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Jacobson在Eyring分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液体分子自由程理论.根据这个理论,液体分子自由程即分子表面之间的距离应为L=2Va/Y.本文在Jacobson理论基础上,给出了液体分子自由程压力系数与温度系数两个参量,研究了部分烷烃、烯烃、醇、苯及其卤代物的自由程压力系数与温度系数.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这两个参量与分子力及液体声速系数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理想二元混合液自由程压力系数与温度系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理想二元混合液的自由程压力系数与温度系数均为组分自由程压力系数和温度系数的线性函数,其系数为组分的自由程分数.由各组分的压缩系数、膨胀系数、绝对零度时的摩尔体积和组分分数,可以求得混合液的自由程压力系数和温度系数. 相似文献
3.
在Jacobson液体分子自由程理论以及液体分子自由程压力系数与温度系数的基础上,研究了有机液声速与自由程压力系数,声速与自由程温度系数的关系,给出了具体关系式,由此计算出的声速压力系数和温度系数与参考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王克强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9(2):138-141,187
根据液体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发展了一种计算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液体导热系数的新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非极性液体,根据液体和脂肪醇、水等含氢键液体。应用两参数方程对39种物质2294个数据点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至临界温度)和压力范围(至220MPa)内,导热系数计算值都接近实验值,平均误差仅1.53%;对14种饱和液体226个数据点的计算结果表明,导热系数计算值与文献推荐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Jacobson液体分子自由程理论以及液体分子自由程压力系数与温度系数的基础上,研究了有机液声速与自由程压力系数、声速与自由程温度系数的关系,给出了具体关系式.由此计算出的声速压力系数和温度系数与参考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由液体声速与自由程关系出发,导出声速压力系数表达式,并结合Kuczera的结论,研究了液体分子有效摩尔体积与分子势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Jacobson的液体分子自由程理论和液体声速与分子自由程的关系,推导出了多元有机混合液声速压力系数与组成多元有机混合液各组分的特性参量(声速、密度、自由程、等温压缩系数等)之间的关系式,利用文中给出的公式,对由丙酮、苯、四氯化碳、甲醇组成的三元系、四元系有机混合液声速的压力系数进行了数值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较好,且声速压力系数均为正值。 相似文献
8.
张娟利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实验采用拉脱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水和酒精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近似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兴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4):115-118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并从分子热运动的观点出发,结合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得出了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呈递减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Schaaffs理论,从有机液声速与液体分子碰撞因子关系式出发,导出了反映有机液声速压力和温度特性的声速压力系数和温度系数表达式,并与由Jacobson分子自由程-声速理论导出的表达式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两级公式计算出的几种有机液的声速压力系数和温度系数相互吻合,且均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从理论上讲,本文中推导出的有机液声速压力系数和温度系数公式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改良的对应状态原理,建立了一个新的液体热压力系数计算公式,可适用于从三相点到临界点的宽阔温度范围。式中只有一个仅与分子大小有关的特性参数,该参数与正常沸点下液体摩尔体积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对42种液体热压力系数预测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1.7%。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介绍了两种测量液相穴长度的方法——射钉法和数学模型法。将射钉法所测量的结果与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射钉法具有测量准确,成本低廉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液态金属自由表面在聚变堆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态金属自由表面是指液态金属,如锂(Li)、镓(Ga)和氟锂铍(Flibe),以射流、液膜和液帘等运动形式中存在的自由表面。对液态金属自由表面在聚变堆中作为液态第一壁和偏滤器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在三轴试验基础上提出采用归纳定义方法来确定孔隙压力关系方程,其结论与根据弹性力学理论推导的结论是一致的,并指出了弹性力学理论推导过程中存在的不严密之处和理论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ab-initio理论基础上,利用前期获得的与实验吻合较好的CEIMC法模拟结果,采取配位数分析法详细研究了高温高压液氢的离解过程,确定了不同状态下液氢的离解度数值,系统讨论了分子离解对液氘冲击特性的影响.当冲击压力低于20GPa时,液氘分子主要为双原子分子态;冲击压力大于53GPa时,主要为单原子分子态;压力处于两者之间时为D2与D的共存态. 在T-ρ面及T-P面内划分出了液氢分子开始离解及完全离解的临界线,认为高温高压液氢金属化应至少有50%氢分子离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