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捕收剂乳化提高浮选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捕收剂以煤油为主,采用的乳化剂有RM-1(非离子型)、油酸钠(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阴离子型)。实验室和工业结果均表明,捕收剂乳化以后,可节约用量,而且非离子型的RM-1乳化剂制取的煤油液具有良好的浮选促进作用和浮选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XRD,IR,Mobauer ESR,XPS,SEM和孔结构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比研究了新鲜,失活和再生三种丙烯氨氧化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中各元素以Fe2(MoO4),α-CoMoO4,NiMoO4,γ-Bi2O3.MoO3,α-Bi2O3.3MoO3,η-MoO3,α-Bi2O3和β-Bi2O3形式存在2;失活催化剂中,部分Fe2(MoO4)3转变为α-Fe-M  相似文献   

3.
文章讨论了求解大型稀疏最小二乘问题的MSOR方法,考虑了2-BMSOR和3-BMSOR方法的收敛区域,并且基于‖A2A-11‖2给出了最佳2-BMSOR松弛参数和相应的收敛谱半径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新型的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2-4-MoO3-ZrO2;考察了该催化剂在乙酸丁酯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用XRD、AES、SEM、比表面测定等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的结构形态,并与SO2-4-ZrO2、MoO3-ZrO2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oO3的引入明显地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并且具有稳定介稳的四方相ZrO2(t)、延迟晶化、提高催化剂表面含硫量的作用;SO2-4和MoO3共存时,两者表现出较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水稻花发育相关MADS-box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水稻幼穗总RNA为模板,利用3′-RACE克隆了8个接近于全长的水稻MADS-box 基因的cDNA.在GenBank 的数据库中查询表明,其中2个FDRMADS1,FDRMADS2分别与已报道的水稻MADS-box 基因Os-MADS5和OsMADS45有极高的同源性,另外6个为新的尚未见报道的水稻MADS-box 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DRMADS1,FDRMADS2和FDRMADS4可能与C组基因的功能相关;FDRMADS3,FDRMADS6和FDR-MADS7可能与A 组基因的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Fe(CO)12与双(二烷基氨基硫代甲酰基二硫)R2NC(S)S2C(S)NR2(R=Me,Et,i-Pr,NR2=NC5H5)反应,得到四个新的含前配体劈开的S,SCNR2和NR2配位分子的三核铁羰基族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及IR,^1HNMR和MS谱学表征。它们是Fe3(CO)6(μ3-S)2(μ,η^2-SCNR2)2(μ-NR2)(Ⅰ:R=CH3,Ⅱ:C2H5);Fe3(CO)8(μ3  相似文献   

7.
用光度法研究了Ag(Ⅰ)-α,α’-DiPy.-K2S3O8-ECR催化体系.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为:3.0×10-3Mα,α’-Dipy,3.8×10-2M K2S3O8,1.2X10-4M ECR和pH5.0.方法灵敏,其检测限为1× 10-9g/ml.本法用于测定氯化银溶度积,经果与文献值相符.  相似文献   

8.
以丁二酮为主要原料,经缩合、脱羧反应,以62.3%的总收率合成了2,5-二甲基-3(2H)-呋喃酮。用UV,IR和^1H-NMR证实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9.
手性2-甲基-1,4-丁二醇及其衍生物是合成各种手性近晶型液晶材料以及手性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中间体,以3-甲基-3-丁烯-1-醇为原料利用改进的不对称硼氢化-氧化反应,成功地合成了(R)-2-甲基-1,4-丁二醇以及其2种手性衍生物:(R)-2-甲基-4-四氢吡喃氧基-1-醇和(R)-2-甲基-4-四氢吡喃氧基丁醛.用IR及1HNMR进行表征,这3种目标产物的全合成的光学产率均为84.9%.  相似文献   

10.
以3-(5-甲基异恶唑-3-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硫酮为原料,合成了8个新的3-(5-甲基异恶唑-3-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巯基乙酸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经IR, ̄1H-NMR和MS裂解碎片分析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11.
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稀缺难浮煤浮选回收率偏低的情况,研制一种AO浮选捕收剂。通过浮选实验和润湿热实验,比较AO捕收剂、煤油、柴油对稀缺难浮煤的浮选效果、浮选速度及三种药剂与难浮煤泥作用的润湿热。结果显示: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的最佳操作指标为,捕收剂与起泡剂质量配比3∶1、捕收剂与起泡剂总用量1.28 kg/t、矿浆浓度75 g/L;在精煤灰分大致相同的情况下,AO捕收剂的浮选精煤产率比煤油、柴油分别提高了11.33%和14.94%,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了6.18%和8.09%;AO捕收剂的浮选速度最快,与煤样作用的润湿热最大。验证性浮选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AO捕收剂是一种理想的难浮煤用浮选药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PAM对煤油乳化及煤泥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对煤油乳化液稳定性及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采用机械搅拌方式,选择不同体积分数的PAM进行煤油乳化实验,并以煤油、煤油+PAM、煤油乳化液、煤油乳化液+PAM为捕收剂进行单元浮选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煤油乳化液制备过程中加入少量PAM水溶液可提高煤油乳化速度,增强乳化液的稳定性;当油水比为1∶1,乳化剂用量为1%时,PAM体积分数为21%的乳化液的稳定性最好;随着PAM体积分数的增加,浮选效果逐步改善,当PAM过量时,浮选效果降低;与纯煤油浮选结果相比,煤油+PAM、煤油乳化液和煤油乳化液+PAM的浮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后两者的煤油消耗量降低50%。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量热仪、表面张力仪、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研究了KJ复合药剂对煤泥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煤泥浮选实验,考察了添加不同用量的KJ表面活性剂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比较了KJ复合药剂与煤油、仲辛醇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KJ复合药剂的浮选效果优于煤油、仲辛醇,当KJ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2%时,KJ复合药剂的浮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某选煤厂浮选入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浮选试验研究,在现有浮选工艺和设备的要求下,寻求合理的浮选加药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浮选过程的不足,把浮选加药自动控制和可视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PLC控制和组态界面实时监控,设计研究了浮选加药的自动控制系统,从而在保证精煤灰分指标合格的前提下,实现药剂制度优化,达到提高精煤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选煤厂浮选过程存在的问题,对浮选药剂进行改进,探讨一种新型煤泥浮选促进剂CG的制备工艺,将促进剂CG与柴油按比例配制成新捕收剂,进行浮选实验研究和相关机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发现新捕收剂与煤样作用后,在2 325 cm-1附近出现新的羧基吸收峰,表明新捕收剂与煤样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通过Zeta电位分析,发现新捕收剂对煤样的吸附使煤粒表面Ze-ta电位减小,表明促进剂CG的极性基与煤表面亲水的含氧官能团发生氢键吸附,除去了含氧官能团对煤浮选的不利影响,使煤粒表面的疏水性增大。结果表明,使用新捕收剂比之柴油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6.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erosol flotation, which include the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particle size of kerosene aerosol on the molybdenum (Mo) flotation index and the effect of kerosene aerosol dosing method on the kerosene dosage and flotation time, were studied in the flotation of low-grade refractory molybdenum ores using kerosene aerosol.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and concentration of kerosene aerosol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Mo grade but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o recovery. A smaller particle size and a lower concentration of kerosene aerosol were beneficial to the Mo aerosol flotation. For the received Mo ore samples, the optimized particle size of kerosene aerosol was 0.3-2 μm and the optimized aerosol concentration was 14 mg/L. The compressed air atomizer had a mor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aerosol particles than the ultrasonic atomizer, and the aerosol concentration was controlled easily, so the compressed air atomizer was more suitable for the research of aerosol flotat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flotation in which kerosene was directly added into the ore pulp, the flotation time was reduced by ~30%, and the dosage was decreased by ~20% in aerosol flotation, while the Mo flotation index was similar.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细粒煤泥浮选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溶气浮选装置。以七台河煤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溶气压力、矿浆浓度和药比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溶气浮选正交实验,确定总用药量为1.8 kg/t、溶气压力为0.4 MPa、矿浆浓度为20 g/L、药比为3∶1的最优操作条件;进行溶气浮选与传统浮选的对比实验,分析两种不同浮选产品的粒度组成。结果表明:相同的浮选实验条件下,溶气浮选与传统浮选相比,精煤灰分降低了0.42%,浮选精煤产率、浮选完善指标、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4.70%、5.18%、6.12%。细粒煤泥的溶气浮选效果优于传统浮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分子结构捕收剂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选取碳原子数均为12、分子结构不同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正十二烷、异十二烷为捕收剂,进行煤泥浮选实验、不同结构药剂与煤泥作用的润湿热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浮选的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比正十二烷高3.20%、3.22%、3.25%,比异十二烷高2.03%、2.05%、2.42%;带苯环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浮选效果最优,依次是异十二烷、正十二烷;含有苯环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与煤样作用的润湿热比正、异十二烷高;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苯环更能提高煤表面的疏水性。该研究为新型浮选药剂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复合煤泥脱水助滤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表面活性剂SLL及SLL与Span85的复配物为乳化剂,醇为助乳化剂,煤油为分散介质,在引发剂过硫酸钾的引发下进行了微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探索了制备微乳液的条件,并用聚合后的药剂进行煤泥真空过滤脱水试验和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SLL及SLL与Span85复配物为乳化剂均能制成微乳液,经聚合得到的复合体对煤泥具有很好的助滤脱水效果。不加单体的微乳液是一种良好的煤泥浮选捕收剂。  相似文献   

20.
以煤油作为辉钼矿的主要捕收剂,以气溶胶形式进行加药,进行了煤油用量实验、浮选时间实验、pH值和磨矿细度影响实验,研究采用气溶胶浮选技术提高某铜钼矿钼回收率.气溶胶浮选技术可使铜钼混合浮选阶段钼回收率提高3%,且浮选时间缩短20%左右;在相同的回收率下,气溶胶浮选法使用的煤油用量可节省40%;气溶胶浮选的最佳磨矿细度为0.074mm占65%,浮选矿浆最佳pH值为9.与传统浮选工艺相比,气溶胶浮选技术具有浮选效率高、药剂用量少等特点,在低品位难选矿石浮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