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豆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植物油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将大豆油在水浴60℃下经甲酯化处理,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脂肪酸成分,鉴定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亚麻酸、月桂酸等16种化合物.归一化结果表明,其中主要存在着四种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分别为亚油酸(50.62%),油酸(32.45%),棕榈酸(11.12%)和硬脂酸(4.82%).  相似文献   

2.
天然植物油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将大豆油在水浴60℃下经甲酯化处理,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脂肪酸成分,鉴定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亚麻酸、月桂酸等16种化合物。归一化结果表明,其中主要存在着四种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分别为亚油酸(50.62%),油酸(32.45%),棕榈酸(11.12%)和硬脂酸(4.82%)。  相似文献   

3.
多叶越南槐脂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多叶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var.polyphylla S.Z.Huang et Z.C.Zhou)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析,计算机检索结合人工解析进行成分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得到41个峰,鉴定了其中32种成分.多叶越南槐...  相似文献   

4.
利用紫外光谱测定油脂中不饱和成分,以动物油为对照,主要分析检测了常见的7种植物油.本文确定了紫外谱图分析油脂的检测条件,将原始油配制成0.2%的环己烷溶液;以相似度为指标比较光谱曲线,验证该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特异性;用 W 检验法确定了共有峰,运用紫外谱图检测化合物共轭结构的原理,对各种油脂中总不饱和脂肪酸进行识别并计算相对含量.紫苏油和核桃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种类最丰富,紫苏油中不饱和双键数4的脂肪酸含量为核桃油的1.5倍,橄榄油中包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此种脂肪酸.其次,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杏仁油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递减,动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未检出.经过碱皂化、甲酯化等方法处理后的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紫外吸收光谱特性明显减弱,因此该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5.
以米醋、陈醋、香醋、小米醋和白醋为食醋样品,分别用乙醚萃取法、甲酯化-正己烷法、甲酯化-二氯甲烷法等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预处理,采用气相色谱法(GC)分析加标醋样中的丁酸含量.从保留时间、峰型、准确度、精密度、线性、检出限和检测限等方面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方法对丁酸定量分析的影响,并确定最适合的丁酸含量检测方法.通过...  相似文献   

6.
花梨木挥发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加醋酸乙酯从花梨木木屑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认出其中的30种成分,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结果显示花梨木挥发性主要化学成分为β-桉叶醇,α-乙酸松油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甲基苯并呋喃,3-(1-甲酰-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甲酯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Bligh-Dyer法和氢氧化钾-甲醇法对龙头鱼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提取和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其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Bligh-Dyer法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在检出的15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多数,其中的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和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甲酯的相对含量分别达到9.37%和5.55%.  相似文献   

8.
采用FTIR分析了菜籽油、大豆油、小桐子油及其甲酯化之后的生物柴油在特征峰处的异同点,GCMS分析了生物柴油中主要脂肪酸甲酯含量.在3种生物柴油中分别添加了不同含量的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分别测定了添加前后其氧化诱导期变化以及热值变化,并使用Gaussian09计算了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的碳氢键解离能.试验结果表明:硬脂酸甲酯对生物柴油氧化诱导期影响比油酸甲酯更加明显,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生物柴油中添加脂肪酸甲酯之后热值会随着单组分脂肪酸甲酯的增加而增加,逐渐接近于单组分脂肪酸甲酯的热值大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HPLC法和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测定6批丹参茎叶散剂的特征图谱和体外活血活性值,并对特征图谱的特征峰进行指认,分析其特征峰成分与活血活性的相关性;采用SPSS软件,经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其谱—效模型,并用6批丹参茎叶散剂对其进行验证.丹参茎叶散剂特征图谱中得到9个特征峰,体外活血活性值在132. 52~153. 25 U/m L.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解释总方差和碎石图分析,得该模型的最优主成分数为5,由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到5个主成分色谱峰和活血活性相关性均大于0. 657,且对活血作用显示正相关,预测值和测量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建立的基于酶活性的活血活性谱—效模型可较好地预测丹参茎叶散剂的活血活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与因子分析以及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对5类共9种标准样品进行岩性分类与相互区分.根据样品的主要元素含量选取Si,Al,Ca,Fe,Mg,K,Na共7种元素的波峰构成特征谱.每种元素均选取一个峰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峰的形状及大小确定每个峰的波长取值范围.利用因子分析对全谱和特征谱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将得到的全谱主成分和特征谱主成分以及全谱与特征谱分别输入BP神经网络进行样品的岩性分类与相互区分.在以上4种情况下,样品的岩性分类进行BP神经网络分析,4种结果中以特征谱的识别率为最高,是98.89%;样品的相互区分进行BP神经网络分析,也以特征谱的识别率为最高,是98.89%.实验结果表明,对全谱进行特征提取后得到的特征谱,可以代表全谱进行因子分析和BP神经网络分析,且能更准确与高效地完成样品分类与相互区分.  相似文献   

11.
油指纹鉴别中特征比值的t检验比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油品特征比值进行油指纹鉴别的t检验比较法,包括方法原理、特征比值的筛选及鉴别原则,并分别以某原油及其风化样品的油指纹鉴别和2种不同原油的油指纹鉴别为例,说明了t检验法在两个油品鉴别中应用的有效性,该方法将传统油指纹鉴别中繁杂的谱图比较或抽象的数值比较转化直观简洁图形判别,减小了目视谱图比较的主观随意性和人为差别,并提出了量化指标,使得鉴别结果更加可靠,利于油指纹鉴别方法的标准化和推广.同时综合文献也给出应用t检验法进行油指纹鉴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法研究石香薷精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流体CO2 萃取技术研究了石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经鉴定 ,百里香酚 ( 50 % )和香荆芥酚 ( 2 2 % )为其主要成分 .从石香薷精油中首次分离鉴定出肉桂酸异丁酯、d 香芹酮等 2 7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红花香雪兰挥发油提取方法及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萃取以及微波萃取方法提取红花香雪兰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共鉴定出9类78种化学成分.其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挥发油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沉香醇(30.511%)、二甲基亚砜(24.191%)和α-松油醇(18.701%);有机溶剂萃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主要是烃类化合物(68.656%),沉香醇、二甲基亚砜和α-松油醇也具有较高的相对含量;而微波萃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脂肪酸(51.369%),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分别是18.691%,17.387%和15.291%.这说明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各不相同,它们的联合运用可以相对全面地分析香雪兰挥发油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脂肪酸组成的植物油对植物肉风味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将常用于食品加工且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的5种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添加到植物肉中,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其进行风味分析,结合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等方法对5组植物肉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5组植物肉的挥发性成分、感观属性、质构特性等存在显著差异。5组样品中共鉴定出79种挥发性组分,其中30种可被嗅闻到,主要包括吡嗪类、呋喃类、醛类、含硫类化合物。2,3,5-三甲基吡嗪、2-戊基呋喃、3-甲硫基丙醛等化合物的嗅闻强度最大。与其他样品相比,添加花生油的样品C和添加菜籽油的样品A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较多,但样品C的香气轮廓中油脂味较为突出,且该组样品的硬度与胶黏性较差,并不适用于植物肉的生产制作。样品A以肉香味为主,其硬度、弹性较大。研究结果表明,含芥酸、油酸较多的菜籽油更适用于植物肉的加工生产,对植物肉的风味、质构等感官品质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鱼油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寻找能够替代鱼油的脂肪源日趋紧迫。【方法】采用直接转酯化进行气相色谱鉴定的方法测定鱼油、多种常见植物油和两种微藻的脂肪酸组成,以37种脂肪酸标准品作为参照,比较分析3类脂肪源的异同。【结果】鱼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sp.)和裂壶藻(Schizochytriumsp.)相似,但植物油与鱼油相比缺乏EPA和DHA等n?3高不饱和脂肪酸。在满足必需脂肪酸需求的前提下,提出两种替代鱼油的策略:1使用38.0%亚麻籽油配合27.7%微绿球藻藻油和34.3%裂壶藻藻油替代鱼油的策略获得与鱼油一致的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率,能够较好地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可作为替代鱼油的首选策略;2使用38.0%大豆油配合27.7%微绿球藻藻油和34.3%裂壶藻藻油替代鱼油的策略则获得与鱼油大体相同的主要脂肪酸类别,价格较亚麻籽油组低廉,可作为备选策略。【结论】使用高EPA和DHA含量的微藻藻油配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食用植物油掺伪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常见植物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对其有关实验条件进行了优选,获得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正常值。测定模拟掺伪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获得掺伪常见植物油脂肪组成与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常见植物油油品的鉴别及其掺伪的气相色谱检测法,可快速鉴别常见植物油的种类,对常见植物油是否掺伪可作出快速拱别,同时对掺伪植物油可作定性、定量分析。经实际应用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质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古代壁画中常见的亚麻油、核桃油、罂粟油和桐油4种天然干性油类黏合剂.通过标准干性油老化膜的分析,建立了一种快速、方便的适合于真正古代壁画中油类样品分析的指纹特征峰图谱,并对采自不同年代及不同地区的古代壁画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以评估指纹特征峰图谱的可行性.分析时采用了热裂解与甲基化同时进行的技术.分析结果显示,4种干性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成膜后的甲基化产物均为壬二酸二甲酯,离子质量与离子电荷量比值为217,是干性油的特征检测峰.4种油中不同含量的软脂酸和硬脂酸在干性油成膜前后的比值不变,为干性油的甄别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研究为国内古代壁画中干性油及其种类的鉴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套酮苯脱蜡连续化中试装置,该装置吸收并采纳了工业实际情况.包括结晶系统、过滤系统、溶剂回收系统、冷冻系统以及仪表显示和控制系统.运用该装置对阿曼减三和阿曼减四精制油进行脱蜡试验研究,探讨脱蜡过程中溶剂加入位置、溶剂混合比和溶剂/油料稀释比对脱蜡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装置运行平稳.所获得的石蜡晶体以片状为主.所得到的脱蜡油的倾点和收率数据具有规律性和合理性.该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利用该套装置对油料脱蜡进行系统研究以指导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白毛银露梅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GC/MS),结合标准谱库对白毛银露梅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101个峰并确认了其中50种成分,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测定了其成分的相对含量,主要化学成分为油酸、油酸乙酯、正二十八烷等.  相似文献   

20.
A halophilic bacterial strain TM-1 was isolated from the reservoir of the Shengli oil field in East China. Strain TM-1, which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degrade crude oils, is a gram-positive non-motile bacterium with a coccus shape that can grow at temperatures of up to 58℃ and in 18% NaCl solution. Depending on the culture conditions, the organism may occur in tetrads. In addition, strain TM-1 produced acid from glucose without gas formation and was catalase-negative. Furthermore, strain TM-1 was found to be a facultative aerobe capable of growth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Moreover, it produced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bis ester and dibutyl phthalate and could use different organic substrates. Laboratory studies indicated that strain TM-1 affected different heavy oils by degrading various components and by changing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oils. In addition, growth of the bacterium in heavy oils resulted in the loss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resins and asphaltenes, and enrichment with light hydrocarbons and an overall redistribution of these hydrocarb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