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实验小鼠结肠粘膜粘蛋白MUC2及PPARУ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小鼠急性UC模型.将50只Babl/c买验小鼠随机分为嗜酸乳杆菌组(DSS+LT)、阳性对照组(DSS+美沙拉嗪)、阴性对照组(DSS+冻干赋形剂)、模型对照组(DSS),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组织学损伤评分.分别采用免疫组化、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MUC2、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益生菌能降低实验小鼠DAI积分和结肠组织学评分,增加结肠长度;同时促进结肠组织中MUC2,PPARγ表达.结论 益生菌能有效治疗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益生茵上调结肠粘膜中保护因子MUC2和PPARγ有关.  相似文献   

2.
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iNOS表达增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NOS(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在DNCB(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方法观察DNCB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中iNOS表达的变化.结果 DNCB诱导的结肠炎大鼠iNOS表达增加.结论 DNCB所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过程中iNOS明显增加,并且与人类结肠炎有相似之处,本实验研究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结肠电及NO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研究结肠电异常和一氧化氮(NO)变化。方法以二硝基氯苯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埋藏电极记录结肠电,以标准对照比色法检测其大肠洗液一氧化氮产物亚硝酸盐(NOP)的浓度。结果造模大鼠结肠形成典型的溃疡,并发现其结肠电活动明显异常,具体表现为基本电节律(BER)减慢及收缩性复合肌电(CEC)的幅值显著降低,负载峰电的BER和CEC百分数明显减少,大肠洗液NOP浓度则显著升高,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NO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过程及结肠电改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思密达联合血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00例轻、中度远段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思密达和血竭分别加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呲啶(SASP)和地塞米松2 mg联合甲硝唑1 g保留灌肠,疗程均为4周.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79.6%(P<0.05),且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思密达联合血竭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远段活动期UC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张耀弟 《甘肃科技》2020,(12):113-115
对比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6例UC患者,根据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年龄≥60岁为老年组(40例),年龄<60岁为非老年组(86例);统计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药物治疗与临床疗效。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病变范围远端型比例升高[77.5%(31/40)vs.51.2%(44/86)]、病变轻度比例较高[52.5%(21/40)vs.26.7%(23/86)],且血小板计数超过正常水平上限比例增高[75.0%(30/40)vs.27.9%(24/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使用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总有效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C老年患者的病变范围较局限、疾病程度较轻、血小板升高明显,但年龄对于疗效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38(IL-38)和IKKβ激酶的表达水平,以探讨IL-38与IKKβ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38、IKK基因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3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1)活动期SLE患者IL-38 mRNA表达水平(0.36±0.09)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SLE患者IL-38蛋白表达水平(5.86±2.76)p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8.48±1.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活动期SLE患者TNF-α表达水平(10.78±1.25)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34±0.6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活动期SLE患者IKKβmRNA表达水平(6.01±1.5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6±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活动期SLE患者IL-38与TNF-α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活动期SLE患者IL-38与IKKβ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IL-38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并且与TNF-α和IKKβ水平呈负相关,推测在SLE患者体内IL-38水平下降,促进TNF-α和IKKβ的高表达,从而活化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梁磊  海向军 《甘肃科技》2020,(9):132-135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多种原因引起的骨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减少为主要特点,是最为常见的影响大众骨健康的疾病之一。细胞因子是多种细胞分泌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具有多种的生物学功能,近些年来,多项流行病学数据提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骨质疏松的发病过程,且在某些特定的年龄和性别中的表现更为明显。本文对近期国内外两者之间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就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为骨质疏松症的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介素6(IL-6)、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于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低级别脑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组中IL-6、IL-8、IL-10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的IL-6、IL-8和TNF-α有统计学差异,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的IL-6、IL-8、IL-10和TNF-α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相比较,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的IL-6、IL-10和TNF-α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区分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最好的指标为IL-10,其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90%和65.80%。IL-6、IL-10和TNF-α联合检测时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0%和93.10%。[结论]证实IL-6、IL-10和TNF-α联合诊断价值优于单项指标,为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提供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肠愈宁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2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肠愈宁颗粒,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8)、免疫球蛋白G(Ig 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补体3(C3)进行观察,比较二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69.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 G、TNF-α、C3、IL-8指标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利用肠愈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抗炎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肠道运动功能,疗效良好,应用意义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解法方药治疗效果及探讨和解法为主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和解法方药对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和解法方药治疗前后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TNF-a、IL-8和sIL-2R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和解法为主中药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能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NF-a、IL-8水平,使其恢复正常状态;但sIL-2R水平未能达到正常.结论和解法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并为预防复发应长期巩固治疗,其作用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观察平喘灵冲剂对哮喘模型大鼠IgE,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影响,探讨该中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将60只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平喘灵大、小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及平喘灵冲剂小剂量加地塞米松组.采用免疫放射法观察IgE的变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IL-4、IFN-γmRNA的表达.模型组IgE,IL-4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IFN-γ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各治疗组IgE,lL-4 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IFN-γ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平喘灵冲剂小剂量加地塞米松组作用更明显(P<0.05).平喘灵冲剂可能是通过减少IL-4的分泌合成,相对增加IFN-γ的合成,使IL-4和IFN-γ之间趋于平衡,从而抑制体内IgE的产生,发挥其抗气道炎症的作用,平喘灵冲剂与地塞米松合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低强度有氧运动疗法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进行16周实验干预,观察有氧运动对UC患者临床疗效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有氧运动组(AE组,n=30)和安静对照组(RC组,n=30)受试者基线变量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实验后,AE组安静心率降低了7次/min(P<0.01),最大摄氧量(VO2max)升高了13.9%(P<0.01),递增负荷运动实验中心率曲线、乳酸曲线、血压曲线以及RPE曲线均发生右移,RC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实验后,AE组总有效率高于RC组(P<0.01),复发率低于RC组(P<0.05),不良反应率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提示,16周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可显著改善缓解期UC患者临床疗效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福山 《甘肃科技》2022,(11):96-98
评价溃疡性结肠炎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2019年1月为起始时间,以2020年10月为截止时间,选取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组为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法,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前提下采用蒙药治疗,以此来比较常规组与联合组的症状积分变化、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率。常规组与联合组对比治疗后的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等症状积分,联合组更低,满足统计学要求(P<0.05);常规组与联合组对比总有效率,联合组更高,满足统计学要求(P<0.05);常规组与联合组对比生活质量各评分,联合组更高,满足统计学要求(P<0.05);常规组与联合组对比不良反应率,差异较小,满足统计学要求(P<0.05)。溃疡性结肠炎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不但可使患者各症状予以显著改善,减轻其病变程度,且不良反应少,还可提升其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脂肪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由3T3-L1细胞诱导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脂肪细胞以0.1g·L-1黄芪多糖培养基干预,对照组脂肪细胞普通培养基培养.ELISA法测两组脂肪细胞及培养基中TNF-α、IL-6蛋白的含量,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脂肪细胞TNF-α蛋白和IL-6蛋白mRNA水平.结果实验组脂肪细胞及培养基中TNF-α、IL-6蛋白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00),而且实验组脂肪细胞TNF-α蛋白和IL-6蛋白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0).结论:黄芪多糖可抑制脂肪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控制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从基因水平了解种植性胃肿瘤鼠辅助性T细胞(Th)的免疫平衡状态。建立Walker-256种植性胃肿瘤大鼠模型,观察其生存状态,从心脏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进行细胞培养,用RT-PCR法检测GATA-3、T-bet、IL-4、IFN-γ基因表达水平。种植性胃肿瘤鼠较正常对照组GATA-3表达增高,T-bet表达降低(P<0.05),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FN-γ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种植性肿瘤大鼠存在Th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基因水平的Thl/Th2平衡紊乱,以Th2亚群亢进为主,肿瘤鼠机体处于抗肿瘤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三个人肿瘤细胞株为模型,分析了顺序、剂量和时间等因素对γ-干扰素和β-肿瘤坏死因子联合抗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γ-干扰素和β-肿瘤坏死因子同时处理细胞具有很好的协同抗增殖作用;(2)一个因子继以另一因子的处理效果不及双因子同时处理,以先用β-肿瘤坏死因子处理,再用γ-干扰素处理的效果相对最差;(3)坑增殖效应与处理时间和作用剂量直接相关;(4)每次lh,隔日一次,每周三次的间歇性处理与24h连续处理同样有效本文结果为临床设计肿瘤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和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肿瘤伴慢性病贫血(ACD)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肿瘤患者铁代谢参数;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IFN-γ和EPO水平;观察3种细胞因子及患者血清对骨髓红系集落生成单位(CFU-E)生成的影响.结果:肿瘤伴ACD患者血清EPO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而低于IDA患者;血清TNF-α、IFN-γ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血球压积、血清铁水平负相关;TNF-α、IFN-γ可抑制正常骨髓CFU-E生成,患者血清可抑制自身骨髓CFU-E生成,rhEPO可部分纠正细胞因子对CFU-E的抑制.结论:TNF-α、IFN-γ和EPO与肿瘤伴ACD造血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志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0):2294-2298
观察人白介素-23(Interlerleukin,IL-23)刺激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感染性腹泻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分泌人白介素-17(Interlerleukin,IL-17)的影响。分离、培养17例UC患者、10例感染性腹泻、13例健康对照者的PBMCs;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入组者PBMCs经IL-23刺激前、后的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未经IL-23刺激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在UC组为(29.49±6.63)pg/mL、感染性腹泻组(18.18±3.11)pg/mL、健康对照组(16.85±3.90)pg/mL,UC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经IL-23刺激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在UC组为(63.63±11.79)pg/mL,较感染性腹泻组(7.87±8.31)pg/mL和健康对照组(26.53±6.42)pg/mL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果提示IL-23可能具有促进PBMCs分泌IL-17的作用。IL-23可能通过诱导IL-17分泌而使后者在UC的慢性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L-23/IL-17免疫通路失调而产生的对机体免疫耐受机制的破坏作用,使其成为导致UC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李子佳  毛臻 《甘肃科技》2021,(10):111-113
研究健脾壮骨方对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将80例骨关节炎患者分组为:中西结合用药组、西药组.中西结合用药组给予双醋瑞因胶囊(50mg)1/d、健脾壮骨小复方颗粒剂(白术30g、煅牡蛎30g)2/d,3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西药组给予双醋瑞因胶囊(...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扁担杆正丁醇提取物.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法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法观察抗炎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分析抗炎机制.与对照组比较,高浓度扁担杆正丁醇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可不同程度降低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P<0.05).扁担杆正丁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和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