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怒族八种红细胞血型抗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云南怒族ABO、Rh、MN、P、GPC、GPA、KeLL、Wrb血型系统抗原分布情况 ,为解决临床输血及人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怒族自然村采用随机抽样调查128人 ,进行血清学检测定型的方法。结果 :云南怒族ABO血型系统中表现型A>O>B>AB ;基因频率r>p>q。Rh血型系统中Rh( -D)阴性率占4 69 % ,d基因频率为0 2165 ,分布较高于我国各民族(除新疆维吾尔族外) ,该民族表现型CCDee居多 ,占31 25% ,其分布特征为CCDee>CcDee>CcDE>ccDE>ccdee>ccDee。MN血型系统中表现型M>MN>N ;基因频率m>n,该系统中的Mur抗原阳性率特别高为22 65%(29/128) ,与上海汉族阳性率为0 66%(6/900)相比 ,怒族Mur抗原分布明显高于汉族Mur抗原。P血型系统中基因频率P2(0 7552)>P1(0 2448) ;GPC、GPA、KeLL、Wrb血型皆为阳性。结论 :不同民族的血型抗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怒族的血型分布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门巴族ABO血型系统基因频率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的是中国门巴族人群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与其他17个族群间的遗传关系.采用玻片法检测并分析了西藏100名门巴族人群的ABO血型分布;应用网络生物信息资源,收集了西藏昌都、林芝、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藏族,青海贵南、黄南、西宁藏族,甘肃藏族,云南丽江藏族,内蒙古蒙古族,宁夏回族,陕西、河南、山东汉族等17个族群的相应资料,计算了他们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藏门巴族ABO血型系统的表型频率为O>B>A>AB(-A=0.2128,-B=0.2523,-O=0.4681,AB=0.0638),基因频率r>q>p(r=0.6770,q=0.1742,p=0.1488),符合我国ABO血型系统分布规律;遗传距离分析显示,门巴族与珞巴族距离较近(0.0851),其次为云南丽江藏族(0.0943)和西藏、青海其他地区藏族,最后是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汉、回、蒙古族.聚类分析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门巴族在遗传上与藏族的关系近于其他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3.
10例肿瘤导致ABO血型系统抗原减弱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肿瘤因素导致 ABO 血型系统抗原减弱所引起的定型困难,解放军总医院2002年以来.在血型鉴定时发现10例肿瘤患者血标本,正向定型出现弱凝集或不凝集;反向定型正常,正反定型不一致.其自身对照为阴性,且排除假凝集所致.通过吸收放散、唾液型物质中和试验、H 抗原强度等实验检测弱抗原,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在患者病情缓解后重新进行血型鉴定.结果表明10例受检者红细胞上确有弱抗原存在,其中3例血清学实验呈现较明显亚型特征,但肿瘤经过治疗缓解后,亚型特征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定型恢复正常.说明某些肿瘤可以导致 ABO 血型系统抗原减弱,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血清学呈现亚型特征,应综合病情、输血史、家系调查及特殊血清学检查来确定血型,并与亚型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对甘肃省中医院2009年-2012年临床科室血型及交叉配血鉴定送检的102份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对策,从根源上杜绝由血型标本错误引起的输血差错事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理州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型的血清学表现型及不规则抗体存在情况。方法:检测献血者样本136 803例,采用血清学方法确证Rh表现型,使用抗人球蛋白试剂对不规则抗体作筛查。结果:确证Rh(D)阴性献血者209例(0.15%);其中含不规则抗体1例(0.48%),血清学表现型中:ccdee 123例(58.85%),Ccdee 67例(32.06%),CCdee 7例(3.35%),ccdEe 6例(2.87%),CcdEe 5例(2.39%),CCdEe 1例(0.48%)。该阴性献血者ABO血型分布情况AOBAB。结论:对献血者Rh(D)阴性血型的血清学表现型及不规则抗体作检测,将有利于为临床安全及时有效输血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各血型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分析Hp感染与ABO血型、Lewis血型、分泌-非分泌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100例为感染组,100例健康的无偿献血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ABO血型系统、血型物质、Lewis血型系统的分布差异.结果 ABO血型分布比较:感染组O型血占56%(56/100),高于对照组的31%(31/100),感染组A型血占16%(16/100),低于对照组的33%(33/100).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感染人群中O型血有较高发生率(56%),和普通人群中A型血(33%)之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ABO血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有相关性,O型人有较高感染倾向,而A型血则有较低感染倾向.Lewis表型分布比较:分析整个数据,感染组与对照组的表型分布基本一致,说明Lewis表型分布不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感染组各表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型物质分布比较:分泌型个体分布在感染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O型血有较强的关联,但与Lewis血型、分泌-非分泌表型无关.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藏族ABO血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的300名藏族人群进行了ABO血型的随机抽样,其中男女各半,试图了解青海这一藏区的ABO血型分布情况和藏族族源.调查结果为:(1)藏族的ABO血型分布为A型占20.67%、B型占22.33%、O型占48.33%、AB型占8.67%|,特征是:O>B>A>AB,基因频率是p=0.1575、q=0.1673、r=0.6752,特征为r>q>p.(2)藏族ABO血型分布的民族指数为0.9991.此次调查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的藏族人群具有较高的O基因频率,具有典型的南方人群结构特征,说明藏族与南方诸多民族有着族源关系.调查结果基本上与以往的文献资料相符,且符合我国省区血型频数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ABO血型不合的输注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护理因素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ABO血型主要不合和次要不合的干细胞输注的影响。对20例HLA相合、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外周血干细胞输注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分析。在输注外周血前、中、后均采取周密的预防措施。20例血型不合移植患者均顺利输注外周血干细胞并获得造血重建。说明在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干细胞输注中,护士对病情观察及护理水平是输注及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临汾地区近一年来参加无偿献血的14999名汉族的人ABO血型进行检测统计,结果表明:B基因较高;表型特征为B〉O〉A〉AB,与山西省ABO血型分布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贵州某医高专学生ABO血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玻片凝集法检测 3434名医学生的ABO血型,对6个专业学生和人数大于50的民族的ABO血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汉、布依、侗、苗、土家、彝和仡佬族等7个民族和6个专业学生的ABO血型分布特点为O>A>B>AB,基因频率分布特点是r>p>q.均具有较高的O型频率.[结论]结果提示:(1)该校学生ABO血型具有南方人的血型分布特征; (2)可能与他们的性格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吉林地区汉族1584人MN血型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献血者基因频率为m0.4605,n0.5395,MN血型分布特征为MN>N>M,与上海市汉族居民,MN>N>M,我国汉族人MN>N>M,分布特征相同,而与重庆巴县地区汉族人,及壮族、蒙族等少数民族MN>M>N的分布特征相比较有一定差异,也见MN血型有遗传、民族、人种和地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湘西桑植白族718人ABO血型的调查资料.结果表明:其表现型频率的次序为A>O>B>AB,基因频率的次序是O>A>AB;人群中ABO血型各型的表型频率分布分别是A 35.24%、B 25.63%、O 30.91%、AB 8.22%;基因频率为P_(0.2492) q_(0.1875)r_(0.5634);Hardy-Weiberg测验x~2=1.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头颈部鳞癌患者p53基因突变、mdm2基因扩增的状况,了解其与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性别、鳞癌分级、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及两异常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行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提取标本DNA;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突变状况;用dPCR法检测mdm2基因扩增情况;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行2检验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在50例头颈部鳞癌患者标本中,检测出17例存在p53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4%,所有的癌旁正常组织未发现p53基因突变;在50例鳞癌标本中检测出6例标本存在mdm2基因扩增,扩增率为12%,其中有一例同时存在p53基因突变;p53基因突变、mdm2基因扩增与患者的鳞癌分级、淋巴结转移、性别等相关性分析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与mdm2基因扩增在头颈部鳞癌中较常见,可能是头颈部鳞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云南阿昌族AB0血型系统基因频率分布状况,为促进云南血型参比工作的发展及填补资料。方法:对德宏州,梁河县,九保乡,芒科寨的阿昌族自然村应用随机抽样调查。血型检测采用玻片法,结果:阿昌族AB0血型系统表现型为A〉B〉O〉AB;基因频率r〉p〉q。结论:通过与其它民族的比较。阿昌旋ABO血型表现型分布与云南汉族,白族,瓦族,怒族相同。  相似文献   

15.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7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DNA的ABO血型基因型,并通过统计学分析,与255例海南汉族正常人群DNA的ABO血型基因型作对比分析,以探讨新生儿黄疸与ABO血型基因DNA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海南籍汉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ABO等位基因中以A等位基因多见、O等位基因少见,在海南籍汉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ABO血型基因型中以AO1基因型和BO1基因型多见、BB基因型和O1O1基因型少见,与海南籍汉族正常人群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可能与ABO血型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云南怒族稀有血型MNSs系统--(Mur)抗原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云南怒族稀有血型MNSs系统—(Mur)抗原布分情况 ,为解决临床寻找稀有血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怒族自然村采用随机抽样调查128人 ,进行血清学检测定型的方法。结果 :云南怒族稀有血型MNSs系统—(Mur)抗原阳性率特别高为22 65%(29/128)与上海汉族阳性率为0 66%(6/900)相比 ,怒族Mur抗原分布明显高于汉族Mur抗原。结论 :怒、汉两民族的Mur抗原阳性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x2=158 14 ,P<0 005)  相似文献   

17.
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完全被某种抗体结合后 ,进行血型鉴定时发生遮断现象 ,易导致血型定型错误。笔者遇见一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王某 ,女 ,37岁 ,怀孕 40周 ,孕 3胎第二产 ,产程 1小时 ,羊水清 ,胎盘、脐带无异常 ,无家族遗传病史。王某之子 ,男 ,1天 ,皮肤、巩膜重度黄染 ,怀疑新生儿溶血病。2 血型血清学检查( 1 )试剂与方法 :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及放散试验均按文献 [1,2 ] 方法 ;试剂谱细胞为本实验室自配。( 2 ) ABO血型鉴定 :王某 A型 ,丈夫 O型 ,王某之子 O型。( 3)抗体筛查 :王某血清与不同红细胞…  相似文献   

18.
探讨 bcr- abl融合基因、P53 基因对 CML不同病期演变的作用 .采取 CML2 6例不同分期共30份标本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bcr- abl融合基因 ,应用多聚酶变 .结果显示 2 4例 CML慢性期中 2 2例 bcr- abl基因 ( ) ,6例急变期中 5例 bcr- abl基因 ( ) ;CML慢性期未发现 P53 基因突变 (0 / 2 4 ) ,急变期发现 2例突变 (2 / 6 ) .2例 P53 基因突变中 ,1例 bcr- abl基因( ) ,1例 bcr- abl基因 (- ) .由此可得 P53 基因突变在 CML慢性期少见 ;P53 基因突变对部分 CML急变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STR基因扫描技术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并被用于遗传学,为解决亲子鉴定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过去进行亲子鉴定所检测的遗传标记多为基因产物,即蛋白质。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亲子鉴定的方法也由血型检验发展到了DNA技术,发生了从蛋白质到基因、从排除到肯定的质的飞跃。目前,用于法庭科学的DNA技术较多。本文采用新近发展起来的STR基因扫描分析技术,通过对TH01、TPOX、CSFlP0、D3S1358、VWA、FGA、D5S818、D13S317、D7S820等9个STR位点和Ameloginin基因的多态性同步检测分析,进行了2例亲子鉴定,来说明基因扫描技术在亲子鉴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调查稀有少数民族ABO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了解该地区各民族起源,为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对临夏州中心血站2015-2017年无偿献血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对5个民族ABO血型的观察值和期望值经吻合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发现东乡族与保安族,东乡族与汉族的距离较为接近,从而提示东乡族的起源可能与保安族、汉族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