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志成 《今日科技》2022,(12):26-28
<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两年,衢州市坚持创新制胜导向不动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平台、人才、主体、环境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紧贴打造四省边际“两个先行”示范窗口新赛道奋力奔跑,跑出了加速度。近日发布的《浙江省2021年度市县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衢州市科技创新指数、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全社会R&D人员数等29项科技创新重要指标增幅位列全省前3位,其中8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1位、11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2位、10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3位。  相似文献   

2.
朱伟 《今日科技》2022,(8):42-44
<正>近年来,长兴县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先后入选全省唯一技术创新试点、全省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建设名单,创新主体总数跃居湖州市第一,多项科技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获得省科技进步考核优秀县等荣誉10余项,科技工作得到省、市领导批示40余次。2020年,在全省率先探索科技企业全链条服务改革,创新指数列全省县(市、区)排名第11位。2021年,推出“科技新政12条”,率先召开科技创新大会。  相似文献   

3.
<正>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杭州市及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荣获“科技创新鼎”。这不仅彰显了区域科技创新的硬实力,也清晰传递出杭州各地结合实际,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全力打造“创新活力之城”R&D经费投入强度3.59%,居全省第一、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居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全国第二,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全球第21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以来,嘉兴市科技创新工作按照全省科技工作要求和部署,以创建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动力,突出抓好"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三大重点,着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嘉兴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2.41亿元,同比增长9.0%,分列全省第3位和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3.9%,居全省第1位;战略性  相似文献   

5.
<正>科技引领发展,创新制胜未来。2022年,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4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荣获国务院创新驱动督查激励,也是连续第4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2021年R&D经费投入位居全国第4位,R&D强度达2.94%,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之江潮涌,在“浙”里,创新的动能汹涌澎湃。推动系统重塑省域创新体系在2022年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省委明确提出要系统重塑省域创新体系,构建“315”战略科技力量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铜陵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科技支撑转型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铜陵市先后五次蝉联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也是省内第二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称号的城市。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81件,居全省第3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75%,居全省第2位;多项创新指标居全省前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摆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铜陵市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在增强企业创新实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鲁霞光 《今日科技》2023,(11):24-25
<正>近年来,绍兴市上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创+产业”为主抓手,高站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创新发展,全面建设朝气蓬勃、近悦远来的“青春之城”。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比达3.25%,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第12位;连续3年获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连续2年夺得“科技创新鼎”。  相似文献   

8.
据科技部公布的1999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结果,“九五”期间浙江省的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各省、区、市中的排名位次,已由“九五”初期的第12位上升至第6位。 科技部开展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工作,主要对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价。浙江省上升较快的指标有:科研物质条件由第22位上升到第7位,人才投入从第14位上升到第7位,科技活动直接产出为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从第9位上升到第7位。据测算,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由“九五”初期的3…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11,(5):2-I0003
“十一五”期间,余杭区科技进步变化综合评价全省第一。区科技综合实力居全省第3位,科技进步水平居全省12位。分别比“十五”末的2005年提高了8位和19位。  相似文献   

10.
《杭州科技》2014,(1):56-57
<正>2013年,临安市科技局树立"营造创新创业环境、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创新产业、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科技改革与创新、建设科技产业集聚区"这一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据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显示,临安市2012年的成果转化、创新绩效、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等指标在全省90个县市中分别排在第3、5、13、19位。  相似文献   

11.
<正>嘉兴市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建设"两区一城一走廊",全力推进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力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着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引领能力提升。上半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203.4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2.4亿元,分列全省第2位、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8%,列全省第1位。高新园区建设力度加大。实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16,(4):5-10
正2015年,安徽省"十二五"科技工作圆满收官,科技改革创新成果加速涌现。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调转促"创新驱动发展工程的全面实施,创新,正成为驱动安徽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三个强省"的第一动力。主要创新指标在全国争先进位从科技创新能力看,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第4年居全国第9位,知识产权指数首次进入全国第10位。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1180件,居全国第7位,增幅居全国第1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嘉善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出创新制胜导向,积极抢抓“双示范”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创新强县”发展战略,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全力打造全域科创之城。2021年,全县GDP增长10.3%,增速位列一体化示范区第一,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3.8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79.8%。连续两年获省“科技创新鼎”,创新指数列全省第五,排名两年提升25位,提升幅度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4.
金志明 《杭州科技》1998,19(2):23-25
1.领导重视科技,政策贯彻落实 为了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早在“八五”初期拱墅区就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区”的发展战略,召开了首届区科技大会。1995年又颁布了拱墅区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若干意见,与“科教兴国”、“科教兴省”和“科教兴市”的要求衔接。1996年9月,区委、区政府再次召开了全区科技工作大会,成立了由区长为组长的“科教兴区”领导小组,还成立了拱墅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使科技工作步入了以“科技创先”为载体的轨道。1997年制订了拱墅区“科教兴区”九五发展规划,并经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相似文献   

15.
林盈盈 《今日科技》2022,(11):44-45
<正>以建设高水平创新强县为目标,以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为引领,平阳深入实施创新首位战略,多措并举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平阳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集聚科技优质服务资源,精准布局各类创新服务平台,持续释放创新红利,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在实施创新首位战略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0年度“创新指数进步位次”全省排名第36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滁州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总目标展开,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围绕企业、项目、园区"三个核心",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广泛开展科技系统干部素质、企业创新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三大提升"活动,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874亿元,完成增加值220亿元,均居全省第3位;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分别达6944件和3013件,均居全省第4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69%,居全省第5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36家,居全省第6位。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知识产权工作多次受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  相似文献   

17.
<正>自浙江省委、省政府2021年设立“科技创新鼎”以来,嘉兴连续两年成功“举鼎”,实现了“两连冠”,彰显了科技创新的硬实力。嘉兴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始终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2021年,嘉兴成绩斐然: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达3.4%,创历史新高;主要科技创新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  相似文献   

18.
《安徽科技》2014,(7):4-6
正近年来,安徽省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专利法》,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坚持把专利创造运用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以推进科技创新牵动专利工作连续迈上新台阶。2013年,全省共申请专利93353件、获授权专利48849件,均居全国第6位;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4857件、获授权发明专利4241件,分别居全国第7和第8位。近5年,全省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分别增长55%和6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分别增长66%和54%,增速均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9.
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2020年以来,杭州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随着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花落"杭州,杭州迎来了引领浙江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机遇。2020年,杭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居全国重点城市第7位;全球创新指数科技活动集群排名跃升至第25位,位居国内地区第5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位居第3位;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保持全省第1位;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以来,阜阳市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创新驱动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而为,创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指标继续保持争先进位,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一、科技实力更加雄厚2017年,阜阳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完成良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和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48家,总数位居全省第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