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使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要求日益迫切.1939年夏天,苏联与英法在莫斯科谈判,试图建立联盟,但因以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当权人士毫无诚意,谈判以失败告终,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以制止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努力,没有结果.这一情况,使本来可能防止的战争终于不可避免.第二次大战爆发后,血腥的法西斯暴行使人类文明面临着威胁,血的教训迫使西方当权人士不得不改弦易辙,采取与苏结盟政策,来对付法西斯.  相似文献   

2.
1945年9月2日,日本继德国之后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正式结束。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过,“两次世界大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的意义估计不足,将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这次大战的胜利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对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英勇抗战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作为准备世界大战的一个步骤。日本侵略者狂叫,3个月即可灭亡中国。日本陆军几乎倾巢出动,展开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中国人民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之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粉碎了敌人的速胜迷梦。7月7日,芦沟桥枪声响起后,平津地区中国将士以劣势装备抵抗强敌,奋战24天,才被迫转移。8月13日,日军纠集陆海军主力猛攻上海,他们幻想在这个“全世界注视的战场上”,显示日军的“武威”。上海驻军在人民支援下,奋力应战,日军伤亡惨重,不得不多次增兵。到9月底,侵入上海的日军已达10万  相似文献   

4.
欧战方酣之时,日本在远东也加紧了侵略步骤,使日美矛盾空前激化,终于迅速地导致了一场大战. 贪得无厌加速南进早在1936年8月,日本制定了“国策基准”,规定了“外交国防相辅相成,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的方针.根据这个方针,日本既想北攻苏联,又要南侵东南亚,为此,它进攻中国.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迷梦.为了摆脱困境,日本统治阶级,有  相似文献   

5.
欧洲国际格局中英法、德意和苏联三大势力之间长期以来扑朔迷离的关系,终于在1939年8月由于英法苏谈判的破裂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而明朗化.英法苏联合抗德的可能消失了,而德意和苏联则可暂时相安无事.希特勒利用英法绥靖主义造成的有利条件,顺利地分化了敌手,取得了行动上的主动权.他立刻迫不及待地向东邻波兰发动进攻,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6.
1945年5月2日,美、苏两国军队在德国托尔高市的易北河上会师.两国官兵热烈拥抱,世界人民欢欣鼓舞,美苏合作达到了巅峰状态.但是,就从这看来是晴空万里的天边,隐约传来了沉闷的雷声,巨大而浓密的乌云急剧地聚集起来:美苏关系已在迅速地走向恶化.  相似文献   

7.
大动干戈侵占东北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从沙俄手中攫得了中国南满铁路,并获得在铁路沿线驻军的特权和旅顺、大连的租借权.日本利用南满铁路公司和关东军这两大工具,积极扩大在东北的侵略势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给了日本独霸中国的机会,华盛顿会议后,中国又回复到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日本对此岂能甘心?它决心先从夺取东北下手,进而侵占整个中国.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了一次由军政要员参加的"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把我国东北划为"在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同日本"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的特殊地区,而决意独吞.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经济基础脆弱的日本以沉重的打击.为了摆脱困境,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加快了侵华步伐,公开要求  相似文献   

8.
欧战开始以后,苏德之间以互不侵犯条约及其附加秘密议定书为基础,维持了近两年的表面友好关系。在此期间,苏联赢得一定时间,从事国防建设,并建立起旨在防范德国、维护自身安全的“东方战线”。希特勒则避免了两线战争,得以放手地征服西欧诸国。不过,他把在欧洲的一切侵略扩张行径都当作“向东方进军”的准备工作。至1940年6月法国战败后,苏德关系就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勾心斗角拉拢盟友协约国和同盟国在战场上殊死厮拼的同时,也为争取盟友,孤立对方而展开外交斗争。它们为争取和利用土、意、保、罗、希等国施展了种种诡计,使得大战期间欧洲国际关系呈现波谲云诡,变幻无常的局面。土耳其投入了德奥集团。因为历史上俄土进行过多次战争,积怨甚深。而德在土多年经营,通过修建巴格达铁路,派军官培训土军等,培植了一股强大的亲德势力。大战爆发后,土宣布中立,法、俄曾极力争取土,但没有结果。1914年8月2日,德土缔结同盟。德国接着就向土提供巨额贷款。在此利诱下,11月,土便正式参加德奥集团,对协约国宣战了。土军  相似文献   

10.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如何依照盟国旨意处置日本的军国主义,铲除远东战争策源地,并在民主化基础上实现对日本的重建和改造,是世人瞩目的一件大事。排斥盟国独占日本早在战时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盟国便对处理战后日本的有关政策作出了决定。其中最为全面系统阐述盟国对日政策的国际文件是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其政策要点如下: 盟国对日战争的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盟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战后必须解除日本武装,严厉制裁战争罪犯,铲除日本的  相似文献   

11.
捷河沦亡影响巨大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德国就在1939年3月中旬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这个行动震动全欧,影响巨大。捷克斯洛伐克是中欧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37年,产煤2,700余万吨,生铁170万吨,钢230万吨,汽车14,000辆。1938年8月到1939年9月之间,斯科达兵工厂的军火产量,几乎与同期英国各兵  相似文献   

12.
皇储被刺大战爆发 1914年6月28日,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风和日丽,人潮如涌。奥地利皇储弗兰西斯·斐迪南携同妻子,耀武扬威地检阅了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之后,又神气活现地接受了当地市政厅的欢迎。斐迪南此行的目的是要显示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的统治权力,同时向反奥的塞尔维亚人示威。仪式完毕,斐迪南得意扬扬乘车缓缓回寓,没想到忽然间砰砰两声枪响,斐迪南夫妇双双饮弹毙命。开枪的是个塞尔维亚族的波斯尼亚青年,名叫普林齐普,他痛恨奥匈兼并波斯尼亚,在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黑手党”的帮助和策划下,进行了此次暗杀活动。  相似文献   

13.
打开局面稳定关系在苏维埃俄国经过三年奋战,取得了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的胜利后,它基本上争取到在资本主义密网中能够生存的权利.从此开始了一个双方某种极不稳固的均势状态的新时期.1921年3月16日,英国同苏俄签订了贸易协定.接着,德、奥、意等国也同苏俄签订了贸易协定.可是,所有同苏俄签订贸易协定的这些国家都没有正式承认它,不愿同它建立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对战败国签订和约,企图通过和约建立由他们充当主宰的世界新秩序.在巴黎和会期间,帝国主义战胜国摘下了为"和平"、"民主"和"公理"而战的面具,把对战败国的掠夺、报复,对各国革命的仇视、镇压,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伪善、奴役,对世界舆论的欺骗、愚弄,以及他们之间的诡诈、倾轧,都赤裸裸地展露出来,使世界人民得到了一个认识帝国主义真面  相似文献   

15.
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开会,签署了把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协定。慕尼黑的交易是希特勒实现其侵略计划的重大步骤,也是英法绥靖政策的顶点。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影响至大。  相似文献   

16.
中东位于欧亚非三洲的衔接地带,据东西交通之要津,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二次大战时,中东为盟国重兵扼守的战略要地,是盟军作战物资的贮存中心和中转站。中东人民为赢得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黎巴嫩都先后对轴心国宣战,并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战后初期中东国际关系呈现出一幅错综复杂的图景:反殖斗争的蓬勃发展猛烈冲击殖民体系,但英法却不肯轻易退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美国大规模插手中东,和英国等国进行争夺;而由阿犹争端点燃的中东战火更使举世不安,使中东问题越来越成为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斗争迭起捷报频传中东素为阿拉伯人聚居的地区,战后阿拉伯世界统一的呼声十分高涨。1945年3月,埃及、沙特阿拉  相似文献   

17.
劫后凋零寻求出路二次大战结束后,饱受战火洗劫的西欧,满目疮痍,生产凋蔽,黄金外汇储备枯竭,原料、燃料和生活必需品奇缺。1946年底,百年少有的严寒,更增加了困难。到处煤粮紧缺,人民啼饥号寒。法国居民每日口粮只有6盎司;德国英美双占区的工厂有四分之三关门;开春以后,英国洪水为患,全国工厂有一半停工,煤矿完全停产。严重的经济困难,造成了社会动乱。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举行罢工,迅速波及到全国各地。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的工人运动也蓬勃发展,使统治阶级惶惶不安。  相似文献   

18.
三十年代中期,东北非和地中海腥风血雨,战火弥漫.1935年10月—1936年5月的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即阿比西尼亚)、1936年7月—1939年3月的意德武装干涉西班牙,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1925年10月中旬的一天,瑞士马乔列湖畔的小镇洛加诺人头攒动,人们拥集在“正义之宫”附近街头,翘首等候在那里举行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结束。忽然,会议室的一扇窗户打开了,一个人将一份墨迹未干的文件高高举起。这时,街上的人群热烈欢呼、鼓掌,祝贺全欧瞩目的洛加诺公约的诞生。洛加诺公约是个什么文件?它是否值得人们欢庆呢?这要从各方关注的欧洲安全问题谈起。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代国际局势变化极大,苏联对外政策也随之做了重大的调整。力挽狂澜倡导集体安全三十年代初期,妖风骤起,法西斯泛滥,德日(及稍后的意大利)成为国际反革命势力的急先锋,挑动侵略战争的祸首,苏联和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其中尤以纳粹德国为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