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对全国乡镇、县级、地级和省级四级行政地名统计得出,其中2 729个行政地名与植物相关,涉及1 195种植物,分成四大类:树木、草、花、农作物,还有一些不能包括在这四大类的植物地名被列为其他类,然后运用GIS软件作出需要的专题图.研究得出:中国植物类地名的分布并不均匀,其中树木类植物的地名最多,而因植物是自然环境中的因子,植物类地名的分布首先受到自然因素的很大影响,植物多而种类丰富的地区植物类地名多;其次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越发达的城市,植物地名越少.  相似文献   

2.
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城市一个乡镇的代号,是人在地理环境基础上活动的产物,是与一个地区的自然、人文等因素有着很大联系的实物.通过对地名语源类型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理因素对地名形成的影响.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各村地名的语源类型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对行政村名进行分类整理,运用文献法、统计法、分类法、图文分析法等地理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滁州市行政村名的分布规律,这有助于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地理环境因素对滁州市行政村地名的影响,加深我们对滁州市行政村名的了解,同时对研究当地文化和促进人地关系发展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省、地、县、乡镇四级行政地名中的颜色类地名为研究对象,并利用GIS技术对颜色类行政地名进行分析,输出所需的专题地图.研究得出:全国共有1 882个颜色类行政地名;颜色类行政地名涉及到36种颜色,分成九大类:白、黄、青、红、黑、紫、灰、褐和虹.从总体来看,中国颜色类行政地名的分布并不均匀,与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文化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白、黄、青、红、黑五种颜色类行政地名进行重点分析得出,多数颜色类行政地名的分布都与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相关统计与分析方法,通过对赣州市18个县的3 781个行政村的地名所能体现的地理意义进行分析,得到赣州市行政村名分布的地理特征.通过对地名类型的统计、归纳和分类,展开了对赣州市行政村名语源类型的研究,本文将赣州市的行政村名的主要类型分为自然类村名和人文类村名.地名是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社会文化的体现,通过认真对各个类型的地名进行剖析,探讨地名的命名原则与规律,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赣州市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加深对地区的认识,对该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的意义有指代意义和组成地名的各个构词成分的意义,它的指代意义又分为指位义和指类义.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不但所在的位置总是专一的,且必属于一定的类型.因此,地名的分类具有一定的原则,能够反映地区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结合的地名分布关系.本文主要通过统计分类以及图文结合对河北邯郸市行政村名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人们根据一定的原则对某一地区进行命名便形成地名.一方面,地名具有自然属性,能够进行空间定位,并反映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另一方面,地名又具有社会属性,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改变.本文从地理学角度将衡水市各行政村名作为解读对象,采用地图法、统计法、比较法、分类归纳法将衡水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分为21类,分析了各类地名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并借助GIS手段,分析了衡水市行政村名的空间分布特征,以便为更深入的了解衡水市状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侯楚  李志文  孙丽 《江西科学》2021,39(1):115-121
地名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可以反映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还可以为研究其历史、方言、民俗等提供可靠依据.以阳江市为例,从地理角度出发,在收集和整理聚落地名的基础上,根据字义并结合地名起源将其分为自然地名、方位地名、壮语地名、姓氏地名、经济活动地名、人工建筑地名、生物地名和其它地名共8类.通过对地名进行数字高程模型与核密度的叠加分析,认为阳江市地名分布在水平向度上呈现出沿河、沿海的趋势,垂直向度上呈现出向低平地区集聚的趋势,符合人类择居的普遍规律.不同类型的地名各自呈现出了与其自身特色有关的分布规律,总体上反映出了阳江市自然环境、人文经济以及历史民族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一个区域内的历史、地理、文化、语言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该地所处的区域环境密不可分,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能够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地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人文地理特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以湖北省十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法、分类法、综合分析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十堰市行政村进行归纳分析,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类和其他因素三方面进行阐述,对地名特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经研究得出,十堰市行政村名的命名和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湖北省十堰市的村级地名的类型与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围绕中国民政部正式公布第一批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的六个地名这一重大事件,阐述了地名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并通过列举诸多地名使用与国家主权关系的案例,阐述了一个地方的地名由哪个国家和民族命名,其含义是什么,都需根据"名从主人"的国际惯例,是确认领土主权的一个重要标志。探寻查证了中国民政部正式公布的六个地名的历史渊源和相关背景,尤其是对地名所反映的地理环境、民族风俗、文化渊源以及历史上某些地域与中央政府行政隶属关系等历史事件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为中国对藏南地区的领土主张提供了更多的有着明显历史人文和明确行政管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围绕中国民政部正式公布第一批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的六个地名这一重大事件,阐述了地名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并通过列举诸多地名使用与国家主权关系的案例,阐述了一个地方的地名由哪个国家和民族命名,其含义是什么,都需根据"名从主人"的国际惯例,是确认领土主权的一个重要标志。探寻查证了中国民政部正式公布的六个地名的历史渊源和相关背景,尤其是对地名所反映的地理环境、民族风俗、文化渊源以及历史上某些地域与中央政府行政隶属关系等历史事件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为中国对藏南地区的领土主张提供了更多的有着明显历史人文和明确行政管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人们从事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时广泛使用的媒介.本文以黄山市的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入手,对该地的地名进行分类总结,分析出各类地名的空间分布规律,反映出黄山市的地名文化在人地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加深对黄山市地名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一个地方的命名总有其根据,或依据自然因素,或依据人文因素,因此一个地名会反映当地的自然特征或人文特色.本文运用统计法、分类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河南省开封市五县的行政村级地名进行剖析,探索地名命名的规律方法,归纳命名原则.通过对开封市五县的2 132个行政村的地名分析,得出地名的典型特征为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将地名划分为三大类: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和其他因素类.其中人文地理类因素的地名所占比重最大,尤其是姓氏类和军事类地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家族延续兴旺和历史军事原因形成的地名是开封市五县行政村地名的主流,切实反映了地名形成的悠久和演变的复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鹰潭市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法、分类及分析与综合法等研究方法,对行政村名所体现的地理要素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其地名命名的规律方法,归纳命名原则,讨论其地名的文化属性和自然属性在江西鹰潭历史上的重要性.通过对鹰潭市三县的475个行政村的地名分析,反映了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将地名的划分方法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对村级地名形成的影响,进而认识在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作用下,鹰潭市行政村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所得结论可为促进区域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乡镇级行政地名中的交通类地名为研究对象,并利用GIS技术对交通类乡镇地名进行分析,输出所需的专题地图.研究得出:全国共有778个交通类乡镇地名;交通类乡镇地名涉及到29种交通类型,可分成九大类:口、路、道、渡、岔口、街、火车站、港、驿站.从总体来看,中国交通类乡镇地名的分布并不均匀,与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文化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口、路、道、渡、岔口、街、火车站、港、驿站九种交通类乡镇地名进行重点分析得出,多数交通类乡镇地名的分布都与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人们赋予各种地理实体的指称,地名上可以负载很多超地理的信息.本文采用地图法、统计法、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得出了永州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日本统治时期的朝鲜慈江道和两江道共1 228个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从地理学角度,对慈江道和两江道地名进行分类与分布特征分析.将两道地名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2个大类,以及山系、水系、方位、交通、意愿等14个亚类.两道总体地名类型分布为自然地名数量高于人文地名数量.两道在人文地名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均为意愿地名、军事地名和交通地名的数量为前3位.在自然地名中,慈江道的方位地名数量最高,两江道的山系地名数量最高.基于ArcGIS软件,对两道地名分别进行核密度、空间自相关、高程、坡度和坡向分析,得出两道地名分布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性和空间正相关性,两道地名在高程、坡度和坡向上分布具有一致性特征.两道地名均集中于高程较低、坡度偏小、日照条件和强度良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村名不仅是某特定地区的代号,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深刻地反映出所代表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民俗等多种要素.探索地名的命名和使用对深刻认识人地关系有重要意义.怀集县村名实为岭南地名命名规律的微缩,采用统计归纳等方法对其命名规律和特征进行地理学分析和研究.结果可为岭南地名的命名和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地名学是研究地名的语源、含义、演变、分布类型、现代功能及其规范化的一门学科,与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北京延庆为例,探讨了地名科学体系的信患系统及地名的学术研究价值,强调地名学的研究必须着眼于区域地名的调查和分析,使每个地区真正变成地名研究的信息库.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河北省所有县级地名从区域分布角度对地名的命名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类地名中地形类、方位类、水文类地名数量最多,人文类地名中意愿类和史事类地名数量最多,地形类和水文类地名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联系,意愿类地名则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体现一个区域自然与人文空间格局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反映区域文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以北京房山区为例,统计区域内28个乡镇及地区下辖的村级、社区地名,根据其得名原因分为自然类、经济类、文化类和空间位置类地名,运用GIS分析,探讨各类型地名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与房山区自然人文环境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区域内自然类地名分布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