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上海大学理学院量子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Quantu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QuArtist)于2019年5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网址www.quartist.shu.edu.cn。QuArtist中心由国际著名物理学家Enrique Solano担任主任。QuArtist中心致力于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基础和应用的前沿研究。目标是在量子软件和量子硬件方面做出开创性的研究。量子软件将包括用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量子算法  相似文献   

2.
量子人工智能,是由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交叉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和技术。过去几十年来,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各自经历了起起落落、螺旋上升的发展历程,而现在正逐渐落地,有望给人类的技术革新、生产和生活带来颠覆性改变。我们正迎来二者深度交叉的最好时机,一个量子人工智能研究的最好时代!  相似文献   

3.
唐豪  金贤敏 《自然杂志》2006,42(4):288-294
量子人工智能,是由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交叉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和技术。过去几十年来,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各自经历了起起落落、螺旋上升的发展历程,而现在正逐渐落地,有望给人类的技术革新、生产和生活带来颠覆性改变。我们正迎来二者深度交叉的最好时机,一个量子人工智能研究的最好时代!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量子计算在人工智能中的一些潜在应用,并回顾量子理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介绍一些著名而简单的量子算法,让读者了解量子计算的能力。此外,文章对量子计算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使读者对量子计算有一个全貌的认识。对于AI研究人员来说,此文将会是一座更加深入地探索AI与量子计算以及量子理论之间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张辉  李蕾  窦猛汉  方圆 《自然杂志》2006,42(4):321-330
文章探讨了量子计算在人工智能中的一些潜在应用,并回顾量子理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介绍一些著名而简单的量子算法,让读者了解量子计算的能力。此外,文章对量子计算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使读者对量子计算有一个全貌的认识。对于AI研究人员来说,此文将会是一座更加深入地探索AI与量子计算以及量子理论之间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5月13~14日,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之际,"浦江创新论坛——2016技术预见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研讨会由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共同举办,来自国内外大数据和技术预见领域的知名专家在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系统探索的过程,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新技术和战略研究领域。技术预见于20世纪40、50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是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7.
周程 《科学通报》2023,(13):1598-1599
<正>如今,人类所处的生活世界正在被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所形塑.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基因工程到精准医学,从纳米技术到清洁能源,从3D打印到5G通信,再从元宇宙到Chat GPT......科技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刷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扩展人类认知和实践的边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8.
量子力学自建立以来,被期待为未来技术进步的基石。目前,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处理、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等基于量子力学发展起来的技术备受关注。人们力图将理论的成果转化为应用,从而实现"第二次量子革命"。其中,量子计算机因其并行计算能力被证明一旦达到一定规模,其计算能力将远超传统计算机,甚至对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加密算法产生威胁,也必将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从科普的角度介绍了量子计算的背景及原理,并基于发展现状对未来作了展望,最后探讨了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李亦超 《自然杂志》2019,41(5):364-369
量子力学自建立以来,被期待为未来技术进步的基石。目前,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处理、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等基于量子力学发展起来的技术备受关注。人们力图将理论的成果转化为应用,从而实现“第二次量子革命”。其中,量子计算机因其并行计算能力被证明一旦达到一定规模,其计算能力将远超传统计算机,甚至对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加密算法产生威胁,也必将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从科普的角度介绍了量子计算的背景及原理,并基于发展现状对未来作了展望,最后探讨了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12月 2 1日~ 2 3日 ,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 ,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了“纪念诺贝尔奖颁奖 10 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由复旦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 ,由复旦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承办。在为期 3天的会议中 ,会议代表们畅所欲言、见仁见智 ,就与诺贝尔奖相关的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2003,48(8):760-760
<正> 为促进我国生物与制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生物技术制药的科研开发水平,由西部科技学术论坛学术委员会生物与制药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科技学术交流中心承办的“第3届全国生物与制药技术学术研讨会”将于2003年8月15-17日在昆明召开,本次会议将邀请我国知名专家学者就生物与制药发展动态及重大研究领域等做若干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9月,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发布《战略竞争时代的研究合作》报告。报告概述了中国的研发投入、高等教育、人才流动现状,中美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生物技术、半导体等敏感研究领域的实力对比,美国政府审查外国研究人员的具体行动,加强审查的风险以及关于平衡开放性和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CNHUPO)主办,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共同承办的"第6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于2009年7月28~31日在江苏泰州召开.本次大会共收到287篇学术论文、113  相似文献   

14.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处理是涵盖了信息理论、计算机理论与量子力学的交叉学科,在信息、物理以及计算机等众多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量子特性在信息安全、信息容量以及计算速度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量子逻辑门是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处理中的一个关键模块,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合适的逻辑门也是现阶段热门的研究领域.此外,研究量子信息科学,纠缠光子对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目前有很多种产生纠缠光子对的理论和实验方案,例如参量下转换等方案.高维量子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量子信道容量和信息存储空间,通过实现高维度量子逻辑门,能够提高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处理的速度.然而,直接由两个高维子系统相互作用构建高维逻辑门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要实现一个很小的高维逻辑电路,也会耗费大量二维逻辑门.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纠缠光子对的偏振、频率和空间模式自由度实现的二维以及高维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的量子逻辑门方案,并探讨了这些方案在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计算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2006,51(20):2346-2346
2006年9月24—27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国际动态智能系统研究院及计算机科学系联合主办的第2届国际逻辑化建模与可满足性会议在广州举行.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等8个国家的15位专家,以及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的20多名学者.会议内容涵盖了逻辑公式可满足性、非经典逻辑、模型检测、计算复杂性等多个主题,与会人员围绕逻辑化方法在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中的应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他们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乃至整个中国,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段来自国外媒体的高度评价,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审视一个十分高端的项目——"利用测量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解决量子黑客隐患"。这是一个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马雄峰等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在近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旨在通过量子通信技术这一根本性手段保障信息安全,而主攻方向就是完善量子密钥的分发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egence, 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195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关于人工智能的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经过60多年的发展,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瓶颈的突破,人工智能的研究浪潮汹涌澎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平台、机器人、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等的深度融合,使得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开始扮演基础性、关键性和前沿性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赵国春 《科学通报》2002,47(2):160-160
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香港地质学会和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发起,香港地质学会和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三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于2001年12月19~22日在香港大学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250余篇,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国外一些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近300位代表出席了这次研讨会,130多位学者在大会上做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简称"量子中心")成立于2010年。作为一个全新的科技创新平台,量子中心不断改革与完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通过构建国际前沿的实验设施以及引进国际先进的研究技术,致力于营造国际化的学术创新环境,并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物理学研究教学平台,打造一个适合物理学基础研究的开放型学术基地,培养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团队,推进以量子科学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的发展。量子中心一直着力于人才队伍建设,面向全球招聘教学科研人员,成功引进了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度的海内外专家以及众多活跃于国际研究前沿的年轻学者。量子中心目前已有全职教学科研人员29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在读研究生151人,培养博士后53人。  相似文献   

20.
翟良君  郑雨军 《科学通报》2013,58(10):891-900
随着对于量子计算(机)的深入研究, 人们相继提出了不同量子计算的模型. 近年来, 基于分子振-转激发态的量子计算模型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 基于分子振动和转动模式的量子计算模型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多量子比特计算, 并且可以获得足够长的退相干时间. 同时, 分子振转动量子计算的数值模拟也发现各种形式的量子逻辑门均可以获得很高的计算保真度. 分子振转动模式之间的纠缠是分子振转动量子计算的一个重要资源, 因此, 分子振转动纠缠动力学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对于分子振转动量子纠缠动力学的研究能够为分子振转动量子计算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对分子振转动量子计算和分子振动纠缠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