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科技知识动漫》2012,(10):40-41
始盗龙奇特的牙齿说明了什么问题?始盗龙的牙齿结构非常奇特。前方的牙齿呈树叶状,这是典型的植食性动物的牙齿;后方的牙齿却长成了锯齿形,像带槽的牛排刀一样,此为肉食性动物的牙齿特征。这一特征表明,始盗捌艮可能既吃植物又吃肉。这同时也说明,最古老的恐龙可能是一种杂食性动物,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则是在以后的进化中才逐渐分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化石是什么? 我们在电视上或者书上看到的恐龙化石,大多部是恐龙的骸骨,不过你可不要认为化石就都是骸骨哦! 事实上,化石可以是远古生物的骸骨,或者身体的某个组成部分(比如牙齿),它们显示着该生物的外貌特点和生理结构;化石还可以是生物留下的足迹等,这些则记录着该生物的分布位置和生活习性。比如,我国四川西南部就曾发现肉食性恐龙游泳的痕迹化石,这就为恐龙会游泳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科技知识动漫》2011,(9):44-44
侏罗纪时,恐龙的体型开始呈多样化发展,特别是蜥蜴类进化很快,成为一批体型巨大,盆骨宽大,四肢粗壮如柱的大块头恐龙。它们都是植食性恐龙,拥有长长的脖颈,来取食高树上的枝叶。为了对付这些巨人级恐龙,侏罗纪时的肉食性恐龙便拥有了硕大沉重的头颅,强劲有力的颈部,利刃一般的牙齿和锋利无比的尖牙。  相似文献   

4.
霸王龙崛起     
<正>布满利齿的血盆大口,恐怖狰狞的巨大头颅,粗壮有力的后腿和尾巴,还有两只与个头很不搭调的双指小短手……这,就是长期活跃在恐龙文化传播事业第一线的超级明星——霸王龙!它的名头家喻户晓,什么白垩纪末期的霸主、远古掠食者的巅峰、常年被拿来和其他肉食性恐龙作对比的"标准单位"……总之,霸王龙要是说它的名头在恐龙界排第二,恐怕没谁敢去争第一!不过,虽然人气很高,但霸王龙只是活跃在白垩纪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动漫》2011,(3):23-23
恐龙习惯在比较干燥的陆地上生活,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就是“旱鸭子”。它们像现生的许多陆生动物一样,在迁移时,在逃避敌害时,或者是闲暇时,也会下到水中。诸如有些蜥蜴脚类恐龙在逃避肉食性恐龙的追捕时能够进入河流中躲避,不过它们都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游泳。有恐龙足迹化石表明,  相似文献   

6.
在种类众多的恐龙中.有些身上“武装”着铠甲和剑的家伙。别看样子凶猛.其实它们是沉稳敦厚的植食类恐龙.身上的铠甲和剑只是为了对抗它们的天敌——肉食性恐龙。  相似文献   

7.
出现在恐龙时代晚期(大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的“雷克斯暴龙”,头部巨大、超过12米,是肉食性恐龙中的“霸王”。  相似文献   

8.
恐龙之前的杀手在恐龙之前和与恐龙同时,生活着许多其他类型的肉食性动物,比如体型硕大的丽齿兽,凶残的加斯马吐龙和狂齿鳄,它们都没能活过三叠纪。当时最大的动物体重可达三叠纪恐龙的两倍。  相似文献   

9.
《科技知识动漫》2011,(10):43-43
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准确知道恐龙是否有彩色的肤色。有些专家认为,恐龙的肤色应该和现在的鳄鱼肤色差不多——呈土绿色或土黄色,可以用来伪装。也有些专家认为,某些恐龙皮肤的颜色应该是鲜艳夺目的,目的是为了吓退敌人,  相似文献   

10.
欢迎加入恐龙养成计划,你将免费获得我们赠送的恐龙蛋一枚,并乘坐时光机回到恐龙时代。而你的任务就是——养大一只恐龙。 不管怎样,恐龙是当时的地球霸主,你肯定会养得养大它应该毫不费劲,绝对比爸妈养大我们容易多了。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真要照顾好这只恐龙宝宝,并把它抚养成“龙”,你必须做好面对各种敌人的准备,不信那就走着瞧!  相似文献   

11.
奇异的尾巴     
许多动物的躯体后端都生有一段尾巴,这段尾巴对于它们有很大的功用:如用以平衡或支撑身体,用作扫打敌人的武器,或暗藏毒针用来防卫敌害等等。壁虎的尾巴尤为奇特,除了平衡身体之外,更有迷惑敌人、吓唬壁虎敌人的功能。壁虎在遇到天敌追捕之时,能自断尾巴,尾巴被断开后,能痉挛似地抽搐、扭动,将天敌的注意力或攻击力引向尾巴,使正身得以趁机逃脱。笔者曾见到两只奇异的壁虎,一只是“双尾壁虎”,一般壁虎只有一条尾  相似文献   

12.
对在中国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从产地与层位上进行了分类比较,并较为系统地将它们按产地和层位划分出不同的类群;同时,对形成恐龙足迹的古生态,古环境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将中国恐龙足迹归结为如下类群:(1)晚三叠世恐龙足迹类群(Dinosaur Footprint Group of Late Triassic Epoch);(2)早侏罗世恐龙足迹类群(Dinosaur Footprint Group of Early Jurassic Epoch);(3)中株罗世恐龙足迹类群(Dinosaur Footprint Group of Middle Jurassic Epoch);(4)晚侏罗世恐龙足迹类群(Dinosaru Footprint Group of Late Jurassic Epoch);(5)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类群(Dinosaur Footprint Group of Early Cretaceous Epoch);(6)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类群(Dinosaur Footptint Group of Late Cretaceous Epoch)。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恐龙叫什么吗?它的名字叫鼠龙,这是一种生活在三叠纪晚期(或侏罗纪早期)的食草性恐龙。1979年,科学家在阿根廷发现一窝鼠龙幼龙化石。这些幼龙化石缺少尾巴,体长只有20厘米,与一只老鼠的大小相当,因此取名为鼠龙。  相似文献   

14.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13):14-14
发现飞行恐龙化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等在辽宁省西部发现了令人震惊的飞行恐龙胃容物化石,首次确认小盗龙(Microraptor)会将鱼类列入食谱,这一发现对了解古生物的行为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小盗龙是世界上最小的肉食性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1.2亿前的早白垩世,常见体长约60cm,但身体只有鸽子那么大,并有着锋利的爪子  相似文献   

15.
正异特龙肉食性的异特龙生活在1.5亿年前。它们是当时最大的肉食性动物,可能既会单独捕猎,也会为了狩猎迷惑龙等大型猎物而集体行动。伏击型猎手异特龙的食物包括数十种生活在开阔平原上的植食性恐龙。它们是伏击型的猎手,会潜伏起来等待腕龙等猎物靠近,然后一跃而起,猛扑过去。  相似文献   

16.
《科技知识动漫》2011,(7):43-43
在目前已知的恐龙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杂食性恐龙,其中以似鸟龙、窃蛋龙为代表。杂食性恐龙的取食范围很广,包括很多种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如昆虫、蛋和小动物。这些恐龙之所以选择杂食,研究者认为很可能是因为栖息地缺少肉食或植物,或者是出于逃避伤害的目的,便转而选择一些更容易寻觅的食物来充饥。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2017,(3)
正研究人员在琥珀中发现了一小截恐龙尾巴,上面还保存着栩栩如生的羽毛!由此证实了世界上的确存在过带羽毛的恐龙,现今鸟类正是由这类恐龙间接而缓慢地演化而来的。此外,研究人员还尝试分析恐龙尾巴中的微量元素组成,希望为化石的蛋白质分析提供依据。近些年,关于缅甸琥珀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如在琥珀中发现了样子古怪的陷阱蚂蚁、全新的昆虫类群——奇翅目以及反鸟类的翅膀  相似文献   

18.
巨龙国度     
正如果穿越回1亿年前的地球,那时陆地上的统治者是成群的恐龙。而恐龙中的王者,就是脖子和尾巴长长、身体笨重的蜥脚类恐龙。先跟几位"嘉宾"打招呼吧。别急着为霸王龙打抱不平,先听听古生物学家是怎么说的。蜥脚类恐龙长着蜥蜴一样的脚,是有史以来最大、最重的陆地动物。这些巨龙称霸时间超长,生存年代从三叠纪晚期开始,直到白垩纪结束,而霸王龙只蹦跶了几百万年就和所有其他恐龙一起灭绝了。巨龙家族成员还特别多,沉重的脚步曾经震撼了每一块  相似文献   

19.
"河南大恐龙"就是巨型汝阳龙,属于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是四足行走的植食性动物,它们体型庞大,具有桶状的身体、长长的脖子和尾巴,以及粗壮的四肢,头与身躯比起来显得很小。蜥脚类是地球上生存过的最大的陆生脊椎动物,其中很多体长超过30米、体重近百吨。除了蜥脚类,地球上还没有体长超过20米的陆生动物呢!从地理分布、生存时间、生物量、遗传多样性以及形态的复杂性来看,蜥脚类是一群非常成功的恐龙。许多人们  相似文献   

20.
《科技知识动漫》2011,(7):41-41
已知身体最长的恐龙是地震龙。在你的脑海里勾画一只梁龙,把它的体长乘以2,就是地震龙的体长。同时把脖子和尾巴按照与身体的比例相应延长,你就大概知道地震龙的模样了。迄今为止,仅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莫里逊岩石组里发现了一具地震龙的骨骼化石,时代为侏罗纪晚期。据推测,这种恐龙的体长约有50米。假如让两到三头地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