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鼠曲草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黔产鼠曲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和峰面积相对含量的测定,共鉴定出41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6.55%,主要成分为丁香油酚(4.829%),反-石竹烯(4.410%),棕榈酸(4.166%),(-)-β-榄香烯(4.105%),α-松油醇(3.597%).  相似文献   

2.
黔产栀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SPME-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黔产栀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栀子花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共鉴定出3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1.74%.结论栀子花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芳樟醇(27.73%),戊烯酸叶醇酯(24.38%),惕格酸己酯(11.42%),α-法尼烯(5.20%)等.  相似文献   

3.
黑骨藤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不同产地、不同年份黑骨藤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检测波长510 nm,绘制标准曲线,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相对百分含量.芦丁对照品在2.065~103.250 mg.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0),平均回收率为98.03%,RSD值为1.40%.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黑骨藤的总黄酮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为评价黑骨藤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黔(贵州)产圆叶薄荷的挥发油进行了组分相对含量分析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黔产圆叶薄荷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确定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右旋香芹酮(相对质量分数为51.78%)与右旋柠檬烯(相对质量分数为20.93%)。HS-SPME-GC-MS分析圆叶薄荷挥发油具有快速、全面、准确的特点,适于该物种挥发油的成分分析与鉴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云南产通关藤药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出90余个峰,通过质谱检索和分析,并参考相应的保留时间确定了其中的62个成分,它们的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油的94.9%.其中含量最大的是棕榈酸(32.08%),其次有5-ethenyltetrahy-2-Furanmethanol(8.13%)、橙花叔醇(6.31%)、油酸酰胺(3.59%)、2,4-癸二烯醛(2.74%)、白昌考烯(2.72%)、6-(1,1-二甲基-3-丁烯基)-3-甲基-二氢吡喃(2.14%)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从黔西南产野生姜味草中提取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水蒸汽蒸馏法出油率0.18%,超临界CO2萃取法出油率1.05%.从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物中分出22个色谱峰,确认了其中的13种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831%;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物中分出28个色谱峰,确认了其中的19种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229%;两者有8个共有成分:芳樟醇、橙花醛、香叶醇、香叶醛、乙酸香叶酯、石竹烯、(1R,4R,6R,10S)-4,12,12-三甲基-9-亚甲基-5-氧杂三环[8.2.0.0 (4,6)]十二烷、石竹烯氧化物.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所得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黔产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的挥发油,采用GC-MS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研究,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鉴别出56个挥发性成分,按峰面积比检出率占98.58%.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苗药石楠藤与黑骨藤不同萃取部位对完全弗氏佐剂(CFA)所致SD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治疗效果,本实验将黑骨藤、石楠藤70%乙醇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构建SD大鼠RA模型,通过大鼠足肿胀程度,脾脏与胸腺指数,IL-1β、IL-6及TNF-α炎症因子含量等指标,评价两种苗药不同萃取部位对治疗RA的效果.结果表明,石楠藤与黑骨藤各萃取部位均能降低RA模型大鼠的足肿胀程度,改善大鼠滑膜增生现象,降低胸腺和脾脏指数,降低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含量;且两者治疗效果相当,均有较好的抗RA作用,其中黑骨藤以正丁醇萃取部位疗效最好,石楠藤以正丁醇萃取部位疗效最好.研究结果为石楠藤与黑骨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黔产石南藤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贵州产石南藤挥发油,利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72种成分,鉴定出57个化学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0.71%.其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主要有:α-桉叶醇、香桧烯、γ-桉叶醇、δ-荜澄茄烯、β-丁香烯、4-松油醇、二环大根香叶烯、榧烯醇、β-蒎烯、γ-松油烯、α-松油烯、橄榄醇、α-蒎烯、(-)-β-榄香烯等.  相似文献   

10.
GC-MS联用技术分析徐长卿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首次对山东平邑产徐长卿的不同药用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定性出29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地下部分(根及根茎)15种,地上部分(茎和叶)22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含量的99.64%和96.51%,共有组分8种.徐长卿地下和地上部分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丹皮酚和邻羟基苯乙酮,其中邻羟基苯乙酮为新发现的主要化合物.二者中丹皮酚的含量分别为88.45%和66.30%,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分别为8.89%和16.99%.徐长卿地下部分的挥发油含量比地上部分多,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贵州产山蜡梅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贵州产山蜡梅不同部位(器官)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异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蜡梅根、茎、叶、果皮的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仪鉴定各化合物,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含量.结果从山蜡梅根、叶、茎和果皮中共分离鉴定了76个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8个,分别占各器官挥发油总量的43.08%,7.87%,57.55%,66.72%.根中挥发油以桉树脑、4-萜品烯、芳樟丙酸为主;叶中挥发油以榄香脑和β-桉叶油醇为主;茎中挥发油以龙脑、α-杜松醇、桉树脑为主;而果皮中挥发油则以石竹烯氧化物和葎草烯氧化物为主.贵州产山蜡梅果皮和茎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与根、叶中挥发油组成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山蜡梅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辽宁油松松针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测得松针挥发油的含量为1.7%.用GC/MS法从油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并确认出22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HP-59970C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黄褐毛忍冬花蕾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GG/MS法对黄褐毛忍冬干、鲜花蕾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干、鲜花蕾分别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出52、29种挥发性成分,共确定出53种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量了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黄褐毛忍冬干、鲜花蕾挥发油共有28种相同的化学成分,如L芳樟醇、α-松油醇、香叶醇等,而且含量都相对...  相似文献   

14.
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了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归一化法确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出116种组分,鉴定出66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5.26%.  相似文献   

15.
槲寄生枝芽挥发油成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寄生于辽宁千山梨树的槲寄生枝芽的挥发性成份进行了分析和鉴定,测得槲寄生枝芽的挥发油含量为0.68%。用GC/MS法从槲寄生枝芽挥发油中分离确认出19种化学成份;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HP-59970C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份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6.
百里香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同时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百里香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81多个峰,并且确认了所含的68种化合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百里酚(36.08%)、1.甲基-3-(1.甲基乙基)苯(12.11%)、7,11-二甲基.1,6,10-十二三烯(6.88%)、2-甲基-5-(1-甲基乙基)-苯酚(4.86%)、桉油醇(4.21%)、1.甲氧基-4-甲基-2-(1-甲基)苯(3.78%)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苣荬菜的花中提取了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出31个化合物,并用气相色谱测定了挥发油中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云南产截叶铁扫帚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油成分。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截叶铁扫帚中地上和地下部位的挥发油成分,通过GC-MS技术进行定性研究,确定化学成分名称及其相对含量。结果从截叶铁扫帚地上部位鉴定出5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3.10%,主要包含酮类(23.41%)、醇类(17.6%)、烃类(11.81%)等;地下部位鉴定出19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27%,主要包括醇类(62.77%)、酯类(8.57%)等,发现两者共有成分7种。结论截叶铁扫帚地上和地下部位挥发油主要成分分别是酮类和醇类,挥发油种类与含量差异较大,可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截叶铁扫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超声提取、回流提取、水蒸汽蒸馏、浸泡提取4种方法对缅甸产钝叶樟植物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通过气质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首次分析了缅甸产钝叶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42、40、22、36个成分,其中黄樟素(safrole)相对含量最高,达到19.76%~28.47%.比较4种提取方法,得油率分别为3.49%、2.50%、0.85%、1.92%,表明超声提取法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0.
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获得Yatay椰子果实精油,用两种进样方法进行GC-MS分析.用通常进样法检测出88种成分,解析鉴定了占总精油95.11%的65种成分,主要由酯类化合物56.95%,醇18.10%,羧酸14.15%,醛2.73%构成,主成分为己酸乙酯(33.99%).用热解吸进样法检测出105种成分,解析鉴定了占总精油84.43%的60种成分,主要由酯类化合物53.23%,羧酸22.05%,醇3.65%等构成,主成分为月桂酸乙酯(13.83%)和辛酸(13.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