃下仅能形成少量SiC,掺入Al2O3、Nd2O3、CeO2,均能促进SiC的形成。其中,掺3.5%Al2O3于1 500℃下烧成试样的SiC合成率最高,达到89.12%。  相似文献   

14.
采用传统无压烧结工艺在氢气氛下制备透明氧化铝陶瓷.结果表明,适量氧化镁和镁铝尖晶石都能有效改善Al2O3陶瓷烧结性能,适当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样品体积密度的增加,但是掺杂微量氧化镁更有利于透过率的提高.采用体视学方法首次预测了透明氧化铝陶瓷透过率的相对高低,预测的结果和实际测得的透过率相对高低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NiO/γ-Al2O3,NiO/TiO2-Al2O3催化剂样品,用XRD,EXAFS等方法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分析.XRD相定量方法测得NiO在γ-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65gNiO/100m2Al2O3,而NiO在TiO2-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81gNiO/100m2TiO2Al2O3。EXAFS分析结果表明:TiO2的引入改变了NiO在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16.
Nickel ferrite Ni Fe2O4 is a typical soft magnetic ferrite with high electrical resistivity used as high frequency magnetic material. Neodymium(Nd3+) doped Ni Fe2O4 materials were fabricated using solid state reacti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obtained material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magnetic measurements on SQUID and M?ssbauer spect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terial consists of two different phases: Nd3+doped Ni Fet2O4and Nd Fe O3. The Nd3 ions occupy cation sites of the Ni Fe2O4 inverse spinel structure. NdFeO3 phase occurred when the level of Nd3+atoms exceed a percolation limit.The presence of both phases was confirmed by SEM observations. The M?ssbauer spectra analysis showed two sextets, which can be ascribed to iron atoms in tetrahedral and octahedral positions. From their intensit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Nd3+occupies octahedral sites in the spinel structure of Ni Fe2O4, which were originally occupied by Ni2+.  相似文献   

17.
以低软化点的铅硼硅酸盐玻璃和Al2O3粉末为原料,制备Al2O3/玻璃低温共烧复合玻璃陶瓷材料。考察烧结温度和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Al2O3对复合玻璃陶瓷烧结机制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l2O3掺入PbO-B2O3-SiO2玻璃中改善了与Al2O3陶瓷的界面润湿,对烧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添加质量分数为4%Al2O3的复相玻璃陶瓷、烧成温度为850℃时性能最好,其密度为3.1 g/cm3,介电常数为8.46,介电损耗为0.001 1。  相似文献   

18.
NdFeCoB各向异性粉末及其粘结磁体的研制任伯胜杨小彪蔡春军(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18)众所周知,NdFeB类粘结磁体与其烧结磁体相比,其优点是:形状自由度大,可以制成形状复杂的薄壁件或大块磁体;尺寸精度高,无烧结变形;可与其它...  相似文献   

19.
以锰锌铁氧体废料所得预烧料为原料,以初始磁导率(μi)、品质因数(Q)、频率特性曲线、扫描电镜(SEM)图为表征手段,研究MoO3,Bi2O3,SnO2及CaCO3添加物对高导锰锌铁氧体的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MoO3,Bi2O3和SnO2,可以促进晶粒的生长,增加样环的烧结密度,提高初始磁导率:CaCO3的加入可以极大地改善铁氧体样环的频率特性:当MoO3,Bi2O3,SnO2和CaCO3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40%,0.035%,0.015%和0.020%时,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