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具有混沌的复杂系统的同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具有混沌的复杂系统的同步控制,利用一种简单的反馈控制器得到具体实现,其结果是全局性的,利用微分不等式和李雅普诺夫直接方法给出严格的证明,去掉了原有的工作对初始条件及目标轨道所加的不必要的限制,并应用于Lorenz系统实现混沌同步化。  相似文献   

2.
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的光伏户用逆变电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伏户用逆变电源在太阳能光伏利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的光伏户用逆变电源电路 ,该光伏户用逆变电源充分利用了 Intel8X196 MC微处理器的功能 ,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真正的 MPPT。从研制出的样机看 ,系统使用效果较好 ,输出电压波形和稳定度均达到了世界先进行列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对有功功率波动给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带来的电能质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式混合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分级补偿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超级电容与蓄电池的主动式混合储能系统结构,该结构能够充分发挥超级电容与蓄电池各自的优势,提高储能系统的功率输出能力;阐述了分级补偿控制的基本原理,并对混合储能系统中蓄电池、超级电容的容量进行了优化配置;基于模糊PID,构建了双向DC/DC变换器的整定控制方法,解决了常规PID调节器参数难以在线整定的问题。仿真分析表明,提出的有功功率补偿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补偿光伏并网发电有功功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方法。该改进算法由扰动观察法和二次插值法相结合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利用二次插值法可以缩小搜索范围的特点,克服了扰动观察法在最大功率点附近产生的震荡现象,从而减小误判。通过MATLAB建模仿真的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快速地搜索到最大功率点,提高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刘爱民  张康明 《广西科学》2009,16(2):164-166
针对Lorenz超混沌系统,以稳定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超混沌系统的混合同步方法,给出Lorenz超混沌系统实现自同步的充分条件以及控制律参数的取值范围,构建Lorenz和Chen超混沌系统异结构同步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同、异结构超混沌系统精确同步.  相似文献   

6.
为增强系统惯量和阻尼,虚拟同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港口岸电电源中,但虚拟同步控制的港口岸电电源与船舶PWM整流器负荷之间可能存在交互失稳问题.因此,本文首先根据其多时间尺度控制特性,提出了虚拟同步控制的港口岸电电源的分频段dq阻抗模型.其次,基于所建dq阻抗和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稳定性分析表明,港口岸电电源的交流电压环与船舶PWM整流器负荷的直流电压环之间存在控制交互作用,进而会诱发系统振荡.增加港口岸电电源的交流电压比例和谐振系数,或减小船舶PWM整流器负荷的直流侧电压比例系数可增强港口岸电供电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基于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阻抗模型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复杂混沌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具有唯一平衡点的混沌系统的吸引子共存现象。在Lorenz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三维混沌系统。在新混沌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负反馈提出一个包含忆阻器的新四维混沌系统。通过吸引子图、分岔图和复杂度等方法对新的四维混沌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利用Multisim选择电阻、电容、模拟乘法器和运算放大器等元器件,设计了新混沌系统的电路仿真,生成具有良好效果的吸引子图像,通过实验结果分析验证了混沌系统在电路实现中具有可行性。设计自适应同步控制器,使驱动系统与响应系统达到同步。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以一类新型系统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同步控制方法,使参数的选择更加灵活和实用,并详细证明了这类新型混沌系统同步而且估计了同步速度,给出了新型系统与洛仑兹混沌系统的异结构同步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指出只要选取参数大于零就能达到同步控制的效果,且同步误差的收敛速度为O(e^-1).数值模拟说明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光伏系统部分电池板受到遮蔽引起串、并联的失配,会严重影响发电量。在电池板级采用功率优化变换器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文中讨论了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架构,分析了不同拓扑结构的DC-DC变换器作为分布式优化器的特点和适用性;重点讨论了光伏优化器的效率和改进,并通过Simulink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光伏电池工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温度及光照强度对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采用扰动观察和模糊控制2种方法,验证了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的可行性,分析并比较了最大功率跟踪的P-U仿真曲线,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时系统在到达最大功率点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驱动响应同步、反馈同步和自适应同步是目前研究混沌同步的三种常用方法。但这三种方法对处理具有综合复杂性的系统(如统一混沌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采用active-control同步控制方法对统一混沌系统的同结构和异结构同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用计算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active-control同步方法能使统一混沌系统达到同步,且其同构同步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实现,即active-control同步控制方法对研究统一混沌这类具有综合复杂性的系统有效。  相似文献   

12.
首先通过全局分岔图和吸引子图对所研究的Mathieu方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方程的混沌同步进行了研究.利用主动同步方法实现了2个不同初值的Mathieu方程间的自同步,同时利用该方法实现了Mathieu方程与非线性陀螺系统间的异结构同步.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对实现Mathieu方程混沌同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离网型光伏电站蓄电池工作环境,介绍了该发电系统的主要控制方式,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双光电探头的光伏电源自动跟踪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平坐标系跟踪系统,方位角采用自动跟踪,高度角采用手动调节;控制系统采用紫外线传感器和光敏电阻组成对太阳光线的探测器,实现了太阳电池组件对太阳的跟踪。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外界条件的干扰或是周期性负荷扰动等原因,互联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将变得更加复杂,此时,整数阶互联电力系统模型很难准确描述其运行特性.基于分数阶系统稳定性理论,对分数阶互联电力系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非线性反馈控制和主动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分数阶互联电力系统混沌振荡的同步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这2种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糊集成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包括转向运动模型、俯仰运动模型和侧倾运动模型的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整车集成系统模型.分析汽车转向时转向系与悬架对车辆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应用模糊逻辑控制理论,设计了主动悬架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控制器.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糊集成控制策略,有效地消除汽车转向时由转向效应对悬架作动器作用力的影响,以及车身姿态对电动助力大小的影响,不但实现了转向时的操纵轻便性,又明显提高了转弯时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整车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虚拟DCS开发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虚拟DCS的概念以及DCS生命周期中的3种形式(仿真DCS、虚拟DCS、激励DCS),介绍了虚拟DCS的相关技术,包括技术资源、虚拟算法库、虚拟分散处理单元及仿真功能.通过对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实例,表明了基于虚拟DCS技术为DCS的培训、应用和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18.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预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较为准确的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做出预测,提高光伏并网后电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文章对硅太阳电池组件发电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光伏发电功率及发电量预测模型。通过改进水电、火电和风电现有的发电量预测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和G(1,1)灰色理论模型),使得改进后模型更适合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预测。最后,对三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为今后并网光伏发电的预测提供了一种较为准确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赵娟妮 《科技信息》2013,(7):401-402
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多传感器技术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多传感器技术的定义、优点、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工作原理、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光伏电站监控系统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模式,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之中,可大大提高光伏系统中仪表的精度、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控制,将几种适用于有源滤波控制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简要介绍了比例积分控制、滞环控制、无差拍控制、三角波调制、单周控制、空间矢量控制、变结构控制及滑模控制、重复控制、预测控制、模糊控制等几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控制策略.在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同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并对部分控制算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性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