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介了大背景分析法及主要用途,并依次论述了这种分析法的系统辩证学基础:事物与背景间的自组织过程和事物与背景间可统一的观察性判据,并指出其判据就是事物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据;分析法的操作要点;最后以公路运输必将成为我国的重权运输方式,以及21世纪将是全球旅游时代为例介绍这种分析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交通机理模型构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可持续交通的概念和可持续交通发展的过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因果图形式,构架了可持续交通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金升  雷黎 《系统工程》1997,15(5):8-12
本文分析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目标,因果关系分析及流图设计,通过交通短缺量和交通在载了变量的和交通环境承载力变量的引入,本文所建模型为城市交通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建立地面交通通用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提出了建立地面交通通用仿真系统的构想,并进一步从系统模拟单元构造和系统结构模式两方面讨论了建立地面交通通用仿真系统的方法,提出了分层次描述模拟单元以及模块化和插件式方法构造模拟系统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构造城市交通和铁路交通通用仿真系统,以满足地面交通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类带有随机参数的交通优化模型及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向编组站包含两个个独立的作业系统,确定最合理的系统分工方案是这类编组站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车流量则是该问题重要的输入参数,在实际运输工作中,车流量随着时间的不同总要发生一定的波动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双向编组站系统分工方案,针对这一交通运输学科经常面临的情况,构造了车流波动条件下双向编组站系统作为分工的随机优化模型,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理论,该方法对交通问题具有一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交通控制与诱导结合研究的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交通控制与诱导的集成和一体化代表了现代交通管理的发展方向,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动态交通分配与交通控制的结合是控制与诱导集成的理论基础。本文回顾交通控制与交通诱导以及动态交通分配结合研究的发展.对控制为主和以诱导为主的两类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思想以及结合的主要模型和求解算法进行详细的论述、总结和分析.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建立控制与诱导真正协调、一体化的研究改进的方向和思路.最后给出一个完整的控制与诱导结舍研究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7.
交通仿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交通仿真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从交通仿真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出发,介绍了交通仿真的三种模型,并重点介绍了其中的微观仿真模型,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国内外交通仿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并对其中的一些典型软件和模型作了介绍,文章的最后还指出了当前交通仿真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张强 《系统科学学报》2002,10(4):38-40,44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规模的,全方位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为了完成这项大系统工程,需要运和当代系统发展观,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并积极参与这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而通过改进人们的思维与观念,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科学思维领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交通诱导中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的博弈协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是交通分配中的两种均衡思想,代表着交通分配时的交通管理者与出行者两种不同的利益出发点.在分析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引入博弈论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的思想,建立了交通管理者与出行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并给出一种启发性的路网分配求解算法.在不同交通需求条件下分别设计用户最优、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协调、系统最优3种均衡思想下的一组试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验证了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之间协调的博弈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黄永根  胡列格 《系统工程》1998,16(4):41-44,65
交通运输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本文从交通系统的供需分析着手,介绍并探讨交通需求管理作为一种新的交通管理方法和手段,分析了它的目标、作用与功能,以及在我国开展研究与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微观城市道路混合交通仿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介绍了现有交通仿真软件相对于国内路况存在的很多不足,如缺少自行车、行人的模拟等,结合原有的交通仿真模型和我国自行车/行人交通特性建立了新的混合交通流微观仿真模型,并给出了混合交通流仿真的实现思想。新的仿真系统原型以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同时定义了符合国内道路状况的元胞自动机规则。最后,给出了该交通仿真系统原型的实现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2.
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平衡求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替代传统的交通分配方法。回顾了交通网络平衡条件下实现交通网络配流的解析方法,然后提出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处于交通平衡状态的运输网络,进而替代传统的配流方法的思想。定义了交通流的平衡函数和交通流平衡态的概念,证明了用神经网络来识别交通流的平衡状态的可行性。提出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来模拟交通平衡状态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训练神经网络的判据,提出了判断神经网络模型效果的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良好训练的神经网络可以替代传统的交通分配,而且,容易把交通管理策略考虑到分配的过程中.并且能够政善配流速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域混合交通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智能体技术为手段,结合我国混合交通流的组成和复杂性特征,建立了一种分布式混合交通流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域混合交通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所提出的交通流模型能够充分发挥智能体的自治性和相互协作性,体现我国城域混合交通流的复杂性特点。提出的交通仿真系统结构简明严谨、界面友好、易于扩展,适用于智能交通领域。  相似文献   

14.
保税港区运作系统的仿真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淳  霍琳  高鹏 《系统工程》2007,25(10):70-76
针对保税港区的海关监管、交通以及物流系统的运作过程,提出建立系统仿真模型的方法。首先,对保税港区运营系统中的海关监管及实体类型、码头及场站作业、交通网络、物流过程以及系统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在海关监管的条件下,从物流和交通两个角度入手建立了保税港区运作的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模型;最后,通过实例研究分析了系统的瓶颈因素,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用语言的规则性来比拟交通管制信息和出行相关信息系统的规则性。交通语言系统是交通管理者与出行者(设施使用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工具,是以文字、符号、颜色等为基础的符号体系和规则体系的集合,用于将交通管理者管理意图和出行信息等转化为直接面向出行者的交通信息,也能将这些信息反向的转化为人们可以理解的信息。文章首先给出了交通语言的定义,分析了交通语言的特点、功能和基本语素,进而建立了交通语言系统的框架结构体系,提出了系统的元素集和规则集,并将交通语言系统进行了初步的层次划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开发途径及其系统结构与功能和数据地理编码、建库,同时,论述了系统中交通现状、交通管理、交通规划及背景信息查询模块的建造及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17.
一种交通控制与诱导递阶协调优化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对交通控制与诱导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大系统递阶优化的思想,利用动态交通分配模型和交通最优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二级结构控制与诱导递阶协调的系统结构,建立协调优化模型,给出了一种迭代的协调求解算法;并针对一个仿真的路网给出模拟的协调结果,对本文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林棋 《系统仿真学报》1996,8(2):41-47,53
本文提出的快速寻优设计法可应用在变频变速的大系统。快速寻优设计和计算机仿真应用的研究。通过上机实践表明本方法能大幅度缩短优化设计的时间。本文还对六阶变频调速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仿真,系统动态实验表明,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封闭式的收费系统实质上也是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从中不仅可以得到流量、车型等一般性信息,而且能够得到行程时间、行程车速、OD、拥挤度、事件、运营特征及需求管理等常规方法不易获取的重要信息。同时,由于这种收费系统的信息采集采用逐车测量与统计的方式、具有无遗漏和直接性的特点,因而信息拥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上海市高速公路网为背景,通过对典型通道的分析,系统探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几个基本问题:①基础数据采集;②交通信息种类;③行程时间信息处理;④动态OD信息处理。由于收费系统数据目前还远未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因此本研究工作对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信息综合利用及科学研究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新千年经济建设的主潮流和主旋律,这里有许多新问题需要运用系统辩证原理去研究、去探讨、以求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就西部大开发的现实、历史、未来,经济、政治、社会、优势、劣势、转化、均衡、非均衡、动态非均衡、差距、差异、协调、有偿、无偿、共偿、宗旨,阶段、模式,发展、环境、生态,转机、危机、时机等问题进行论述,试图运用系统辩证论的基本原理去认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