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介质研磨法、反溶剂沉淀法以及pH沉淀法制备美洛昔康纳米混悬剂(MLX-NS),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对MLX-NS性质的影响。对三种工艺制备的MLX-NS进行粒度、形貌、XRD、DSC、体外释放及短期稳定性的评价,结果显示三种方法均能制备出d50为300~600 nm的MLX-NS;介质研磨法和pH沉淀法制备的MLX-NS晶型未发生变化,而反溶剂沉淀法制备的MLX-NS晶型发生改变;MLX-NS较原料药可显著提高体外溶出速率,释放速率与粒度及晶型有关;常温放置14 d后,介质研磨法和反溶剂沉淀法制备的MLX-NS能保持粒度稳定,而pH沉淀法制备的MLX-NS粒度显著增大。研究结果表明,介质研磨法较其他两种方法更适用于MLX-NS的制备。  相似文献   

2.
通过L9(34)正交实验法,考察各因素对片剂的制备工艺影响.以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分析,筛选出最优处方.通过对蓬子菜总黄酮片剂的外观、质量差异、硬度、崩解度、片剂的稳定性进行考察,进而评价蓬子菜总黄酮片剂的质量.表明最优处方为A2 B2 C3.即蓬子菜有效部位0.5 g,微晶纤维素5 g,乳糖5 g,采用内外加法加入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酮洛芬纳米混悬剂,并对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沉淀法与高压均质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酮洛芬纳米混悬剂,以粒径及其分布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化酮洛芬纳米混悬剂的处方及工艺.结果: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后得到的最优处方和工艺制备得到的酮洛芬纳米混悬剂,其粒径为109.6 nm,多分散系数为0.297,平均Zeta电位为-21.1 m V.结论:高压均质法制备的酮洛芬纳米混悬剂处方合理,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4.
制备柿叶黄酮分散片并优化其处方及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柿叶黄酮分散片的最优处方;采用酶标仪测定柿叶黄酮分散片中芦丁的含量.最优处方所制得的柿叶黄酮分散片崩解时限为(30.4±4.65) s,分散均匀度良好,45 min内释放完全.其最优选的处方为:选择10%L-HPC为崩解剂,79.5%MCC:乳糖(3∶1)为填充剂,以0.5%硬脂酸镁为润滑剂.柿叶黄酮分散片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试验进行配比工艺的筛选,以内聚力和剥离强度为指标评价基质优劣,将药物浸膏加入到最优比例基质中,制备了鼻炎巴布剂.实验结果表明,巴布剂基质最优处方为明胶、聚丙烯酸钠、高岭土、羧甲基纤维素钠,其比例为1: 2: 5: 0.5(质量比).所制得的巴布剂黏性、剥离强度及保湿性等性能良好可用.  相似文献   

6.
布洛芬缓释片处方筛选及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朋纳 《科技资讯》2007,(28):248-249
目的制备布洛芬12h缓释片并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选用丙烯酸树脂和羟丙甲纤维素作为缓释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缓释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处方组成,并对最优处方进行释放度测定和体外释药模型拟合.结果按最优处方制得的缓释片体外释放满足要求.缓释片释药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该缓释片处方设计合理,工艺重现性高,缓释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头孢呋辛酯片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头孢呋辛酯薄膜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粉末的流动性、可压性和溶出度等为评价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及工艺优化,制备了头孢呋辛酯片.结果 制备的产品均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要求.实验确定最优处方以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等为辅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压片.结论 为千法制粒压片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以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cellulose,HPC)作为骨架材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阿司匹林缓释片的方法.方法:根据预实验结果,采用正交设计进行处方设计和工艺优化,对按最优处方制备的样品进行质量考察.结果:优选的阿司匹林缓释片处方工艺合理,由其制备的缓释片体外释药2h释放度为26%~28%,4h释放度为51%~53%,8h释放度为89%~90%.样品经过两年稳定性考察质量稳定.结论:HPC为骨架材料制备阿司匹林缓释片工艺简单可行,骨架片体外释放效果良好,样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非洛地平固体分散体缓释片的研制与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处方因素进行详细的考察,进一步优化处方工艺,并对按最优处方制备的样品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优选的非洛地平固体分散体缓释片处方工艺合理,由其制备的缓释片体外释药2h释放度为20%~25%,4h释放度为44%~46%,8h释放度为78%~84%,12h释放度为96%~100%.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提高难溶性抗氧化药物姜黄素和葛藤总黄酮的稳定性和水溶性,将姜黄素和葛藤总黄酮共组装成稳定的新型W/O/W型复乳,并研究其制备工艺.采用手工法和机械法制备乳剂,以形态、粒径及稳定性参数为标准,对研磨时间、乳化剂的种类、维生素C的加入量等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最优处方.结果表明,研磨时间为60 min,乳化剂为吐温80,维生素C加入量为药量8倍且采用机械法制备时,成功制备姜黄素和葛藤总黄酮共递送的W/O/W型乳剂,乳剂形态完整且粒径较均一,平均粒径21±3μm.这种复乳形式成功的提高了姜黄素和葛藤总黄酮的稳定性和水溶性,为不同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有效共递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痛风颗粒剂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比较试验的方法,以临床制剂学参数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该制剂的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路线,得到了最优主药与辅料处方比为1∶6.5∶2.5。该处方优化合理,制得的制剂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As2O3贴剂的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以黏性和释药性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压敏胶、增塑剂、交联剂和渗透促进剂对贴剂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设计筛选了贴剂处方.结果表明:所得贴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压敏胶成膜均匀;黏性适中,释药性发现能缓释12 h.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选雪猪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及雪猪油巴布膏的最佳基质处方.研究采用多方案筛选雪猪油原料的提取工艺,并在预实验及查阅资料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对雪猪油巴布膏基质的处方配比进行优选,以赋形性、初黏力、综合感官得分和膜残留测定结果的综合得分优选雪猪油巴布膏的最佳制备工艺.最终确定雪猪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将雪猪油置于90℃水浴中提炼2 h;雪猪油巴布膏的最优基质处方为聚丙烯酸钠(PAAS)1.5 g,柠檬酸0.22 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5 g,甘氨酸铝0.34 g,甘油18 mL,高岭土0.3 g,丙二醇2.5 mL,水12 mL,EDTA-2Na 0.1 g.以最优处方制备的雪猪油巴布膏赋形性、黏着力良好,膏体均匀、易涂布,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诺氟沙星片剂的制备条件,获得最佳处方:淀粉为填充剂,质量分数为5%的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为崩解剂,1%的滑石粉为润滑剂,10%的淀粉浆为黏合剂.为增大诺氟沙星药物的溶出,采用研磨法制备β-环糊精诺氟沙星包合物,经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环糊精诺氟沙星片剂.环糊精诺氟沙星片的片重差异、脆碎度和崩解时限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其中诺氟沙星的溶出度得到有效改善,解决了诺氟沙星片剂对照组的主药溶出度低的问题.采用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备环糊精诺氟沙星片,可改善难溶性诺氟沙星药物的溶出度且工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拟研究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考察薄荷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对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工艺的影响,以薄荷油的收率为指标,找出最优处方工艺.并用TLC,显微镜观察,红外光谱扫描与电镜扫描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薄荷油:β-环糊精为1:4,包...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为考核指标,优选挥发油β-CD包合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颗粒剂的制粒情况为考核指标,优选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确定挥发油β-CD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和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发现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采用胶体磨法制备挥发油β-CD包合物,β-CD与挥发油的比例为8∶1,加10倍量蒸馏水,研磨30 min;颗粒剂最佳制备工艺为:药物粉末与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的比例为9∶0.5∶0.5,以8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制颗粒,于50℃下干燥,整粒,即得.从而确定了包合工艺与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设计合理、结果稳定,适合于大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筛选rhGH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建立制备rhGH脂质体的乙醇注入法,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制备工艺,并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膜材乙醇溶液注入速度2m.lmin-1,磁力搅拌速度60 r.min-1,水浴温度45℃,最优处方为脂药比的用量8:1,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2:1,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0.02mol/L。采用该工艺条件制备rhGH脂质体三批,平均包封率为64.9%,平均粒径为211.4nm。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优选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行藏药新药俄色总黄酮(ESE)降糖缓释栓剂的制备工艺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以混合PEG为基质,分别以HPMC、CMC-Na和硬脂酸为缓释材料,采用熔融法制备含不同量缓释材料的ESE缓释栓剂,考察体外累计释放度和缓释材料含量之间的关系,优化ESE缓释栓剂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 ESE缓释栓剂的最优处方组成为:ESE 200 g;硬脂酸400 g,PEG400 1400 g,PEG4000 1400 g.ESE缓释栓剂在12 h内缓慢释放,且释药完全(90%).结论 ESE缓释栓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9.
以O-羧甲基壳聚糖(OCMC)为载体、戊二醛(GA)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包覆盐酸头孢吡肟(CD)的药物缓释微球.以OCMC质量分数、CD与OCMC质量比(m(CD)/m(OCMC))、交联剂用量(V(GA)/m(OCMC))及油相乳化剂Span80质量分数为自变量,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并对优化后的工艺进行验证.所得最优制备条件如下:OCMC质量分数为2.7%,m(CD)/m(OCMC)为0.665,交联剂用量V(GA)/m(OCMC)为8 mL/g,Span80质量分数为4%;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7μm,粒度跨距为1.52,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1.4±0.5)%和(42.3±0.7)%,缓释时间达到10d以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青稞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研究其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优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甘露醇浓度、酶解时间、离心速度和不同苗龄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青稞原生质体制备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最优条件为以培养7d的青稞幼叶为材料,3%纤维素酶+1%果胶酶+0.5 mol/L甘露醇+0.1% MES+1 mmol/L CaCl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