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生物钾肥(硅酸盐菌剂)的肥效、用量、用法进行了多点的田间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钾肥有一定的解钾效果,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
科普知识     
<正>白菜增产巧施钾肥增产效果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肥同等条件下,大白菜增施钾肥(50%硫酸钾)18公斤/亩,增产率高达33.2%,每公斤硫酸钾平均增产白菜159公斤。  相似文献   

3.
何朝荣 《遵义科技》2009,37(4):15-17
通过钾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县渗育型黄砂泥田中,施用硫酸钾18k/667m^2(N:P2O2:K2O=1:0.78:1.3),其产量最高,经济性状最好,充分体现了钾肥在水稻生产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杨英华 《科技资讯》2012,(19):146+164-146,164
利用冬闲的田地,以压青油菜作为我县绿肥作物种植,旱作绿肥种植模式,绿肥翻压还土量500~600公斤/亩,亩可节省化学氮肥4kg~5kg、磷肥5kg、氯化钾肥3kg~4kg。冬闲田水旱轮作模式,绿肥翻压量1000~1200公斤/亩,亩可节省化学氮肥5kg~7kg、过磷肥6kg、氯化钾5kg~8kg。  相似文献   

5.
要获得低丘红壤新造田,水稻的当年高产,持续高产,就必须要有相应数量的氮、磷、钾肥料。以往认为低丘红壤新造田施用氮肥和磷肥是很重要的,对于钾肥的施用,在一些试验结果中反映增产幅度不大,也有认为低丘红壤新造田最缺磷,也缺氮,但不缺钾。要获得新田水稻当年种植当年高产,持续高产,除采用相应的措施外,究竟要不要施钾肥?施钾肥的增产效果怎样?尤其在富含钾素的有机肥(栏肥)施用量较少或不用的情况下,施用钾肥有无补益?土壤中所贮备的钟素能否适应水稻高产的要求?经过多少季的水稻栽培,若不补充钾肥将会限制水稻的增产甚至于减产呢?为了弄清上述问题,我们选择了母质为第四纪红土(黄筋泥),红壤分布面积较广的团石农垦场新开田,进行了钾肥的定位试验。试验得到团石农垦场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从1974年早稻开始至1976年的晚稻为止,连续进行六季水稻栽培中钾肥的试验,并系统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6.
氮钾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氮钾肥配合施用的试验观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50kg/hm^2纯氮肥、225~300kg/hm^2纯钾肥,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好,其中450kg/hm^2纯氮肥、225kg/hm^2纯钾肥的施肥组合为增产最佳组合。进一步试验表明,在较高氮肥水平下,增施钾肥可有效增加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7.
以西南山区主推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原种为材料,采取4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对青薯9号产量、单株重与株高之间的综合效应,通过数学模型分析表明: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单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排序为:氮肥种植密度磷肥钾肥;对单株重的影响排序为:氮肥钾肥种植密度磷肥;对株高的影响排序为:种植密度氮肥钾肥磷肥。计算机频数分析表明:当种植密度为4 543~4 691株/666.7 m~2,尿素施用量为11.85~12.54 kg/666.7 m~2,过磷酸钙施用量为32.2~32.85 kg/666.7 m~2,硫酸钾施用量为37.415~42.08 kg/666.7 m~2时,青薯9号产量在1 900 kg/666.7 m~2以上,单株重在0.51 kg/株以上。  相似文献   

8.
水稻氮、磷、钾肥效"3414"不完全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为取得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利用率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采用 3414不完全试验,在西昌市7个试验点6个土壤类型上实施水稻的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优于氮磷、氮钾和磷钾之间的配合;氮肥主要通过影响植株的分蘖、株高、穗长等总体发育影响水稻产量,磷肥、钾肥主要通过影响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水稻产量;不同试验点间水稻的增产率、产出率和产投比均以氮肥最高、磷肥次之、钾肥最后.  相似文献   

9.
红壤水稻土施用钾肥,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早发快长,增强抗逆性,达到壮杆黄熟,明显改善穗部的经济性状,增产效果显著。1977年据早稻的6个试点结果,在以草子为基肥的条件下,每亩施用正品硫酸钾20斤,平均增收稻谷67.6斤,增产率为15.9%,晚稻则以温州产次品硫酸钾为主,在不施有机肥的条件下,6个点的试验,效果也较好。每亩平均增收稻谷65.1斤,增产率为12.8%。在晚稻  相似文献   

10.
水稻-榨菜轮作体系中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重庆市涪陵区水稻-榨菜轮作体系中的养分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榨菜轮作体系中,榨菜季氮肥施用量普遍偏高,各农户之间施用量差异较大,施肥不足与过量并存.每公顷氮肥施用量最低为207.0 kg,最高为564.0 kg,平均施氮量为349.5 kg/hm2,其中60%的农户施氮量大于330.0kg/hm2.氮肥在整个生育期的分配出现前轻后重,氮磷钾养分施用不平衡,偏施氮肥.钾肥用量不足,施用的氮磷钾(含有机肥投入)平均为N384.0 kg/hm2,P2O5127.5kg/hm2,K2O144.0 kg/hm2,氮磷钾养分的施用比例为10.3320.375;在投入的养分中化肥氮磷钾分别占总施肥量的91.0%,65.9%和15.6%,即氮主要由化肥提供,钾主要由有机肥提供,有50%多的农户未施用化学钾肥.榨菜收获后,普遍采用榨菜叶直接还田,80%以上的农户在水稻季不施用任何肥料,20%的农户根据水稻长势在分蘖末期施用少量(0~69 kg/hm2)氮肥.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家和生物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超氧(O_2)的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O_2只有化学特异性而不具有反应活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O_2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是一种非常强的氧化剂, 而且广泛存在于生物代谢系统中。近几年,关于超氧生化特性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超氧可以产生单线态氧(~1O_2);(2)超氧可使铁蛋白中的铁离子以Fe~(2+)的形式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2.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植物性食品,其营养价值与营养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氮和钾是蔬菜生长的营养限制因子,二者合理施用能促进蔬菜的生长,提高产量,改善蔬菜的营养品质.本文论述了氮肥、钾肥对蔬菜营养品质(维生素C、糖分、氨基酸)的影响,探讨了氮和钾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蔬菜营养品质成分的效应,以期为氮肥、钾肥的合理施用和蔬菜的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点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摸清常规施肥下棉花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同时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棉花各生育期生长情况调查,棉花植株性状及产量调查,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处理棉花成本及效益分析,总结出配方施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结论:配方施肥方法棉花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高于常规施肥,且可以提高棉花产量,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研究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对稻鱼共作下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可为稻田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依据。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水稻单作配施化肥(CK)、稻鱼共作配施化肥(CF)、稻鱼共作配施有机肥(OF)、稻鱼共作配施复合微生物肥(MF) 4个处理,分析了相同施氮量下不同有机肥处理稻鱼共作水稻产量、干物质量、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以及土壤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1)与CK相比,CF和OF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分别减少2.53%和0.16%,MF处理增加11.2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稻鱼共作下水稻氮收获指数显著提高,同时,水稻磷素和钾素的偏生产力、籽粒生产效率、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MF处理的提升效果最好。(2)稻鱼共作下不同有机肥处理的水稻籽粒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氮、钾含量均为MF>OF,磷含量则相反。(3)不同处理间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稻鱼共作模式下以有机肥或复合微生物肥全量替代化学氮肥均能稳定水稻产量、维持土壤肥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温对高羊茅叶片中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区设计探讨了钾肥和多效唑两因素二水平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ecea Schreb.cv.Huntdog 5)越夏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钾肥、多效唑、钾肥×多效唑互作达到极显著,综合得出B3C2(钾:140 kg/hm2,多效唑:250 mg/L)处理下,高羊茅的叶片细胞中保护酶活性相对较高,能显著增强高羊茅耐热性和延缓植株衰老,有利于其安全越夏。  相似文献   

16.
脱硅渣合成钾肥的溶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和柠檬酸溶液中分别测定了利用脱硅渣合成钾肥中的钾元素的溶出率,考察了多种因素对钾元素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元素在水中的溶出率小于其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出率·与农用钾肥硫酸钾相比,合成钾肥的溶出率很小,具有明显的缓释性·K2O含量,保温时间以及氧化物添加种类对合成钾肥的缓释性没有明显影响,但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钾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随机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石灰性草甸土壤合理施用钾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 :钾肥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重穗、结实率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对水稻的效重穗、结实率表现出极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水稻的产量有 Y=6 973.5 7.388X- 0 .0 2 80 X2的模式效应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缩节胺拌种,对棉花发芽及出苗情况的影响,以及杀菌剂敌克松与生物活性菌肥生物钾肥能否混合使用拌种,我们于1994年冬进行了小区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系统,在单晶Si衬底上制备SiCN薄膜。所采用的源气体为高纯的SiH4,CH4和N2。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线衍射谱(XRD)和X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CN薄膜表面由许多粒径不均匀、聚集紧密的SiCN颗粒组成;薄膜虽然已经晶化,但晶化并不充分,存在着微晶和非晶成分,通过Jade软件拟合计算出薄膜的结晶度为48.72%;SiCN薄膜不是SiC和Si3N4的简单混合,薄膜中Si,C和N这3种元素之间存在多种结合态,主要的化学结合状态为Si—N,Si—N—C,C—N,N=C和N—Si—C键,但是,没有观察到Si—C键,说明所制备的薄膜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莲座期红花对氮、磷、钾肥的需求量及其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相关性,进行添加氮肥、磷肥、钾肥的田间独立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处理水平下土壤和植物各器官养分含量不同且差异显著。土壤速效氮随氮肥、钾肥水平增大而增大,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则降低,且随施磷水平增大变化不明显;各肥料对红花的作用总体表现为:叶和根元素含量受磷肥影响较大,钾肥较小;茎受氮肥影响较大,磷肥较小;2)生物量随施肥量增大而增大,而受钾肥影响不显著;N2、P2、K1水平下叶N/P最小,而生物量与叶N/P负相关,即在此水平下生物量最大。结果表明,施肥促进了土壤和植物各器官养分不均衡吸收和分配,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当施肥达到各器官吸收饱和点后,由各器官元素比值调节红花的生长。因此,建议选取N2、P2、K1水平进行红花莲座期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