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应对未来快节奏、大规模的空中战斗需求,聚焦有人-无人协同空中作战体系结构研究,以作战管理作为底层逻辑,构建协同作战体系结构框架。首先梳理作战管理基本理论,建立“任务-能力”和“能力-资源”的属性映射;然后利用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视图模型,对有人-无人作战活动从作战管理层级进行顶层设计,依照职能属性进行时序和逻辑梳理。探究体系结构建模中包含的作战管理“嵌套”现象,能够降低军事研究人员对作战行动的理解屏障,为有人-无人协同空中作战建模仿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黎宪威  朱森源  严剑 《科技信息》2013,(36):225-225
X-47B"飞马"隐形无人舰载战斗机于2013年7月10日成功降落于"布什"号航空母舰。通过对其发展历程、战技参数、作战效能的分析,从作战能力、任务范围、作战样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其对美航母舰载航空兵的影响,为有效应对美海军无人空中作战系统对现有防空系统的挑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战场是军事对抗的重要战场之一,海上作战涉及空中、水面、水下以及海岸陆地等空间,作战资源对象数量庞大且能力多样。随着无人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域无人集群将成为未来海上作战的重要力量。以海上跨域无人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跨域作战的相关概念及演变过程,定义了跨域无人集群的内涵,然后阐述了美军单域无人集群项目的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了近期跨域无人集群演习的主要内容,之后对无人集群关键技术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提炼总结,指出了跨域无人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给出了跨域无人集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距空中支援作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是各军种联合作战的基本战术。武器弹药是近距空中支援作战实施毁伤目标的核心环节。近距空中支援的实施对改变地面作战的战场态势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历次战争的作战效果及经验教训,分析了近距空中支援作战对武器弹药的应用情况,针对现代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的需求,描述了武器弹药精确制导、低附带毁伤、智能协同打击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武器弹药对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的作用,为未来近距空中支援作战对武器弹药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无人作战是改变未来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全新作战样式,而网络通信对于未来分布式无人作战至关重要.以分布式无人战车(Distributed unmanned combat vehicle,D-UCV)在未来作战中的应用为背景,搭建了基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分布式无人作战平台星型网络...  相似文献   

6.
 智能无人作战系统是国际军事竞争新焦点,美国居于前茅。分析了智能无人作战系统基本特点、重要影响,归纳了美军在智能无人作战系统建设方面的总体性构想和规律性模式;针对智能无人作战系统的发展,探讨了作战概念设计、能力/效能评估、规模结构预测、智能标准体系编制与技术产业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7.
郭仲平 《科技信息》2012,(19):193-193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将使未来空中作战的作战理念、作战样式、指挥方式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未来的空中作战已不再仅仅是人力、物力的较量,更重要的是新型军事人才的较量,作为空中战役指挥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航空管制系统,其人才信息素质的提高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以无人攻击机(UCAV)编队协同火力打击为背景,探讨了无人攻击机编队配系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连续马尔可夫链(CTMC)理论描述无人攻击机火力打击的适用性,并利用CTMC理论对无人攻击机的作战过程进行建模,根据无人攻击机的特点构建了多型无人机打击多种目标的作战模型;对无人攻击机协同作战效果进行了预测,给出了效能预测的MATLAB求解框架;采用基于理想点法的决策方法,根据编队协同作战的预测效果对无人攻击机编队配系进行优化.算例分析表明本文的模型能够反映不同类型无人攻击机的打击特性,有效预测编队打击效能并确定最优配系.此方法能够准确描述无人攻击机编队的作战特性,算法便于计算机实现,为无人攻击机编队作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无人集群技术是无人作战系统发展的前沿技术和主要热点,随着战场环境动态复杂演进,呈现出作战场景变化越来越迅速、博弈对抗越来越强烈、作战过程不可复现等特征,对无人集群作战系统的应用提出了巨大挑战。为此,本专题依托“蜂群多智能体系统群智激发汇聚研究与实现”“航空集群空空导弹攻击区模型及智能预测方法研究”“仿鸟群智能行为的无人机与有人机共融集群自主控制”“仿鹰鸽智能的多智能体群组对抗推演与博弈方法研究及验证”“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其他重要项目,旨在汇聚无人系统作战体系架构设计、任务规划、效能评估等无人集群作战系统方面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成果,探索面向复杂环境的有人\|无人集群、跨域无人集群等作战系统的运用模式和效能机理,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共同推动智能无人作战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本专题采用视频加载等增强出版形式,读者可扫描二维码来观看相关资料,以加深理解和认识。限于研究者水平,文中所述方法及结论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正无人体系以指挥信息系统为纽带,融合多维空间的各种无人作战单元,实现智能决策、高效指挥、全维防护,形成全天候全天时的无人作战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军事领域兴起了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战场信息透明化、目标攻击精准化、作战体系信息化、武器装备网络化。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空中进攻武器的作战效能大大增强,空中进攻作战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军事技术的发展与军事思想的演变是密切相关的,军事技术的发展对作战思想的演变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作战思想的演变和实战的验证又将决定军事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人作战平台在执行任务时需要跟随某一目标车辆,并护送目标车辆达到指定区域,但又要避免双方驶入自身的最小安全区域的问题,即跟随避让问题,提出了无人作战平台跟随避让控制方法。该文首先基于Udwadia-Kalaba理论的建模方法得到无人作战平台的动力学模型;考虑跟随避让和两者到达目标区域问题,分别建立跟随避让约束和到达约束,将无人作战平台系统的跟随避让问题转化成近似约束跟随问题,并建立约束跟随误差;针对无人作战平台在行驶时受到复杂的动态不确定性干扰的问题,设计自适应鲁棒控制器,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误差一致有界和一致最终有界;最后进行数值仿真试验,验证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唐鸾 《科技咨询导报》2013,(9):91-92,94
该文结合无人武装直升机的作战任务,给出其火控系统功能、组成和结构框架,对相关火控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在该领域应重点开展的研究项目,用于支持未来无人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的研制和作战使用.  相似文献   

14.
曹生  程晓佩 《科技信息》2010,(33):I0067-I0068
21世纪面临的是全新的“第六代战争”,依托强大的空中优势,实施空中精确打击,已成为新型战争的作战模式。鉴于此,空中攻击力量——高性能的作战飞机,势必成为各种武器力量的中坚。本文将从JSF(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入手,对其装备的旨在提升JSF雷达的研制概况.最后浅析AESA雷达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战争对电子技术依赖性的迅速增长,电子战已成为空中作战行动的先导,井参透于各个作战领域、贯穿于作战的全过程.研究电子干扰的施放阶段和特点,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任海平 《科技潮》1998,(9):42-44
现代空战武器主要是指各种作战飞机和武装直升机,可装载各种导弹、航炮、制导炸弹和电子战装备,通常也称作空中作战平台。随着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空中作战平台不仅具有很强的机动能力和突防能力,能够进行全空域、全天候和全天时的作战,而且耗油率低,结构简单、可靠性和维修性好。能保证在各种飞行条件下都具有优良的气动特性,可实现真正的人机对话,使驾驶员更多地成为决策管理者而不仅仅是操纵员。现代作战飞机普遍采用脉冲多普勒雷达,使飞机具有了良好的下视下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认知导航是支撑无人作战飞机自主飞行的重要导航方式,智能在线航迹规划是认知导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为满足无人作战飞机的自主飞行能力需求,从"向人脑学习"的角度提出了无人作战飞机认知导航航迹规划新技术。首先分析了无人飞行器在线航路规划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技术发展趋势;其次针对当今在线航迹规划技术难以解决的环境/任务智能自适应问题,提出了"向人脑学习"的仿生航迹规划新方法,阐述了新方法的基本内涵与认知循环,明确了认知导航航迹规划的主要功能;最后对认知导航航迹规划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剖析,指明了需要克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条件下的空袭与反空袭作战中的电子对抗中已经成为重要的作战样式,以电子干扰机、电子侦察机为代表的来自空中电子作战兵器对整个战场的态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防空作战受敌电子攻击的威胁进一步加大,有效提高防空方的电子对抗能力是取得防空作战胜利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卢金柱  鲁小强 《科技信息》2011,(1):42-42,39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空防战争样式的改变,现代野战防空所面临的空中威胁也在日益加剧。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高炮武器系统的生存作战能力,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态聚类分析的空袭编队判断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袭编队是由担负不同作战任务的飞机组成的战术机群,其分布是防空作战指挥员分析空袭企图和定下作战决心的重要依据。空袭编队具有数量多、分布范围大,空情分析要求实时性强的特点,依据空中目标的数据特征,首先建立了基于动态聚类法对空中目标群进行分类的方法和步骤,该算法具有较好地收敛性,能够满足防空指控系统的高实时性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标群内和目标群间作战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依据空袭编队数量分布及航路捷径给出了主要来袭方向和攻击企图分析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算例,其运行结果与指挥员的判断基本吻合。工程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能对空中目标进行快速聚类,可为区域防空指挥员准确掌握空情和快速决策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