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梓菲  语凝 《世界博览》2023,(15):74-83
<正>明亮的色彩让人赏心悦目,无论是浪漫的布拉诺还是热情的博卡区,时时刻刻都在释放着快乐因子。又到了暑期的旅游旺季,今年有一个词条在社交媒体上反复“刷屏”,那就是“多巴胺旅行”。很多人刚一看到这个词有点不明所以,“多巴胺旅行”是什么意思?多巴胺是我们体内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它负责传递兴奋以及开心的信息,而“多巴胺旅行”其实就是指旅行目的地拥有五彩斑斓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让游客充分体会到快乐,这就是“多巴胺旅行”。  相似文献   

2.
作为自助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背包旅游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年轻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节假日外出旅行的首要选择。但户外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背包旅游危险系数相对高于其他大众旅游活动。目前国内外对背包旅游的安全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正旅行的愉悦度和难忘度,是建立在舒适和安全的保障前提下的,选对户外背包,将使你的户外之旅更加无忧登山、野营、出外郊游,最不能缺少的东西就是背包。它可以携带很多东西、解放双手,保持身体平衡,使得行程更加安全舒适。然而如何在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背包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柳杰 《世界博览》2010,(1):87-88
有一次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选择自助旅行?”因为时间有限,我三言两语说了几句旅行或者不旅行的人都知道的陈词滥调。其实,我要说的很多。  相似文献   

5.
一款由华裔加拿大人设计的飞行背包正式亮相,它可以单靠高压水流便将使用者送入空中。这款名为“JotLev-Flyer”的飞行背包能够喷射出两条强大的水流。使用者可在水压作用下起飞至距地面近10米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出门旅行,很多人会为拎着重重的行李箱赶火车或赶飞机而烦恼.今后你可以不用再拖着重重的行李了。西班牙28岁的小伙冈萨雷斯突发奇想,利用蓝牙技术制造出了“自动行走行李箱”,不用拖着它走,它能追踪到手机的蓝牙信号,乖乖地自动跟在主人后面走。  相似文献   

7.
小唐 《世界博览》2011,(21):86-87
喜欢一个人背包出去旅游,时间长了不免有关心本人个人问题者担忧:“你也不找个伴?从路上艳遇一个回来吧!”  相似文献   

8.
这款充分利用结构学原理设计的背包酷似龟壳.背上它还能装扮成忍者神龟。背包用料十分轻便柔软.而它三维多边形的造型则保证了包内物体的安全,增强了背包的抗压性。贴合人体背部的特有弧度也提升了背包背负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9.
"背包问题"算法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中有关密码技术的应用作为有效可行的方法倍受网络开发人员的青睐,背包公钥密码在电子商务中的公钥设计中具有其它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背包问题”求解也是算法设计及验证的一个热点,本文分别采用了优先策略、动态规划及递归三种不同方法对“背包问题”进行求解、算法设计及验证,文中较详细的描述其设计思想,并分析了各种算法实现的复杂度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房车”或曰“车屋”有两种:不带动力的旅行挂车(caravan)和自带动力的住房汽车(motorhome)。“9·11”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找回了先辈开拓者潇洒走天下的豪情,购买房车出门旅行,以至于这种休闲车辆在美国的销售额增加了20%。现在,让我们到佛蒙特州,来看看著名的“清风”房车车主们2003年度大聚会最后一站的盛况。  相似文献   

11.
打算出门旅行第一要紧的事就是整理好背包,作者为"驴友"们精简行装提出了实用的建议。请先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的远途旅行,出发的时候,你的行李包里装了多少东西?接着,再回忆一下旅行结束后,你回到家中打开行李包,却发现自己携带了多少从始至终都没用过的物  相似文献   

12.
背包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有别于一般大众旅游的旅游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旅游个性化意识的不断增强,背包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并且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国当前的旅游发展在这种新潮流的冲击下也体现了自身的特色,背包旅游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但与国外一些背包旅游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相比,我国背包旅游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本文阐述了背包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背包旅游的发展作了SWOT分析,对其在我国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并作出了前景展望,以期丰富对我国背包旅游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之二 《青年科学》2009,(3):48-48
一款由华裔加拿大人设计的飞行背包正式亮相,它可以单靠高压水流便将使用者送入空中。这款名为“JetLev—Flyer”的飞行背包能够喷射出两条强大的水流,使用者可在水压作用下起飞并进入距地面约9米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目前,发明家设计出一种无辐条的“超级折叠自行车”。它具有66厘米直径的车轮.折叠之后可轻松放入背包之中。它将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完美版自行车,折叠之后的厚度仅与雨伞相近.人们完成简单的操作便能将这款自行车折叠起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人最大的节日之一国庆节到来之际,几位同来中国出差的同事突然提议去旅游。对于只会用中文说一句“你好”的一群人来说,旅行真是个荒唐的想法。可是,长达10天的漫漫假期能干什么?不管怎样,这个提议还ok啦!这对当时还没在中国旅行过的我来说,是个让人兴奋的美事。幸好同事中有一位懂点中文,我们这六个盲目的旅行者们就把“宝”押在他身上,怀揣着兴奋购买了飞往重庆的机票。  相似文献   

16.
至于“俄罗斯人是否对外国人友好”这个问题,你完全可以将其纳入到旅行中的一部分,自己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7.
《青年科学》2014,(1):92-92
一只小老鼠想要去海边旅行,它的父母反对说:“那么远,而且到处都隐藏着危险,干万不能去!”“我决心已定,”小老鼠坚定地说:“我一定要看看大海是什么样子的,你们阻止不了我!”  相似文献   

18.
海伦·尼尔林和斯科特·尼尔林在1952到1955年的三个冬天作了三次横贯美国的旅行。这对夫妇花费十六个月的时间周游了四十七个州,举行了大小六百次集会,行程达五万英里,接触的人在三万左右。他们在“今日美国”这本书里写下了旅途的观感,并且根据他们“五十多年以来……所进行的思考,研究和直接接触”(页3),提出了自己的结论、评论和建议。作者把这几次旅行称为“横贯最黑暗的美国的教育旅行”。他们发现美国人今天被焦虑和恐惧所纠缠,被紧张所控制,被混乱和矛盾所挫败,被不安定和一种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2010,(12):12-12
去年,有100万中国人到日本旅游,他们获得签证的标准是“年收入25万人民币以上”,中国游客多数只参加东京到大阪区间5~6天的“弹丸旅行”。他们应该是富裕人群,但他们的旅行花费——包括机票和住宿费在内——才区区5000元(约65000日元)左右,为什么这么廉价?在日本歌舞伎町开中餐馆的李小牧有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晓刚 《青年科学》2011,(3):52-52
在新疆旅行时,同屋的是位年约五六十岁的日本妇人。她自我介绍叫洋子,一个人自助旅行走丝路,从她黝黑的肤色看来,应是走了好一段时间。果然,她说,她已搭乘班车和卡车,行南闯北了三个多月。 让人吃惊的还在后头,她说:“为了能独自走这趟丝路,我先去沈阳读了一年汉语,再从沈阳坐火车到北京、从北京坐火车来新疆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