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产品设计中的仿生性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仿生学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仿生性设计的概念,起源和发展,指出了仿生性设计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设计的本质、设计的观念和情感表达、以及仿生性设计是设计创新思维的源泉,是现代产品造型设计的大趋势的观点来说明为什么在产品设计中要运用仿生性设计,并指出了仿生性设计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2.
谈"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设计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仿生设计"也开始受到关注。基于仿生学原理和仿生技术而产生的产品仿生设计,应注重产品系统内部特质和原理的仿生技术应用,而不仅是外观或局部的模仿生物。正确把握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需把握仿生设计的整体性特征,纠正一些错误看法。展望未来,产品智能化设计和绿色产品设计都将是仿生设计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3.
孟思源 《科技信息》2010,(7):354-355
仿生设计运用在产品设计中,丰富了产品的形式语言,体现出独具个性的美感。仿生设计的灵感有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真实形态,也有发自于理性思考的抽象提炼。仿生设计增强了产品与自然间的沟通与联系,提高了产品的亲和力和艺术感。  相似文献   

4.
张婉琳 《科技资讯》2013,(6):106-106
产品设计语言主要体现在生态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奇异性上面,我们知道,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设计库,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无数的生物(动物和植物)都有它们丰富而奇特的生物造型和生物特点,这些形象而鲜明的特征构成了大自然最为鲜明的生态法则。那么仿生设计就来源于此,在产品设计中对生物的形态进行多方位的模仿和参照,给予设计产品自然的特质,这是现代工业设计最为流行的设计理念,本文重点讨论的就是工业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仿生设计在健身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秀 《科技信息》2012,(5):21-22
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又是最新鲜、最具活力的设计创新方法,是设计回归自然、最求人性化的具体可行的方法。健身器已经慢慢走进千家万户,消费者对其审美与功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蜗牛"健身器的设计创新点在于运用形态仿生,结合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法则和人机工程学原理,在形态方面提升了产品的亲和力,又在功能实现了低碳环保,是仿生学在产品设计实践中运用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6.
吉海娟  叶俊男  汪琳 《科技资讯》2010,(12):223-224
防灾减灾与安全救助产品设计源自于设计师对"为生命而设计"这一理念的新的思考与探索,是人们为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生命的安全所做出的努力。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产品语意学的理论研究,对比相关理论与防灾减灾与安全救助产品设计方法的相通性,从产品语意学对产品的色彩、形态、人因、材料、结构等方面的指导作用进行了详细分述,对防灾减灾与安全救助产品设计进行初步的设计研究,透析防灾减灾与安全救助类产品在设计中所传达出的外延和内涵语意,从而深入地探讨产品语意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期获得更好的设计视角。  相似文献   

7.
仿生设计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中生物体的研究,向生物体索取设计灵感的重要手段,它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提炼,是对生命与精神奥秘的一种探索。今天,形态仿生设计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设计和开发领域,同时在产品设计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产品形态仿生设计作一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统工程的产品设计7D规划及1+3+X综合设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新的产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这种方法将产品设计过程分为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和设计质量检验阶段.产品的设计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产品的设计思想、设计环境、设计过程、设计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及产品设计质量检验等进行全面的规划;产品设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综合设计法完成产品的设计.所提出的综合设计法,即1+3+X设计法中的1为功能优化设计,3为将动态优化、智能优化和可视优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设计方法,X为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而需要采用的设计方法;产品设计质量检验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用理论方法、试验方法或通过用户试用的方法对产品设计质量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
感性驱动的产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论述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工业设计领域面临着新的瓶颈,如何将人的感性融入于产品设计中、赋予产品新的价值。这里在介绍产品感性与产品设计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以实例说明了感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其研究手法的类型,最后阐述了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西周青铜窃曲纹饰在现代产品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分析西周青铜纹饰的演变过程,通过青铜器实例探讨了窃曲纹的审美特征并提取设计符号.结果 根据产品设计的要素,将提取的设计符号变形并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结论 青铜纹饰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可以从产品形态的创新、产品功能的表达、产品使用环境的演绎3个层面进行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网络化条件下企业产品设计过程和管理模式的内容.方法 从企业环境、设计管理角度分析、归纳目前企业产品过程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结果 应用网络化服务和设计管理理念于产品设计,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信息资源,缩短产品的周期,提高产品的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结论 设计管理借助网络化在企业中得以应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竞争的资本.  相似文献   

12.
研究信息时代产品综合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围绕信息时代产品创新设计过程,将产品语义学应用于产品设计实践,分析了现代产品设计的信息化特征,论述了产品综合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特点,为更好地进行产品工业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在人性化和商品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以功能为主导,采用群体设计组织方式,综合运用各种设计创意方法,综合考虑影响产品设计的各种信息要素,设计市场需求、用户满意的价廉、物美、易懂、易用又技术可行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产品设计中仿生设计的方法理念作一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复杂产品开发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工作.研究了复杂产品设计知识产生和应用特征,建立了基于本体的复杂产品设计知识脉络统一表示,包括设计知识、设计过程、产品、人等表示,研究开发了产品设计知识应用开发工具,实现设计知识概念定义、产品设计过程定义、产品结构定义以及知识应用等功能.以滑膜摊铺机产品设计知识应用开发为例,实现产品设计过程、产品结构、关键词搜索等产品设计知识的快速导航获取,实现知识的管理和知识的传承,支持企业实施基于知识的精益产品创新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提高产品定制效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过程的特点,结合粗糙集理论和神经网络方法各自的优势,提出一种融合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的产品敏捷定制设计新方法,将粗糙集和神经网络方法有机集成应用于产品设计过程。该方法中,运用粗糙集对设计要求进行约简,提炼有效的决策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要求与其对应的产品结构间的网络模型,快速确定产品结构形式。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某卷板机的总体方案定制设计过程。这种方法为实现产品敏捷定制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王新燕  范大伟 《科技信息》2010,(10):266-266
逆向思维是产品创意设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设计中运用逆向思维,就是从与传统观念相反的角度探索问题,这种设计方法往往能使产品创意出奇制胜。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逆向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阐述了逆向思维在创意设计中的重要性,设计师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方式,从事物的对立面寻求新的解决方法,以获得更好的全新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驱动的数字化产品设计的背景下,基于Web的评价策略将成为提高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从工业设计评价理论出发,利用ASP+SQL server网络数据库技术和多层级、多目标模糊评价理论构建了基于Web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多目标评价系统,将传统的评价策略应用于网络平台之上,大大拓宽了评价策略的应用面,为产品设计师以及产品生产厂家提供了更为理性、明确的改进方向.同时也为产品设计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价值工程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的基本思想和步骤,从产品功能的价值分析、材质选择、工艺设计、色彩设计、供应设计角度论述了价值工程理论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内容。  相似文献   

19.
沈艳 《科技信息》2010,(32):274-274
人与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系统,儿童在成长的过程申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我国,城市和乡村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区域,对待儿童的观念也有所不同。儿童产品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社会因素,有目的的进行设计细分.以满足不同地域文化的儿童的需求。城市儿童的产品设计应该满足仿生性、益智性,农村儿童的产品设计应保证材料选择环保、经济,功能设计多样化,产品设计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李建华  张龙  黄锦源 《科技信息》2013,(23):220-220,274
本文以结构仿生在大跨度建筑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结构仿生方法的应用;结构仿生在大跨度建筑设计中的表征;结构仿生在大跨度建筑中的设计手段,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和提取有益的设计理论和应用经验。本文通过对现代大跨度仿生建筑的研究,力图为国内相关设计方法理论与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