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8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提出了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预言了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的存在。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发现了正电子。1955年发现了反质子。这些发现给出了反物质存在的确实证据。此外,理论还指出,反物质单独存在时和正物质同样稳定。人们知道,我们现在已知的宇宙都是由正物质构成的。因此,在发现反物质以前,人们熟悉的是关于正物质的物理学。反物质发现后,人们自然地提出了反物质引力性质的问题,并且从1957年就开  相似文献   

2.
最近,科学家在研究人类大脑时,发现了不少新物质,为解开人体之谜增添了科学依据。记忆物质为什么有的人会记忆过人?美国科学家最近揭开了大脑记忆的奥秘。他们发现了人们对过去事情的记忆,完全取决于大脑中的化学物质——钙尔贝。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中宇宙尘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傅成义 《科学通报》1988,33(12):925-925
在研究辽西杨家杖子钼矿田不同时代花岗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磁性铁质小球,经过较为系统的研究,证认该类物质为地外物质——宇宙尘(发现经过见1986年12月26日《中国地质报》)。 花岗岩中宇宙尘的发现,对于研究花岗岩的成因和演化、陆壳的起源与发展都将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物质之谜     
1897年,汤母生通过研究阴极射线测出了电子的荷质比;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原子并发现了质子;1932年,查德威克从α粒子轰击,铍的核实验中发现了中子。这样,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物质世界有了一个基本了解: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了原子核,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绕核旋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原子再组合形成各种分子,各种性质不同的物质分子形成了美妙和谐的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5.
在神秘的宇宙间有着许多人类未知的奥秘,而目前天文学家一个最棘手的问题是宇宙中深不可测的东西。他们对宇宙知之并不能算少,但有些物质他们怎么也找不到。天文学家认为,他们知道太空中有不少物质,但是用任何一种仪器设备都发现不了它们。去年春天,天体物理学家们认为,他们所相信存在而又发现不了的东西,可能是一些宇宙间的“失踪物质”,这些物质是构成万物的物质,而且能以好几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比胆固醇更为有害的物质。这种新发现的物质名为高半胱氨酸,是一种人体自身合成的酸,它能够堵塞血管,其危险性比胆固醇高3倍。但是这种物质比胆固醇容易消除。叶酸、维生素 B_6和维生素 B_(12)的组合,可抵消其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传真     
葡萄中含有大量抗癌物质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约翰·佩朱托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葡萄中含有的一种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癌功能。 佩朱托等研究人员进行了数百次实验,从常见且无毒的食物中寻找抗癌物质。他们最后发现,葡萄的抗癌性最好,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并能抑制已恶变细胞扩散。  相似文献   

8.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卫平研究组与合作者,研究了弥散于单向环形空腔中自旋为1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的物质-光双稳态特性.他们发现,  相似文献   

9.
1971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菲尔考夫教授曾报告,发现了一种有可能使18岁少女复发白血病的物质,他说该物质类似于病毒,但未曾加以证实。而卡帕斯氏则首次证实了病毒与人的白血病有关。卡帕斯氏对白血病患者的细胞进行了组织培养,从中发现两种类似于病毒的粒子。然而这种粒子的产生,究竟是与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有关,还是人工培养的产  相似文献   

10.
沈善炯 《科学通报》1960,5(16):491-491
早在1928年 Griffith 发现肺炎球菌形成荚膜的遗传性转变现象,1944年 Avery,Macleod 与McCarty 证明这个引起细菌改变遗传性状的物质,所谓转变因素,是去氧核糖核酸(以下简称 DNA)。以后在其他细菌中陆续发现了 Griffith 反应,而且同样证实这些遗传性的转变因素是 DNA,而不是其他物质。Avery 等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近代生物科学上的一项重大贡献,从而推断转变因素 DNA 就是遗传学家所称的“基因”或者是“基因物质”。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于物质磁性的认识,在历史上经过漫长的过程,但是磁性的丰富内容和重要作用却是现代磁学研究的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古代物质磁性的发现和应用。接着概述了古代和近现代关于物质磁性来源的认识,其次阐述了当代磁学研究的两项重要成果:物质磁性的普遍性——无物不有的磁性与无处不在的磁场和多样性——种类繁多的原子(电子)磁矩和核磁矩的有序磁结构(序磁性)。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环境激素?科学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其他生物能根据自身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合成各种有利于人体代谢的、并能世代相传的一种微量物质,这种物质被称之为激素。然而近些年来,人类不断发现一些存在于生物机体之外的、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有时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就称之为环境激素,又称环境荷尔蒙。在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是造成环境激素的最大原因。1999年1月,日本科学家在日本近海海域发现了微量环境激素——壬酚。它可导致动物内分泌障碍。壬酚主要来源于塑料添加剂和洗涤剂,在天然物质…  相似文献   

13.
鲨鱼外表凶悍,但是并非外强中干,它们的身体机能非常特别,研究发现,鲨鱼体内的一种物质能杀死病毒。这种类似胆固醇的化合物是在狗鲨的体内组织中被发现的,这种物质被证实可以对抗多种难以治愈的人类疾病,包括登革热和肝炎。这种神奇的物质就是鲨胺,目前已经进入人体医学临床试验阶段,用于治疗癌症和眼睛疾患。数百名已经接受这种新型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案例。  相似文献   

14.
美国生物学家在观察各种物质在活细胞中的迁移时发现,这些物质是顺“管道”移动的,管壁上布满了被称为“运动觉”的特殊蛋白的分子。这就是他们所发现的第三种运动蛋白,而以前知道的其它两种是肌动蛋白和肌浆球蛋白。肌动蛋白是保证肌肉的收缩:肌浆球蛋白则具有催化活性分解三磷酸  相似文献   

15.
手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特征,并与生命现象密切相关.组成生命的许多基本物质,例如蛋白质、氨基酸和核糖核酸等均是手性化合物.同样,超过一半的药物分子都是手性化合物.因此,如何有效地发现和创造手性物质,如手性药物、手性农药、手性材料等一直是合成化学研究的焦点.经过跨世纪的追求与探索,人类终于发现人工合成的手性催化剂可以像酶一样合成手性物质.通过不懈的努力,化学家发展出了许多高效、高选择性的手性催化剂和不对称合成反应,部分手性催化剂的效率已经超越了生物酶.现在,不论是手性物质创造的多样性还是精准度都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手性催化剂和不对称合成反应已经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造福人类.本文将以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发现、发展历程为主线,并结合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简要概述手性物质创造科学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相似文献   

16.
通过星系、星系团,乃至宇宙整体的动力学行为,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绝大部分物质是不发光的,即暗的.其中暗物质占宇宙中总物质和能量的27%,暗能量占68%,而普通物质(即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粒子)只占5%.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当代天文学和物理学的重大发现,是主要研究前沿.我们回顾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发现历史、已知属性和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白细胞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发现白细胞可产生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样物质,这些物质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调节环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宁 《科学通报》1977,22(3):108-108
由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不可穷尽性,微观粒子理论将永远是向前发展的。作为发展中的事物,它将不断的和新实验现象矛盾,理论本身也将存在着内部矛盾和困难,正是这些矛盾和困难推进理论不断的发展。在十九世纪人们认为原子是物质结构的最小最原始的单元,本身不应再有内部结构,后来由于放射性元素、电子以及光谱的线性结构的发现,并且发现了原子具有  相似文献   

19.
周光钊 《科学通报》1981,26(14):890-890
自从发现脑内存在阿片受体以及与受体作用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以来,为针麻原理的深人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三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微量注射吗啡能明显引起镇痛,此作用可以被阿片受体阻断剂naloxone部分阻断,业已证明吗啡镇痛与阿片受体有关。近年来随着针麻原理的进一步揭示,发现针刺促使脑内某些核团释放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并通过阿片受  相似文献   

20.
广角镜     
树皮中发现抗爱滋病毒物质科学家们最近在大树的树皮中发现两种能治疗爱滋病的物质。据外电报道,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的森林中搜寻治病新药,结果在阿根廷的一棵大树中,取出一种可攻击爱滋病毒的成分,而在非洲的另一种大树中,则发现一种对付真菌的物质,能治疗经常困扰爱滋病人的口腔发炎问题。研究人员在美国先进科学协会会议上指出,上述发现显示,世界各地的森林仍蕴藏大量可作新药使用的物质,而发展中国家亦能通过本国拥有的天然资源得益。过去,外间一直批评一些大药厂开采发展中国家的药用自然资源,但又没有向这些国家作出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