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用白油佐剂、蜂胶佐剂和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灭活菌液制成RA油乳剂灭活疫苗和蜂胶灭活疫苗,分别保存3个月、5个月、6个月、7个月、8个月、9个月,免疫雏鸭,探讨不同佐剂和保存期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佐剂疫苗均有保护力,但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比蜂胶灭活疫苗好,其保护率可达100%。疫苗保存期试验证明,油乳剂灭活疫苗在4°C冰箱可保存9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在研制的口蹄疫新型疫苗有10多种,分别是纳米微球黏膜免疫疫苗,表位肽疫苗、口蹄疫O型复合表位蛋白疫苗、A型重组毒株(Re-A/WH/2009)的口蹄疫O型、A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猪口蹄疫O型广谱基因工程病毒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标记疫苗、猪O型Mya98毒株空衣壳疫苗、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2600+2700+2800)、牛口蹄疫(O型、Asia1型)二价合成肽疫苗、以及口蹄疫病毒活载体疫苗。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5种,牛口蹄疫(O型、Asia1型)二价合成肽疫苗PD50值大于6.0,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保存期为12个月,已完成所有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申请了新兽药注册并已通过初审;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2600+2700+2800)PD50值大于6.0,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保存期为12个月,已完成所有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现已申请新兽药注册并通过复核试验和复审;含A型重组毒株(Re-A/WH/2009)的口蹄疫O型、A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PD50值大于6.0,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保存期为12个月,获得了农业部新兽药注册证书,实现了产业化;猪口蹄疫O型广谱基因工程病毒灭活疫苗已申报农业部临床试验批文;口蹄疫O型标记疫苗已完成疫苗质量研究,并已申请新兽药注册。其他疫苗研究也均取得了程度不等的进展。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平台,获得基因工程修饰病毒疫苗株5株:(1)r V-STN-5;(2)9O/r V-1;(3)Re-A/WH/2009;(4)Re-Mya/98/BY/2010;(5)Re-Asia1/HN/2006。利用基因克隆、重组等技术,获得其他基因工程修饰病毒9株,分别为:(1)表达O型FMDV不同亚型主要免疫原性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1株;(2)共表达O-A-Asia1型FMDV主要免疫原性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1株;(3)表达FMDV免疫原性基因的杆状病毒2株;(4)表达猪源IFN-α/IFN-γ和A型FMDV P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3株;(5)表达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羊痘病毒2株。成功研制Cp G-IFN、Cp G-IL4以及多磷腈和Cp G DNA等生物复合佐剂3种,纳米乳油佐剂、纳米粒IL-2佐剂以及多孔硅和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载药系统等纳米复合佐剂材料4种,以及IL-2、IL-4和IFN-γ等多种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质粒和多糖类免疫增强剂4种。  相似文献   

3.
用实验室分离获得的溶血性曼氏杆菌菌株制备甲醛灭活疫苗,进行不同佐剂(AI(OH)3、蜂胶)菌苗的安全性及免疫保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疫苗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选取甲醛、苯酚、和氯仿三种化学灭活剂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变形假单胞菌进行灭活处理,确定了0.2%甲醛溶液28℃处理12 h;0.5%苯酚溶液28℃处理24 h;3.5%氯仿溶液28℃处理12 h的灭活条件。分别用三种灭活剂制备的疫苗免疫斜带石斑,测定斜带石斑的血清抗体效价和感染后的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接种甲醛灭活疫苗组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接种苯酚灭活疫苗组的抗体效价次之,接种氯仿灭活疫苗组的抗体效价最低;三种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甲醛灭活疫苗46.67%,苯酚灭活疫苗30%,氯仿灭活疫苗20%。选择甲醛灭活疫苗与弗氏佐剂、白油佐剂、氢氧化铝、206佐剂、蜂胶等5种佐剂分别配伍后注射免疫斜带石斑,结果显示:添加佐剂组斜带石斑血清抗体效价全都大幅高于未添加佐剂组,其中白油的效果最好;添加佐剂组免疫保护率也全都大幅高于未添加佐剂组,也是白油佐剂的效果最好,免疫保护率高达91.67%,其余各组分别为氢氧化铝83.33%、206佐剂80.56%、弗氏佐剂72.22%、蜂胶66.67%。研究表明研制出了具有良好免疫保护效果的变形假单胞菌灭活疫苗,为进一步的中试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公司"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的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研究以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H9亚型病毒为材料,感染鸡胚液经甲醛灭活后保留其免疫原性,以一定比例与油佐剂混合乳化,研制成一种能够"一针防两病"的新型疫苗.其间针对疫苗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解决了联苗技术,成功将鸡新城疫病毒与禽流感H9亚型病毒联合,而且达到并超过了单苗的防治效果,属国内领先技术;研究出新配方,解决了油乳剂灭活苗致注射部位变绿的行业难题,同时大大降低了疫苗粘度,使注射更轻松.采用浓缩技术,抗原含量是普通苗的2-3倍,使免疫后14天即可产生保护力;免疫保护率比普通苗更高,解决了普通疫苗免疫效果不确实的问题;采用进口佐剂和先进的乳化工艺,使得抗体保护持续时间比普通苗更长.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鹿等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和可以借助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口蹄疫疫苗是防治口蹄疫的发生、流行最主要的武器之一。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系用猪源强毒接种BHK-21或IBRS-2细胞单层,收获细胞毒液,经二乙烯亚胺(BEI)灭活,与油佐剂混合乳化制成。本研究选用3批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MYA98/BY/2010株)进行免疫攻毒保护试验,即疫苗免疫效力检验。实验结果表明,用O/MYA98/BY/2010株攻毒,3批疫苗每头份疫苗分别含有10.32、10.81、11.84 PD50,3批疫苗1头份免疫动物LPB-E抗体效价≥1︰64的均在80.0%以上。可以看出,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MYA98/BY/2010株)对我国目前流行的猪O型口蹄疫MYA98流行毒株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等偏弱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疫苗免疫鸡不产生免疫抑制而中等毒力以上的传染性IBDV疫苗免疫时会导致鸡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试验转移因子(TF)拮抗这种免疫抑制的作用,将180只试验AA肉鸡10日龄雏鸡分为6组,每组30只,其中第6组为对照组.第1组免疫中等偏弱Bj836株IBDV疫苗,第2、3、4、5组鸡在10日龄时免疫中等毒力B87株IBDV疫苗,其中第3、4、5组使用不同剂量的TF.免疫24h后,6组鸡均免疫新城疫(ND)疫苗.在鸡17日龄、24日龄、31日龄时,各组随机抽取鸡检测免疫器官指数和ND抗体水平.试验结果显示:第3、4、5组鸡免疫器官指数及ND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第2组,且分别稍低、接近、高于健康鸡第6组.表明了TF可拮抗IBDV免疫时引起的免疫抑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番荔枝果皮提取物对鸡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SA2株弱毒疫苗和减蛋综合症灭活油佐剂疫苗免疫接种实验鸡后,分别用番荔枝果皮提取物和生理盐水注射实验组和对照组.免疫后静脉采血分离白细胞及血清,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血凝抑制实验.结果 实验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理统计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凝抑制效价在增长率上的变化很低,甚至有负增长的现象,数理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番荔枝果皮提取物对鸡的细胞免疫具有积极作用,而对鸡的体液免疫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可明显吸附卵清蛋白(OVA)的Al(OH)_3佐剂并用其建立具备变应性鼻炎(AR)临床客观特征的大鼠模型.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可明显吸附OVA的Al(OH)_3佐剂,对模型组用OVA辅以自制Al(OH)_3佐剂进行基础致敏,继以质量分数为2%OVA生理盐水行鼻内激发.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自制Al(OH)_3佐剂.采用PCA、行为学评分、Luna染色、HE染色评价模型.结果:1)吸附研究表明自制Al(OH)_3佐剂对OVA具明显吸附作用;2)模型组:PCA(+)证明变应原特异性Ig E产生;行为学评分5分;Luna染色与HE染色示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浸润.对照组无上述变化.结论:所制Al(OH)_3佐剂对OVA具明显吸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建立了具备Ig E阳性和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AR临床客观特征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从腺胃肿大病鸡中分离到一株病毒 JQ980 1,该毒株不凝集鸡红细胞 ,能稳定导致鸡胚侏儒化并使部分攻毒鸡发生胃肿大和死亡 ,电镜观察为冠状病毒 ,在与三种血清型的传支高免血清中和试验中 ,与 QX型的中和价最高 ,达 1∶ 70 .79。据此可初步确定该毒株为可引起鸡腺胃病变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用 JQ980 1制成的灭活油乳苗能有效地防治腺胃型传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选择免疫原性好的血清1,2,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分离株制备三价灭活油乳剂苗,疫苗抗原含量为5×109CFU/ml,分别用0.5,1.0和1.5ml/只剂量接种7日龄樱桃谷肉鸭以检验器其安全性;用0.25ml/只的剂量接种樱桃谷肉雏鸭,分别于免疫后第1、2、3,4、5和9周攻毒,以检验其免疫效果.安全性检验结果显示,肉雏鸭接种后未见局部和全身异常反应;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2~9周雏鸭对3个血清型的RA的攻毒保护率达70% ~ 100%.证明该三价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保护力,免疫保护期不少于9周.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观察和比较三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异常毒性检查对动物体质量增长情况和注射后状态的影响,探讨采用不同药用辅料生产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检查对动物的影响。 方法 汇总 2016 年 3 月—2018 年 2 月,重组乙型肝疫苗(汉逊酵母 Hansenula ploymorpha) 、 重组乙型肝疫苗( 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CHO 细胞)的异常毒性检查中的动物体质量和注射后状态情况,采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3 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疫苗的异常毒性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 注射疫苗后,动物均未见异常。 比较空白对照组 ICR 小鼠和三 种 乙 型 肝 炎 疫 苗 给 药 组 ICR 小 鼠 体 质 量 增 长 值, 差 异 没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05 ) , 重 组 乙 型 肝 疫 苗( S. cerevisiae)给 药 组 小 鼠 的 体 质 量 增 长 的 平 均 值 大 于 重 组 乙 型 肝 炎 疫 苗 ( CHO 细 胞) 和 重 组 乙 型 肝 疫 苗( H. ploymorpha)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比较空白对照组 Hartley 豚鼠和三种乙型肝炎疫苗给药组 Hartley 豚鼠的体质量增长值,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CHO 细胞) 组豚鼠与空白对照组豚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其他两组动物与空白对照组动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比较三种疫苗的给药组豚鼠的体质量增长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结论 本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一般状态观察未见明显差别,均没有观察到文献记载的因铝佐剂导致的 ICR 小鼠腹膜刺激症状;三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对 ICR 小鼠给药后 7 d 内的体质量增长值影响不同;对 Hartley 豚鼠给药后 7 d 内的体质量增长值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H9亚型的禽流感毒株和新城疫病毒(ND)为种毒,接种9—11日龄鸡胚,制备疫苗用抗原,O.1%的甲醛灭活后.以司班-80和吐温-80作为乳化剂,10号白油为佐剂,制成油乳剂苗。油乳剂苗的免疫效力高低直接与它的性质有关,品质优良的油乳剂苗是物理性能稳定,颗粒均匀,黏度低,抗原不析出,不分层,呈乳白色。剂型为油包水(W/O)的油乳剂苗较粘稠,在机体内不易分散,佐剂活性好,在免疫鸡机体内产生持续刺激淋巴组织的效果,在乳化W/O剂型的油乳剂苗的过程中,乳化效果与乳化方法、佐剂的加工有一定的关系。当油佐剂的温度为45—50℃时的乳化效果好.所制备的油乳剂苗免疫5—8日龄的白羽肉鸡,抗体效价可达1:32以上,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蜂胶乙醇提取物 (EEP)及其作为佐剂制备的减蛋综合症 (EDS 76 )疫苗对雏鸡血液中T、B淋巴细胞比例的影响 .结果表明 ,EEP及其作为佐剂制备的EDS 76疫苗皆可使雏鸡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极显著 (P <0 .0 1) .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比较生产场地变更前后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对新西兰白兔肌肉的刺激性和豚鼠的全身过敏反应,评估生产场地变更后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动物安全性。方法采用两个生产场地各3 批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其对新西兰白兔肌肉刺激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将12 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 只,雌雄各半。两个生产场地均设佐剂对照组和森脑疫苗试验组,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分别于左、右侧股四头肌肌内注射佐剂和森脑疫苗。临床观察至第3 天解剖。大体剖检、常规病理制片、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显微摄影记录。全身过敏试验取豚鼠6只,每只腹腔注射0. 5 mL,间日一次,连续3 次,每日观察每只豚鼠的行为和特征。首次致敏和激发前称量每只豚鼠的体质量,然后分成两组,每组3 只,分别在第一次注射后第14 日及第21 日静脉注射供试品1 mL,观察30 min。结果注射森脑疫苗后,有与佐剂对照组相似的肌肉刺激性损伤。生产场地变更前后,注射森脑疫苗局部肌肉组织的病理改变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生产场地变更后森脑疫苗与生产场地变更前森脑疫苗效力相同,具有可靠的动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从粤北地区分离到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中选择6株优势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做为制苗菌种,制备制苗菌液,按相同比例混合灭活,加蜂胶乙醇浸液为佐剂制备多价菌苗.安全试验结果证实,该灭活菌苗对20日龄肉仔鸡安全,试验鸡元不良反应;在5~10℃保存12个月,疫苗物理性状稳定.免疫效力试验结果:疫苗保护率为100%;接种20日龄雏鸡O.5ml/只,血凝试验检测结果为接种多价蜂胶灭活疫苗的试验鸡在免疫后第二周可检测出抗体,抗体滴度均数为3.10log2;免疫后第四周达到最高峰,抗体滴度均数为3.60log2;免疫后第五周抗体滴度开始下降,抗体滴度均数为2.10log2,但抗体滴度仍高于对照组(1.25log2).在大肠杆菌感染鸡场进行的多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多价灭活疫苗安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纳米铝佐剂诱导鸡提前产生抗AIVH9体液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灭活油佐剂疫苗是目前国内防控禽流感主要的措施,为有效防控禽流感的流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灭活苗首次接种后需要较长时间抗体才能达到有效保护水平.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作为疫苗佐剂能引起机体强烈的免疫应答.本研究用纳米铝颗粒作为AIV H9的佐剂,结果显示,小鸡产生有效免疫保护抗体时间较常规油佐剂疫苗提前4天且无副反应,但抗体峰值和持续时间均低于油佐剂疫苗.氢氧化铝纳米颗粒作为佐剂可能对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紧急预防接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冻干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免疫原性、安全性及热稳性 .分别将冻干及液体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注射小白鼠和恒河猴 ,确定小白鼠 7d存活情况及恒河猴的谷丙转胺酶 (ALT)水平、肝脏病理、抗 -HAVIgG水平 .用同等剂量 (12 80EL·UmL-1)的冻干灭活疫苗与液体灭活疫苗初次及加强免疫后 1周 ,2组猴在食欲、活动性、大便频率及持续时间方面均无异常 ;5 2周观察期内未出现肝脏病理改变及ALT水平异常升高 .冻干灭活疫苗与液体灭活疫苗诱发的抗 -HAV水平无显著差异 ,2组IgG水平均在免疫后第 12周达到初次免疫后的最高水平 ,冻干疫苗组为 12 0 47mIUmL-1,液体疫苗组为 11875mIUmL-1.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第 2 4周分别加强免疫同等剂量疫苗后 ,第 2 8周抗 -HAVIgG水平显著提高 ,达到最高水平 ,冻干疫苗组为 412 15mIUmL-1,液体疫苗组为 40 874mIUmL-1.冻干剂型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具有液体剂型同样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相似文献   

19.
用胜利油田和大庆油田的煤油、柴油为原料,在实验室里经氧化制得水包油型乳化剂。试验表明,这种乳化剂适用于高粘稠原油的掺水降粘。室内测试采用水油比30:70,掺量0.5~1.5%(对水重),可使粘度为8482.7×10~(-3)Pa·s(50℃)的稠油降至0.1Pa·s(35℃)左右。这种乳化剂的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工艺简便,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20.
采用鸡白痢油乳灭活疫苗分另别对7日龄雏鸡进行1次、2次或3次免疫,获得鸡白痢抗体水平分别为0、1:2、1,4、1:8、1;16、1:32的雏鸡群,对各抗体水平雏鸡群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每天通过观察雏鸡的精神、食欲、饮欲、粪便等症状情况和发病死亡鸡只的病理变化衡量,雏鸡不同鸡白痢免疫抗体水平与抵抗能力的关系.结果 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