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对几何光学中几种不同符号法则及其成像公式作一归纳 ,给出三种符号法则的联系及它们对应的不同成像公式间的变换关系 相似文献
3.
4.
国宗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1)
<正> (一)引言在几何光学中,我们借助“光线”这个概念,按照光的直线进行和可逆性质,以及光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规律,由其几何关系,运用数学方法导出若干基本公式,以此研究光学系统的物象关系,这无论是在实用上还是在理论上均有很重要的价值。与力学中对质点运动的描写一样,几何光学中对光在介质中传播的描写,也须选用某种座标和做出某些规定。这 相似文献
5.
田雁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在几何光学中合理确定线段符号的正负,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之一.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得出了解题的基本步骤和“距离”的正确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光学传统教材中光栅方程所存在的矛盾和混乱,给出修正了的光栅方程和衍射角的符号法则,物理图象清晰,方程对称完美,消除了原光栅方程的矛盾和混乱。 相似文献
7.
毕晓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
教好几何光学,符号法则是关键,特别是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符号法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初、高中物理中,相关的内容涉及到几何光学。 大家知道,几何光学的符号法则是人为规定的。因此,在不同的教科书中,共“法则”就不一样。但就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教科书中总的说来有两种:“新笛卡尔”符号法则与“实正虚负”符号法则。本文就是通过对这两种“法则”加以比较和分析,以及教学的体会,对师范院校物理专业和非物理专业在几何光学教学中关于“符号法则”的教学提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设计符号是现代艺术设计传播的媒介,是设计文化有效展现的载体。中国传统符号,如藻井天花、门扇门钉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在室内设计中,借鉴传统符号,并加以创新,可以提高室内设计的质量与品位。 相似文献
9.
10.
将0/0型未定式极限看作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平面曲线在一定点的切线斜率,将∞/∞型未定式极限看作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平面曲线在无穷远处一点切线的斜率.从参数方程的角度揭示了洛必达法则的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时尚既是一种流行的符号模式,也是一种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时尚是社会的时代符号,它在流行的过程中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蕴于时尚当中,时尚体现着文化的意涵。 相似文献
13.
14.
李爱清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3):12-13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Scatet Letter with the help of analyzing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Pearl.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ttempts to propose the symbols of Pearl from four aspects: the function of the letter, the symbol of Hester's distillation of instinet;the symbol of freedom; the symbol of consummation.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ymbols of Pearl,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Pearl be-comes Hawthorne's best vehicle to convey his attitudes toward Puritanism. 相似文献
15.
郑志华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2(3):12-16
小说《抵达之谜》在意蕴上深沉丰富,但其连类生发的象征隐喻空间更呈现出无穷发散的格局。这源于它以基里科的一幅同名画作为"抵达"意义的支撑点,小说各卷以及整体写作模式上都呈现出多层次的循环象征隐喻,为作品开拓出巨大的象征隐喻空间,使作品的深层意蕴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和拓展,奠定了其内涵可无穷阐发的哲理性底蕴,因而该作品也成为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力作。 相似文献
16.
符号是指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标识物。在现代社会中符号的形式是多样且可变的,设计亦是如此。通常来说,把设计的元素和基本手段看作室内设计符号,通过对这些符号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戴望舒早期作品的音乐精神主要体现在对格律的追求上,后期戴望舒所追求的内在音乐精神,是一种基于生命体验而产生细微的诗歌情绪,并通过意象象征化和现代口语入诗的方法来达到这种音乐精神. 相似文献
19.
提出由设计AutoLISP程序来实现快速绘制工艺定位符号及标注文字的方法,并提供源程序。 相似文献
20.
万年春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1(5):5-10
鲁迅小说中的动物意象是在深刻洞悉社会生存境遇的基础上按照现实主义的原则创造出来的,是以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依附于文本结构之中,显示出深刻的丰富性和多层的文化意蕴;其动物意象包括凶猛动物、鸟类、家畜类、昆虫类,是以“群体”或群像而呈现的,这些意象反复的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构成了一种隐喻性的存在,具有象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