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avβ1亚基是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辅助亚基之一,调控通道的门控特性,以及通道的激活和失活。而Navβ1亚基对KCNQ通道的调控作用尚不清晰。文章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了Navβ1亚基对异源表达的KCNQ通道及其亚型的电流调控特征。实验结果发现,Navβ1亚基可以差异性调控KCNQ通道的电流特性,抑制KCNQ1和KCNQ2通道的活性,而激活KCNQ3和KCNQ4通道,延缓KCNQ1通道的激活,易化KCNQ3和KCNQ4通道的激活。研究首次发现了Navβ1亚基对KCNQ通道的差异性调控作用,为解析KCNQ通道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Ca2+释放激活Ca2+(CRAC)通道是位于非兴奋性细胞质膜上的慢Ca2+通道,是非兴奋性细胞(尤其T淋巴细胞和HEK 293细胞)中胞外Ca2+进入细胞内的主要途径.Ca2+内流是T淋巴细胞激活的最重要的生理生化特征之一.Orai1蛋白单体是组成CRAC通道的亚基,4个Orai1蛋白亚基构成一个四聚体CRAC通道.内质网Ca2+浓度的降低使得STIM1发生定向运动并产生聚集,从而激活了CRAC通道.STIM1蛋白把内质网Ca2+的损耗与CRAC通道上的Ca2+内流联系起来,行使了Ca2+浓度感受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O(1D)与CF3Cl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O(^1D)与CF3CI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d),B3LYP/6-311+G(2df,2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在QCISD(T)/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量,为了确证过渡态的真实性,在B3LYP/6-311+G(d)水平上进行了振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1D)与CF3Cl反应中存在4个反应通道,其中生成产物:P1(CF3O+Cl)和P2(CF3+CIO)的通道应为主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4.
利用膜片钳采集了λ-DNA通过纳米通道时的电流信号,分析了电压、通道几何形状与尺寸、盐浓度以及通道材料等因素对信号1/f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通道内的1/f噪声是由溶液体态离子与壁面电荷综合作用引起的.对于氮化硅纳米通道,当电压绝对值增大至一定程度时,通道内部会出现电荷局部拥挤现象,导致局部电阻增大,1/f噪声的功率也随之增大.孔径对氮化硅纳米通道检测信号的1/f噪声影响相对较小.石墨烯的结构电容大并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故其噪声信号明显强于氮化硅纳米通道.研究结果有助于辨识λ-DNA通过纳米通道时产生的高信噪比电流信号.  相似文献   

5.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急性分离的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电流,观察白细胞介素-1β对河豚毒素敏感性钠电流的影响,拟从离子通道水平探讨白细胞介素-1β调节颜面部痛的分子机制.结果发现白细胞介素-1β双相调节三叉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敏感性钠通道,低浓度白细胞介素-1β(1ng/mL和10ng/mL)抑制三叉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敏感性钠电流锋值,其中1ng/mL白细胞介素-1β使河豚毒素敏感性钠通道半失活电压向超极化方向偏移,复活时间常数延长.高浓度白细胞介素-1β(100ng/mL)在给药即刻增强三叉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敏感性钠电流锋值,使河豚毒素敏感性钠通道半激活电压向超极化方向偏移,而不影响其失活及复活特性.高、低浓度白细胞介素-1β对三叉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敏感性钠电流锋值的效应具有可逆性特点.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1β双相调节三叉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敏感性钠通道,可部分解释白细胞介素-1β双相调节痛觉的产生及对神经元的损害和保护双相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下研究了CF2C1Br与O(^1D)反应的机理,并在QCISD(T)/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6种可能的反应途径,是一个多步反应过程,研究中共找到了6个过渡态和10个中间体,并通过振动分析加以确认。从能量上看,反应物的能量最高,而反应中的其它各驻点的能量都有所降低,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该反应容易进行,其中生成产物CF2O(BrC1)的通道放热最多,势垒也不高,故在反应过程中具有最大的优势。该过程中有非常稳定的物质CF2O、1M2tran和1M2cis生成,这一点与实验研究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了常压去离子水在不同高度的微小间隙通道内的流动沸腾特性.实验热流密度为0~206 W/cm2,质流密度为200~400 kg/(m2·s),间隙为1 mm和2 mm.结果显示,随着实验条件的变化,通道内出现了泡状流、清扫流、搅拌流,且在清扫流早期观察到不稳定流动现象.此外,间隙高度降低促进了流型的过渡,加快了不稳定流动的进程.1 mm通道内核态沸腾起始点的热流密度低于2 mm通道,表明间隙高度的降低更有利于气泡在低热流密度下成核;1 mm通道的过冷沸腾传热系数最高为2 mm通道的1.7倍,2 mm通道内饱和沸腾传热系数略高于1 mm通道.表明低热流密度下过冷沸腾时小通道具有更好的传热性能,高热流密度下饱和沸腾时大通道的传热稍具优势,同时表明间隙高度造成的传热差异随热流密度增大先增大后变小;1 mm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为2 mm通道的83%,表明间隙高度的降低会使得临界热流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战国涛 《科技资讯》2010,(27):51-51
SDH开销字节进行了简要介绍基于SDH传输中开销字节中高阶通道字节在传输中特殊作用,特别是J1字节在接入网内置155传输中光纤的连接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单线态氧分子(1 O2)是一个具有高度化学反应活性的内源性信号分子,可以在机体的正常细胞生理活动中产生.它与生物分子的双价键发生特定加合反应,在细胞水平主要氧化功能性和结构性蛋白质.1 O2永久性激活胆囊收缩素1型受体CCK1R,并对其他G 蛋白偶联受体具有差别性调控作用.1 O2具有与其他活性氧明显不同的细胞反应.1 O2抑制多种类型的电压门控钠通道 Nav 和钾通道 Kv ,但是激活某些类型的 TRP 通道如TRPA1和TRPV1.1 O2也特异性调控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多种信号蛋白,如激活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激酶 II.1 O2对细胞功能的这些特定调节,不但在肿瘤的光动力治疗中得到应用,也正在逐渐形成一门以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为基础的光控药理学学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小两通道时间交织∑△调制器中通道之间系数失配引起的折叠噪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阶两通道时间交织∑△调制器的系统结构.通过在传统噪声传递函数(NTF)中增加一个z=-1的零点,得到了一种新的NTF.新增的零点减小了NTF在高频处的幅值,从而能够减小两通道时间交织调制器结构中由于系数失配引起的折叠噪声.以实现新NTF的单通道单环4阶3b前馈分布型∑△调制器结构为原型,利用多抽样率系统和块数字滤波器基本原理,得到其对应的两通道时间交织系统结构.在两个通道的系数存在1%的失配条件下,  相似文献   

11.
用膜片钳技术分析了棉铃虫三氟氯氰菊酯抗性品系(R)及其同源对照品系(S)不同龄期幼虫神经细胞电压门控Na^ 通道的电生理特性.结果表明,S幼虫神经细胞Na^ 通道的激活电压介于-50~-30mV,约70%细胞的Na^ 通道在-40mV左右激活.Na^ 通道电流(1Na)的峰值电压介于-30~0mV,约72%细胞的1Na在-20mV左右达峰值.R幼虫Na^ 通道的激活电压介于-50~-20mV,约60%细胞的Na^ 通道在-40mV左右激活,约30%的在-30~-20mV激活.2龄幼虫(R2)约76%细胞的1Na在-20mV左右达峰值.R3和R4均有60%以上细胞的INa在-10~OmV达峰值,即R3和R4多数细胞1Na的峰值电压向正电位方向移动.上述结果表明R幼虫神经细胞Na^ 通道功能发生了变异,同时也提示R幼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其Na^ 通道的表达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电离能修正情况下,对水中放电等离子体(PPDW)辐射特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朗,当通道压力为1MPa时,PPDW辐射不能看作黑体辐射.当通道压力为0.1GPa、温度在16000~35000K时,PPDW满足黑体辐射的两个条件,其辐射可看作是黑体辐射.若通道压力达1GPa,则在11000~60000K范围内其辐射都可看作黑体辐射.  相似文献   

13.
气象卫星是具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应用卫星,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经历了从试验阶段到业务应用阶段的发展历程。文章简要介绍了“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概况和技术性能,星载十通道扫描辐射计和长寿命、高可靠极轨卫星平台取得的成功;重点介绍了中国新一代的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FY-3)的总体概况,归纳了卫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内向整流钾通道(inwardl yrectifying potassium channel,Kir)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在视网膜上目前比较确定了Kir2.1 Kir4.1 Kir7.1的存在与在亚细胞中分布,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内向整流性钾通道在视网膜上的表达与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戴维·朱利叶斯和阿尔登·帕塔普蒂安因发现TRPV1、TRPM8离子蛋白通道和PIEZO基因,“揭开了人类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神秘面纱’”,荣获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通过回顾2位科学家的成长经历、科研历程及在人类感知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痛感”对人体的利弊,分析了新科学仪器的应用与基础科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DFT-UB3LYP/6—311G^**水平下对NTO(R1)及其3种醇式异构体(P1、P2、P3)进行了几何构型全优化,求得互变异构反应相应的3种过渡态(TS1、TS2、TS3),并采用内禀反应坐标法(IRC)对反应途径进行确认.计算发现反应(Ⅲ)R1→←TS3→←P3是NTO异构化反应的主要通道,能垒为122.235kJ/mol.  相似文献   

17.
表面声波(SAW)在GaAS/AlxGa1-xAs异质结表面上沿由分裂门产生的准一维电子通道方向传播时,在通道中可诱导产生声电电流,根据准经典(WKB)近似,计算出一维电子通道钳断情况下的量子化声电电流,并详细讨论了源漏偏压和库仑相互作用对声电电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α,25—双羟维生素D3作用于靶细胞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α,25-双羟维生素D3[1α,25(OH)2D3]作用于靶细胞后产生2种不同的信号传导系统,基因效应和非基因效应。前者是指1α,25(OH)2D3与维生素D核受体(nVDR)结合。nVDR再与视黄酸X受体(RXR)发生异二聚化反应。在转录因子(TF)的作用下,使促靶基因转录。后者是指1α,25(OH)2D3与维生素D膜受体(mVDR)结合,随之引发一系列信号传导,促使细胞膜上的Ca^2 -通道迅速打开,探讨1α,25(OH)2D3的作用机制有利于开发治疗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新药。本文就目前有关1α,25(OH)2D3作用于靶细胞的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GPS L1C信号采用数据和导频双通道结构.基于Matlab仿真产生L1C信号并分析了数据、导频通道的自相关和频谱特性,两通道有类似的相关函数包络,导频通道自相关函数的旁峰相比数据通道向外偏移0.06个码片,相同的码相位范围内峰值变化更加剧烈,其相关峰的斜率比数据通道自相关函数高2.56dB,中心主峰更窄.比较了不同前端带宽下BPSK(1),BOC(1,1),BOC(6,1),TMBOC(6,1,4/33)调制信号的均方根带宽,理论上TMBOC(6,1,4/33)信号的跟踪精度相比L1C/A信号提高了57%.分析了次级码的相关特性.它具有强自相关性,有效降低卫星信号互相关函数的旁瓣,旁瓣比为27.4dB.研究表明L1C信号具有优良的跟踪精度和减少互相关干扰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以ISO 7730作为热舒适标准,模拟分析侧进风露点蒸发冷却器在干燥较热地区的适用性。综合考虑产出空气温度、冷却效率和制冷量,采用有限元法对蒸发冷却器的运行参数和几何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了一次风入口速度,一二次空气风量比,通道间距和通道高度对系统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一次风风速的增加,产出空气温度和制冷量都会提高,在送风参数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通过增加一次风风速来增加制冷量;当一二次空气风量比为0.4,通道间距为5 mm时,在一次风入口速度为1~7 m/s的范围内,通道高度大于0.8 m的露点蒸发冷却器满足热舒适要求。同时,换热面积一定,通道长宽比越大,冷却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