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充分了解社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有用性和针对性。文章从分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结构性矛盾入手,从市场需要的人才标准以及市场需求与高校教育相对接的角度,探讨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6.
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改革的原则基础上,对师范院校非师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修订、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框架性建议,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进行了探讨。认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制定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通过采取"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师高水平科研课题为依托,以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为目标"的发展原则,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采取学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形式,突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特点,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预期。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了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创新体系。改革专业实验内容,开设专业综合实验。倡导创新实验,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2010-2020)》中更是明确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已迫在眉睫,突破现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黄河科技学院开展研讨课模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了一个个跨越,同时也是构筑具有中国民办高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10.
杨亚利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3):97-98
知识经济需要创新素质的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养成,是一个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须拓宽思路,多管齐下,多渠道多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了中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根据民族地区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人才的实际需要,对民族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拔尖人才"计划的实施为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了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方案,四川大学生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项目设置、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拔尖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办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型人才的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专业教学方式、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模式和毕业设计环节4个方面,论述了安徽理工大学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所采取的一些实施措施及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高职教育人才规格新界定的思考,针对相关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并根据企业提供的岗位能力需求分析,重新确定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构基于工作项目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的选取和优化,加强教师团队与实训环境的建设,积极探索并实践基于校企合作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创新欲望,提高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科研训练项目的管理,教师自身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同时对工学院近三年SRT项目立项及执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完善的制度、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指导教师的综合科研能力是保证SRT项目质量和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关于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是培养现代食品工业高端技能人才的主要力量,为适应食品产业的不断升级,需要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对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对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创新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尽快改革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新高等教育体制,以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