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和《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的基础框架上,结合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相关理论提出记忆基因的概念,并根据实地调研数据从选址环境、格局肌理、乡土建筑、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民俗技艺五方面拟定评价指标,对冀北蔚县9个传统村落进行记忆基因的活态测评。量化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整体来看失活问题普遍,各村落指标活态差距明显。2)从指标层看,传统民俗技艺是影响村落记忆基因活态的核心因素,落实到具体指标中,习俗信仰延续性、空间格局完整度和村落空心化程度是影响村落记忆基因活态的主导因素。3)村落类型成为影响活态程度的典型因素。据此从要素强化、记忆存档和文化复兴三个角度提出记忆基因的留存思路和发展策略,以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2.
研究认为村落民俗体育的现代适应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解决了现代适应过程中现代化与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和村落民俗体育保护的冲突问题,以及充分发扬村落民俗体育的内在价值对其进行适当改造问题,才能使其从消极的保护状态走向积极、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原生态村落体育文化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优质载体,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具有推动作用。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以福建厦门钟山村原生态村落体育“送王船”活动为个案,对活动参与者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社会发展促生了活动主体的多元价值取向,村落不同社会阶层的参与者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性特征,参与者的多元价值取向对活动主体的身心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对立统一且相互影响的交互式关系。  相似文献   

4.
话语分析作为媒介批评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国外话语分析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话语语法、话语处理和社会话语。也有学者将话语分析分为文本取向、心理取向、本源取向、权力取向和综合取向五大取向。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文本取向的一种,隶属于话语语法范畴。元功能方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及语篇功能三部分,本研究主要考察概念功能在新闻话语分析中的应用。概念功能认为语言表达可以体现说话人对外部环境及内心世界的经验,由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两部分组成,在文本当中则主要体现在词汇选择、主被动、语义配置等方面。从微观角度选取词汇和语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实验,一方面可以揭示特定文本选用词语和概念在新闻话语中的特殊功能,另外也进一步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批评方法同样适用于汉语新闻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5.
结合村落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把乡村生态学的研究体系划分为村落生态系统研究、村落生物环境研究和村落系统生态研究三个部分,并对乡村生态学在现阶段的研究趋向做了深入探讨,把乡村生态学研究分为八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结合村落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把乡村生态学的研究体系划分为村落生态系统研究、村落生物环境研究和村落系统生态研究三个部分,并对乡村生态学在现阶段的研究趋向做了深入探讨,把乡村生态学研究分为八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当前特色民俗村落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特色民俗村落的规划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效益、有机更新,以实现特色村落规划的时效性与地域性.  相似文献   

8.
从民俗的文化意义、民俗的历史性进程、民俗的共时性网络与场域三维度,对人类学民俗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视角进行阐释。这三个维度密切相关,共同构成民俗研究的人类学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9.
香港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后主要是概念取向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概念取向在香港地理课程中的表现,并简要分析了概念取向在地理课程中所具有的优势。最后,分析了在新课程背景下,香港地理概念取向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民俗的文化意义、民俗的历史性进程、民俗的共时性网络与场域三维度,对人类学民俗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视角进行阐释。这三个维度密切相关,共同构成民俗研究的人类学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1.
杨方 《科技信息》2007,(17):247-247,232
本文根据自己对赣榆民俗剪纸的研究和在剪纸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出一些对剪纸艺术的见解和体会。文中分别从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表现手法的独特性,民族内涵的深刻性等三个方面对赣榆的民俗剪纸作了综合的分析和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选取江西庐陵文化著名传统村落之钓源古村为例,重点剖析了基于传统生态智慧引导下的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古村理水系统,具体从外部山水环境与村落整体布局层面、村落内部的理水系统层面和建筑庭院内部的排水系统层面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究中国传统村落理水系统背后蕴含的智慧和经验。通过介绍钓源古村的理水生态智慧,提取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实践的思路和方法,为中国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雨洪问题、保护环境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是我国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产物,有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对传统村落应该以保护为根本,在不破坏村落传统特色基础上,实现区域可持续协调性开发.兰西县是我国的亚麻之乡,其传统村落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风民俗、历史文物古迹等.通过对兰西县传统村落实地调研并进行资源条件的对比,传统村落按等级进行保护性开发,在挂钱非物质文化传承、亚麻产业深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等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保护性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较早,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的古村落,具有不可再生性,应给予保护.首先提出一套构建传统村落知识图谱的方法,完成了传统村落相关概念、概念间关系以及属性的领域本体库构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辽宁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利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传统村落知识图谱数据,完成传统村落知识图谱的构建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图谱可视化展示平台,用于自主查询和动态展示实体和实体间关系等信息.通过传统村落的知识图谱的构建,为传统村落数字化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就是坚持农民主体性的实施和发挥,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当下农民主体性缺失现状,基于村落体育文化视角,探研乡村振兴视域下村落体育主体性,以助力农民主体性生成、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田野研究法,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村落体育主体性内涵,通过典型村落实践叙事,对村落体育主体性进行解读,探讨其提升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认为:乡村振兴视域下村落体育主体性内涵是建立在村民认知和实践基础上的实践主体、权力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村落体育主体性是一个渐进生成的过程,同时存在着村民作为实践主体的不在场、权力主体的让渡和价值主体的偏移现象,在新时代背景和语境下,村民价值主体性是村落体育主体性的核心理念和实践向标;乡村振兴视域下提升村落体育主体性,应该坚持“马克思价值主体性”的村落体育发展方向,坚持村落体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村落体育服务于村民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李虹  王志章  张文蕾 《科技资讯》2010,(23):229-230
文化创伤是西方社会学家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本文梳理了西方学界对文化创伤的界定。指出西方文化创伤理论共有三种研究取向:启蒙研究取向、精神分析研究取向和比较理论的反身性创伤研究取向。本文还总结了西方文化创伤研究的内容和领域:国家创伤、大屠杀、奴隶制与非裔美国人的种族认同、社会变迁导致的文化创伤、生命故事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各民族各有其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这些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又有着共同的内核、价值取向及其强化手段。灵魂、鬼神、命运信仰是其共同内核,命运信仰是其价值取向,而巫术与方术则是强化其共同内核、价值取向的主要手段。把握住传统民俗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宣传无神论,搞好移风易俗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有神论、巫术和方术对传统民俗影响的根深蒂固,也使我们充分意识到加强无神论教育、破除鬼神迷信和搞好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8.
桂学研究作为广西地方之学,民俗研究应该是其重要内容。广西民俗事象和现象早在历代地方史志及其文献典籍就有所记载,刘恂《岭表录异》、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等开始广西民俗研究先河,现代民俗学研究进入黄金时期。民俗学理论与方法论坚持田野作业的实证性研究原则,坚持文献研究方法的考证、印证原则,坚持民俗的“民”与“俗”特征及其价值取向性,这既有利于民俗学研究的学术指向与现实应用意义,也有利于夯实桂学研究的民俗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研究民俗家具的意义出发,介绍了民俗家具的概念,并按两种方法将民俗家具的功能分为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多功能与单一功能。通过分析民俗家具的使用者及文化背景、使用环境,总结了民俗家具的功能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对云南省708个传统村落流域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开展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云南省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流域、金沙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传统村落在自然村的占比以龙川江流域、澜沧江流域和元江流域较高,并呈明显集聚型分布,形成腾冲市、丽江市—大理白族自治州、石屏县—建水县三个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