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从先秦的侠士行为和诸子的侠士认识两个层面加以阐述,探究先秦侠意识的形成,揭示中国侠文化的源流,并阐发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近代哲学视界中的国学与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体现。国学成为主流话语决定了近代思想家的文化建构离不开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使先秦诸子以及先秦哲学成为近代思想家关注的热点。离开了先秦诸子以及对中国本土文化源流的考辨,也就不能理解中国近代国学思潮缘起的特殊背景,进而无法深刻理解国学的理论初衷和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3.
从先秦的侠士行为和诸子的侠士认识两个层面加以阐述,探究先秦侠意识的形成,揭示中国侠文化的源流,并阐发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屈原曾经受到先秦诸子的深刻影响,对此前人已作了不少有益的梳理。“屈原与先秦诸子”研究主要呈现三种倾向:一是认为屈原归属于先秦诸子的某一家;二是认为屈原兼具先秦诸子思想:三是认为屈原兼具百家而后自成一家。学者学术视野逐步由封闭、迷信走向开放、求实,研究思路正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论文主要对我国先秦时期的鬼文化作一整体考察。对鬼文化产生的源流,乃至“鬼”字本义,以及先秦诸子不同的鬼神观、先秦尚鬼的重要文化意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变”思想滥觞于先秦史官,而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则初步形成于先秦诸子。先秦诸子“通变”的史学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括通、变、通变、变通的四层含义,他们以“通”的眼光来看历史的变化,承认变化的趋势性,重视变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通变”思想,反映出先秦诸子史学思想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诸子选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都面临着很多困惑,到底是按照文言文的一般教法精讲呢?还是注重研究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呢?笔者尝试从学习诸子散文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学与国学传承、开设课程方式几个角度谈谈如何教《先秦诸子散文》选修课。  相似文献   

8.
评宫哲兵《晚周辩证法史研究》何立新先秦无疑是中国文化之“根”,先秦文化最辉煌的阶段是晚周。仅以辩证思维的成就而论,晚周诸子不仅达到了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高峰,而且一直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细微部分,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对...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化史上,先秦诸子文化资源并未真正从积极的意义上整合过。全球化趋势为诸子文化的阐释提供了全新的语境。在新的文化视野下,老、庄建立在对“道”的神秘和宇宙无穷的理解意识基础之上的认识论,孔、孟以仁义之学为基点的伦理思想,墨子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的宗教理念,正显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这些思想精华的互补与整合,对内可提升民族的精神品格,对外可与世界文化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0.
先秦诸子时代是中国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确立了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价值形式和人之安身立命之所。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先秦儒道的诚信思想,深入挖掘诚信资源,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君主观念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仲舒的君主观念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董仲舒的君主观念。是以儒家思想为蓝本,通过吸收墨家的天志思想、阴阳家的阴阳五行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而形成的,明显地呈现出对先秦诸子思想综合吸收的特点。可以说,董仲舒的君主观念是以儒家面貌出现的诸子思想的综合体。他的君主观念的形成。对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超稳定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它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也是今天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源泉.在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的当今时代,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扬“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和谐世界“思想既是对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千年交往史的经验总结,也是将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向世界做郑重推荐,更是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人附逆期间曾经对当时的中国文化建设发表过一些看法.他在事后强调自己的这些看法意在“说明中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为民族求生存”.因此,木山英雄将他的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思想表述为“复古”,陈思和、董炳月等则强调其落水的性格悲剧,强调其民族主义表达的相对合理性.其实,周作人附逆期间的民族主义表达并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其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有的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融合的思路.他附逆的悲剧,固然有个人性格的悲剧,但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当时专制政体与民族主义的现代原则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南宋时期的温州,同时产生了"温州杂剧"(南戏)与"永嘉学派"这两种先进文化,从而在中国的戏剧史、哲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它们主张"通商惠工",提倡"扶持商贾";批判腐败,提倡"事功";反对"理学"教条,提倡"民本"关怀及爱国主义,反对苛捐杂税;提倡勤劳致富、鼓励勤学成才等等,从而体现了相通之处.深入辨析其在精神深层的共同源头,有助于增进对浙江古代文化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5.
《庞阿》、《离魂记》、《阿宝》是三篇古代离魂型小说,其魂去——魂归的结构模式是这三篇小说的基本模式。三篇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心理、形象在这一模式下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主要应用避实就虚的创作手法来加以表现的,从中反映了圆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香港学者散文创作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学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分支。香港学者散文创作受中国传统文学的深刻影响 ,又吸收融汇了西方文学的幽默风趣 ,它是作者学识、机智、才情和辞采的完美体现 ,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本文对香港学者散文创作的发展进行了整体考察 ,分析评述 70年代后香港学者散文勃兴的历史原因和香港特定的人文、社会环境对它产生的影响及这一时期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和主要作品 ,并就香港学者散文创作与大陆的散文创作进行比较 ,总结归纳了香港学者散文创作的艺术特征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的多边外交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和合文化传统中的“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思想中透析中国多边外交思想,分析出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白族服饰是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白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劳动成果,它随着白族历史的发展,历经演变形成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本论文将从“大理地区白族女性服饰的类型”与“结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长之关于中国文艺复兴的文化构想在现代文化出路的讨论中独树一帜。他通过重释“五四”,立足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在对“中体西用”、“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三种典型文化观的反思中确立了现代文化建构的方向。他关于现代文化建构的思想是现代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