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egence, 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195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关于人工智能的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经过60多年的发展,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瓶颈的突破,人工智能的研究浪潮汹涌澎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平台、机器人、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等的深度融合,使得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开始扮演基础性、关键性和前沿性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留存下大量历史遗迹和精美的物质遗存。这些文物除了具有文化和艺术价值外,同时也是研究古代文明和探索历史进程的重要物证。但是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多经历了漫长的地址及环境演变,导致文物本身受到了极大的危害。怎样保护文物,使其免受或者减少损害,成了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期专题介绍了采用微损与无损检测相结合的手段对西安汉墓出土的漆陶器的研究,土遗址和壁画遗址中盐害发生发展的机理及盐分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能源短缺和枯竭已经成为每个国家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研究和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热电材料是一种利用固体内部载流子运动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功能材料。另外,随着化学电源的广泛应用,对其安全性问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的山地分布非常广大,山地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它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水电、矿产、森林、水等重要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和战略地位。同时,中国的山地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和崩塌滚石等次生灾害,严重地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对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中国近些年加大了对山地灾害研究的重视和投入,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期组织了山地灾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2月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体细胞克隆猴的研究报道又一次将克隆动物继Dolly羊以来推到了高潮,并再一次成为人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到底什么是动物克隆呢?"克隆"一词是英语单词"clone"的中文翻译,指无性繁殖,为不涉及生殖细胞直接由母体分裂而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在单细胞动物或者低等多细胞动物中普遍存在。由于有性生殖的发育过程非常复杂,科学家便利用了无性生殖遗传一致性的特点想搞清楚这一过程中的一系列科学问题,而  相似文献   

6.
正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对全球变化具有敏感响应和重要影响,是研究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是保证国家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资源环境的基础资料是深刻理解青藏高原在全球变化、地表圈层作用和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根本基础。通过在青藏高原部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正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是茫茫宇宙中仅有的智慧生物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当然首先要知道在宇宙中除了我们的地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像地球一样适合生物存在(即宜居)的星球。近年来,随着各种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望远镜的升空以及探测技术的进步,对外星行星的探索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本刊特组织了"太阳系外行星探测"专题,分别对寻找太阳系外宜居行星的方法、行星系统形成、研究现状以及未来探测计划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因只需要知道构成微观体系各元素的原子序数,而不需要其他参数就可以计算出体系的原子结构、电子结构、总能量等信息,因此该方法已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本期专题《材料科学》刊出的前两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在VO_2相变机制和掺杂改性,以及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界面的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都已尘埃落定。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因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独享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授予大卫·索利斯(David J.Thouless)、邓肯·霍尔丹(F.Duncan M.Haldane)和迈克·科斯特里兹(J.Michael Kosterlitz),以表彰他们关于拓扑相变和物质拓扑相方面的理论发现。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维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杂志》2012,(5):246
<正>生态系统服务是国际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表现出向生态系统服务机理和区域集成方法两大方向发展的趋势。开展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功能区划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国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域国土的70%,目前仍有40%多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山地是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产品供给等多种功能,关乎区域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既是重要的国土空间,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基础。本期专题刊登的7篇文章,解读了我国山地科学研究进展。以山地水土要素时空变化及其耦合过程与资源效应为关键,探究和阐释变化环境下水土时空过程、效应与影响,科学分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动态特征及阈值,阐明生态空间占用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建立多目标协同的国土空间功能优化的指标体系,探索和建立其理论与方法体系,定量分析变化环境下水土失调、失衡作用与可能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科学界最重要的一个奖项,每年的诺贝尔奖都吸引了众人的关注。2014年诺贝尔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获奖成果分别为"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发明了高效蓝光二极管"。这些成果或突破光学显微镜的极限,拓展了人类的认识渠道;或发现动物导航系统的神经机制,解析出了生命的奥秘;或发明了高效蓝光二极管,为人类带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春季,欧盟和美国分别启动耗资巨大的脑研究计划——欧盟的"人脑计划"和美国的"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引起全球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这同样也引起了中国广大科学家和科学爱好者们的关注。为此我刊特组织了《脑科学》的专栏,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脑科学中有关心智游移、意识、视觉,以及脑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领域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留存下大量历史遗迹和精美的物质遗存。这些文物除了具有文化和艺术价值外,同时也是研究古代文明和探索历史进程的重要物证。但是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往往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及环境演变,导致文物本身受到了极大的危害。怎样保护文物,使其免受或者减少损害,成了迫切要研究的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文物保护过程中也采用了新的分析方法和保护措施。本期专题介绍了陶瓷、彩绘、土遗址等几类文物保护研究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在文物保护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以及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社会演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学术界和公众广泛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期特组织了四篇相关的文章以飨读者。开卷第一篇研究了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对认识和理解人类对高寒缺氧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价值。随后的三篇专题文章首先探讨了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扩张过程及其动力,有助于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接着介绍了源于西亚的小麦如何与面条在中国完美结合并造就了今天的许多美  相似文献   

16.
正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可是,在2亿多年前,这里曾经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由于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历经沧海巨变,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隆升是地球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地质事件,青藏高原的出现对亚洲气候与环境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本期专题介绍青藏高原东北部地貌演化与隆升过程、青藏高原隆升与东亚季风演化的密切关系,以及青藏高原北部隆升对东亚季风变迁及亚洲内陆干旱气候演化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诺贝尔奖于10月2日开始陆续揭晓。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Jeffrey C.Hall、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Young,奖励他们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Rainer Weiss、加州理工学院教授Kip Stephen Thorne和Barry Clark Barish,以表彰他们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作出的决定性贡献。化学奖授予瑞士洛桑大学科学家Jacques Dubochet、美国哥伦比亚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对遗传信息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现代生物子代从亲代基因组中获得的生长、发育和进化信息并不仅仅取决于基因序列,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变化对子代表现型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表观遗传学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可遗传的遗传信息变化,并最终导致可遗传的表型变化,而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传递且具有可逆潜能。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主要有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  相似文献   

19.
正本期专题为"遥感技术应用",刊登了4篇文章,分别解读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基于全球夜光遥感时空大数据分析,将夜光遥感数据挖掘用于人道主义灾难评估中,从而获得传统方式难以获知的人道主义灾难时空分布信息,支持国际和平事业;通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获得行为轨迹大数据,其中隐藏着具有强时空相关性的时空聚类模式,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  相似文献   

20.
<正>本期专题主要介绍了2015年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日本的大村智(Satoshi Omura)和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William C.Campbell)因治疗淋巴丝虫病(象皮病)和盘尾丝虫病(河盲症)的阿维菌素而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其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带给人们深刻的启示。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