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七十年后的两次大瑶山跟踪调查研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试图在传统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量化分析,用一系列鲜活的数字反映大瑶山瑶族社会在家庭婚姻、子女教育、政治参与和宗教信仰、经济生活等方面所经历的社会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建水太平村竹纸及相关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普古鲊哈尼族竹纸制作工艺进行比较分析,调查发现太平竹纸采用极其传统的手工造纸工艺,是二次蒸煮的熟料法造纸的典型代表.由于二次蒸煮所需大量木材,以及造纸所需劳力多,又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造纸户逐渐放弃这一祖传营生.调查组认为相关部门应尽快系统、深入挖掘并记录建水竹纸的技艺和相关历史、文化,同时可以考虑将建水竹纸的制作技术在异地进行生产性保护.  相似文献   

3.
广西巴马县东山乡文钱村有瑶族“弩村”之称,至今还保留着做弩的传统。这里的瑶族木弩构造比较简单,是一种传统狩猎工具。村民中的两位制弩师傅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和家传的木弩,讲解和演示了瑶族弩的选材、结构、制作工艺与工具、调试、用法以及有关力学知识。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将射弩列为比赛项目,巴马县体育局对参赛的弩做了局部改进。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介绍世界瑶族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文山州)瑶族的基本情况,回顾和认清世界瑶族研究和文山州瑶族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认为文山州瑶族研究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展望未来,是颇有希望的,但同时,文山州瑶族研究也还存在着机构不健全、人员匮乏、资金短缺等诸多比较大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克服和解决,那么,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西瑶族民歌的现状与风格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传承就是继承和发展,创新才是发展之根本"的论点。并强调:创新必须面向传统、面向未来,才能创作出有价值、有生命力的作品,才能够宣传和保护、传承和发展瑶族人民的文化遗产,才能为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羌塘盆地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及其储集条件,在野外石油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羌南坳陷查郎拉地区储层的分布、岩石学特征、储集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指出区内主要以碎屑岩储层为主,其次为碳酸盐岩。碎屑岩岩石类型多为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分布层位广、厚度大;碳酸盐岩发育相对差,厚度也普遍小。岩性主要为各类颗粒灰岩,储层露头样品物性、孔隙结构普遍差,属于非常规致密型储集层。但露头样品并不能客观地反遇地下储层的储集性能,尤其是羌塘盆地后期经历了多期强烈的构造活动,对储层性能的改善起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南羌塘坳陷早侏罗系曲色组下部的泥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地球化学的研究。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曲色组泥岩沉积有较多的陆源物质,且Cr/Zr、Th/Sc、Th/U、Rb/Sr的值反映了泥岩物源区具有浅源、长英质、风化较严重的特点。稀土元素特征表明泥岩重稀土较轻稀土元素富集,具有轻微的Ce与Eu的负异常。通过Ceanom、V/(Ni+V)与CIA的值判断泥岩沉积时处于缺氧的沉积环境,且当时处于温暖潮湿的气候。通过La-Th-Sc和Th-Co-Zr/10物源区构造判别图,再结合La/Th的值与Hf的含量,判断曲色组泥岩的物源区构造背景以大陆岛弧为主,且兼具大陆边缘构造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瑶族研究近年成为国际性课题,有重要的背景和原因。对国际人类学、中国人类学的建设和发展,对瑶族地区社会现代化进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瑶族研究有发展为“瑶学”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广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对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交流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力。新中国建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广西与东南亚各国、各地区的交往日益频繁,更凸显出广西和东南亚历史与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广西瑶族民居发展变化,分析其变化特点。进而结合泰国瑶族民居建筑的情况进行对比,有利于我们对跨境民族更深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南鄱阳坳陷是中-下扬子地区小型白垩系断陷盆地,二叠系乐平组官山段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型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显示丰富。文章以岩心观察为基础,并利用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结合埋藏史分析,对研究区储层成岩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和重建。研究结果表明:乐平组官山段储层岩性以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以及破裂作用等,目前已达中成岩期A—B阶段;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粒间与粒内溶孔及微裂缝为主;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影响很大,不同成岩作用在不同成岩时期所起作用不同,乐平组砂岩储层大致经历了4个孔隙演化阶段。该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优质储层预测与评价提供依据,对南鄱阳坳陷致密油勘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坳瑶蝴蝶绣的工艺特点和类型,进一步探讨坳瑶蝴蝶绣与梁祝故事流传的渊源,和与道教阴阳二元观念的关系,同时通过与其他民族蝴蝶绣的比较,提出坳瑶蝴蝶绣与贵州苗族蝴蝶绣也有一定的联系,是坳瑶曾经居住在贵州的见证,反映了坳瑶的民族迁徙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路线和剖面观察实测的基础上,对铜仁地区南华系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南华系碎屑岩的化学成分研究对铁丝坳组—南沱组古气候进行了分析。其中铁丝坳组沉积环境为冰水浅海环境沉积,由向上变细的退积型副层序组成低水位体系域;大塘坡组共分为两段,第一段为局限边缘盆地沉积,主体由向上变深的退积型副层序组成海侵体系,第二段为浅水陆棚沉积,其中泥质逐渐减少,砂质含量逐渐增多,为高水位体系域;南沱组为海洋冰碛砾岩沉积,为不显层理的变余冰碛砾岩、冰碛砂砾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组成。对碎屑岩的化学成分结果分析表明:铁丝坳组和南沱组具有低的CIA指数和Ti/Al比值,说明该时期主要为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化学风化程度低,物源供给相对降低,具有较低的沉积速率,为冰期特点。南沱组的CIA指数和Ti/Al比值相对较高,表明该时期主要以温暖湿润气候为主,化学风化程度较高,物源供应和沉积速率相对较高,为间冰期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翔实典型的材料,充分阐述瑶族服饰款式的多样性、色彩的丰富性以及使用的整体性特征,指出瑶族服饰由头饰、服饰、装饰品三部分构成,它是中国瑶族传统系列性服饰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每部分各具功能与特色又体现和谐统一的整体美。  相似文献   

14.
度戒是瑶族地区较为普遍的一种宗教仪式,瑶族男子只有度了戒,才有神灵护身,死后才能升天。有关度戒仪式,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瑶族同胞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学者克服重重险阻,深入广西、广东瑶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保存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研究主要为受过专门学订训练的学者所做,又有多学科交叉,方法科学严谨,获得的材料丰富而翔实。但囿于调查时间的短暂,使成就主要为资料收集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瑶族自发向海外迁徙,约起于明中叶,明末清初加快了速度。迁徙的路线大体是由广东进入广西、云南后再迁入东南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南亚由于战乱,不少瑶人以难民身份迁入欧美各国。瑶族向海外迁徙的原因,大体有人口压力、生计使然,因征调、天灾人祸等而迁徙。瑶族的迁徙是群体行为,事先有过商议,有人先去探寻地点,认为条件可以,才写信歌回原居地动员迁徙。  相似文献   

17.
2002年5—7月对广东和平县黄石坳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6目15科31种,东洋型21种占67.7%;南中国型5种占16.1%;古北型3种占9.7%;季风型和喜马拉雅山型各1种占3.2%.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Ⅱ级保护动物5种;三有动物10种,说明该地区物种珍稀程度较高.翼手类共记录到12种,占所有物种总数的38.7%;啮齿类只有3种,占种数的9.6%,可能与捕获的季节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四十年来 ,瑶族诗人创作了许多歌颂瑶族人民新生活的优秀作品 ,这些优秀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动人的艺术魅力 ,形成了瑶族诗人的诗歌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9.
瑶族宗教信仰的人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从人类学的角度看,瑶族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绝不是简单的迷信,实则具有文化演化的意义,及社会整合、人格养成、心理调适、辅助经济等多种功能。因此.学术研究不但能印证、发展理论,而且还具有指导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瑶族是苗瑶系统中的一个民族,拥有数量众多的支系,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对广西瑶族的三个支系(蓝靛瑶、平地瑶、盘瑶)共100个个体样本的mtDNA高变Ⅰ区序列以及13个RFLP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并与全国各地其他少数民族、汉族群体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瑶族在线粒体遗传结构上属于南方聚类,并且接近地理位置邻近的周边民族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