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音乐在历史发展中、音乐作品创作中、音乐演奏者(演唱者)在表演时所表现出的及音乐在欣赏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来阐述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共性与个性。音乐中共性与个性的相互转换,使我们能感受到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共性和同一时期同一作曲家音乐作品所具有的个性,使我们真正理解和感受音乐所赋予生活的哲理性和感悟性。  相似文献   

2.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各具特点和独立性,这是由于它们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技巧,但是它们之间却明显地存在着某种联系。就像我们谈一首交响曲的“建筑”,也反过来称建筑为“冻结的音乐”;我们说某种写作具有“雕塑”的性质,也往往把一件雕塑作品形容成“石头写成的诗”。在音乐和其它艺术作品之间,这种比喻不断地被人们采用着。除了谈到一首乐曲的“建筑”外,我们还用“音画”一词;当作曲家致力于表现人物、心境、情绪时,我们说他倾向了“大学”。毫无疑问,音乐可以和下面这三种艺术进行比较:在它的结构方面和建筑比较;在它的表…  相似文献   

3.
廖小波 《科技信息》2009,(8):254-254
馓子的命运是凄冷的,源于它的陈腐、守旧;方便面的命运是辉煌的,因为它的开放、创新。我们课堂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信念与奋斗中,愿我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学生们撑起一个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4.
音乐创作中的内心听觉与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创作需要作曲家在一片空白的听觉空间中建造起一座宏伟的音乐大厦,它需要依靠广阔的想象力和内心听觉去帮助它完成这一过程。所以说内心听觉及想象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心理因素,音乐创作比任何其它艺术创作更需要想象,因为它在现实中找不到模式。  相似文献   

5.
刘纯 《科技信息》2007,(7):188-189
音乐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首先是通过情感的表现,它长于以情动人,以美育人。而音乐情感的表现则是由音乐中的多种要素所决定,且每一种表现的细微变化的目的,就是要把那音乐结构中的美感以及乐曲的意义彻底表达出来。本文试图从分析理解作品及作品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旋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其对音乐情感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一门具有多功能、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和美育方式。它以旋律、节奏表现创作者的审美情感, 引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 激起美感, 陶冶和感染人的身心。旅游作为一项高级的审美活动, 通过音乐的介入, 能深化旅游者对景物的欣赏和理解; 使旅游者在音乐的陶冶中得到休闲和娱乐, 可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7.
耿孝鹏 《科技信息》2011,(6):265-265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我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评论界对《二泉映月》所表现的内容和呈现的形式,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论述。我个人认为,把《二泉映月》理解为一首双主题变奏曲式的无标题音乐似乎更为贴切,而我们从旋律中可以感受到乐曲所抒之情,也应该是表达了作曲家阿炳的悲愤情感。音乐界对它深刻的内涵一直存在着表面和片面的两种理解,本文作者认为这两种理解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它真正的内涵应该是对世俗的控诉以及与命运相抗争的一曲命运之歌。  相似文献   

8.
高燕 《科技资讯》2006,(5):220-220
在欧洲19世纪作曲家中弗朗兹?李斯特(1811——1886)的名字与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教育家以及音乐社会活动家等名号相连。在上述荣誉的光环中,最先给李斯特带来名声、名望的当属“钢琴家”的称号。李斯特的一生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似乎他就是钢琴艺术的化身,从他的手指下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具有无穷的魔力,吸引、引导着人们领略钢琴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歌词的音乐性,是歌词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歌词对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曲式的构思以及节奏与曲调,这就是歌词对于音乐的召示力,它是由歌词创作的主要目的和过程所决定的。它既包括内在的音乐性也就是走向和通向音乐的真挚强烈的情感,又包括外在的音乐性即歌词的语言风格、节奏、韵律以及结构。  相似文献   

10.
欧洲艺术歌曲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歌曲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浪漫主义乐派,它的奠基者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他的音乐清新脱俗,摄人心魂,追求完美。他的歌曲创作一直影响着浪漫主义的作曲家,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等人的歌曲可以说明这一点。古诺、福列在欧洲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法国作曲家,他们的作品流畅,简明,感情含蓄,富有想象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的分析和论述,阐述柴科夫斯基在俄罗斯音乐发展史及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探讨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的创作特征及风格。  相似文献   

12.
声乐教学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如歌唱时的心理反应,注意力、意志力与记忆力的培养,以及联想和想像情绪与情感等等,都与心理素质有关。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声乐艺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音乐具有反映生活的审美特征,音乐审美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声乐教学在审美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声乐教学必须重视音乐审美,有效克服当今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音乐类型和音乐基础对音乐疗法缓解考试焦虑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2×2的多因素实验设计,抽取20名初中生作为被试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测查.结果:音乐类型主效应不显著,音乐基础主效应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音乐类型对音乐疗法缓解考试焦虑没有影响,而音乐基础则影响着其效果,即具有音乐基础被试者的考试焦虑缓解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表现主义音乐家勋伯格是无调性结构的创始人,他以展开性变奏概念揭示了西方现代音乐讲述主题的一种言说方式——隐喻。作为一种意义生成和表现的形式,隐喻纯以无调性结构为基础,借用语言结构内部的否定性策略体现了表现主义音乐以叛逆气质为标志的革命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多声部音乐是音乐艺术的高级形武,它的产生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项伟大的创举。无论是复调性或是主调性多声部音乐都始发于民间,它既不是与生俱来,也非某些人的创造,它是千百年来人类共同劳动、生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汉画像石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表现了汉朝的方方面面。本文从弥补考古资料的空白、提供历史研究资料、艺术成就和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论证了汉画像石这一艺术品类的考古、历史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民族声乐艺术具有“重字”的传统,演唱时要充分展现字的表现力,对歌唱咬字吐字发声技巧的美学追求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在演唱实践中,要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力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保持发声清晰性、共鸣性与连贯性的统一,同时根据歌曲表演的情境,采用一些字的特殊的表现技巧,来展现民族声乐“字”的韵味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9.
音乐的悲剧关作为音乐美学的审美形态之一,可以激发人们化悲痛为力量,在道德上震撼人心,使情感得到陶冶,是崇高美的集中体现。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应更注重领悟和发掘音乐悲剧的特点及美感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在音乐产业中的作用,并就高校音乐人才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