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华 《海峡科学》2004,(12):99-100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笔者拟通过剖析我园在开展区域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区域活动谈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丰富适宜有效的情境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要运用联系幼儿生活实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丰富材料、有效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多媒体听说游戏的情景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充实丰富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发展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3.
朱文礼 《奇闻怪事》2011,(11):40-40,49
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坚信:“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新纲要十分注重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和谐共生、主动发展。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园墙饰的设计、活动区域材料的摆放。还应与幼儿家庭密切配合,请家长们给幼儿提供充足的、类型各异的材料,引导幼儿自由地选择、自由地想象、自由地发现、自由地创作,睿智高效地培养幼儿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整合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发展,我园每位教师,不仅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努力掌握丰富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培养和发展自身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平时注意收集有关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资料,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中外著名家庭教育学家的有关论著和报刊杂志。通过有关家庭教育的报纸、刊物,  相似文献   

5.
区域活动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它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孩子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但区角材料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凝聚了教师大量创造性的劳动,那么该如何来提升托班区域游戏材料的教育价值呢?按照《纲要》精神,根据教育性、儿童性、创新性、趣味性、经济实用性、操作性等自制要求,本着一物多玩,一物多用,利废利旧的原则,通过跟踪记录、观察法、园本教研等研究方法,适时对操作材料变一变,让其更为精彩,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操作、实践、体验的机会,愿每个平凡的角落萌发不平凡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李霞 《奇闻怪事》2010,(11):27-27,25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教师在组织幼儿语言讲述活动的过程中,注重的不是看幼儿能否运用教师所提供的玩教具或图片,很浅显、单一的把内容串讲下来,而是借助这些材料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挖掘新的故事情节,并用较流畅的语句讲给幼儿。  相似文献   

7.
当前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幼儿的主体地位表达了幼儿是发展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表达了幼儿的理想发展离不开教师,于是(《纲要》一方面特别强调幼儿的自主性,通篇体现了尊重幼儿兴趣、满足幼儿需要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十分强调教师作用的重要性,多次出现“引导幼儿”、“指导幼儿”或“教育幼儿”的关键字眼。这充分说明(《纲要》在教育与发展之间仍然坚持了“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我们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时,把户外活动内容及材料的选择权,活动方式的自主探索权,活动目标的分层达成权还给幼儿,真正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幼儿,孩子们就能真正成为户外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邹正香 《奇闻怪事》2011,(7):34-35,23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目击和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活动中要适时介入,促进幼儿发展,要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授时机。要让幼儿想自己所想的,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玩自己想玩的,手的操作,脑的思考,经验的获得,才会有创造的萌发,教师有责任创造环境、提供材料,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操作、实践、体验的机会,用孩子的心去布置区域,用孩子的情去参与活动,愿每个平凡的角落萌发不平凡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杨丽 《果洛科技》2004,(2):10-12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游戏活动这一主要教育手段的运用在农村牧区学前班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从校领导到家长、教师对游戏活动的教育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场地缺乏,游戏材料不足,教师备课、自制教玩具没有时间保证,上课占用和替代了游戏时间,很少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幼儿在这方面分享不到快乐,无法获得相应的经验。学前班的游戏的价值功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牧区学前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和条件开展游戏活动,如何创造条件来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  相似文献   

11.
郭冬梅 《科技资讯》2009,(24):170-170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幼儿教育科技成果,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让幼儿共享中外优质教育资源,获得共同健康的发展。本文对培养幼儿的自尊,建立幼儿的自信,对幼儿产生的影响以及教师的应对策略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张岚 《海峡科学》2005,(7):70-7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须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关注幼儿成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教师的重要要求,而且将关注与互动紧密联系。但是,传统教育活动中,教师在互动中的注意力或与幼儿互动中关注的目光更多停留在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处理和控制上。  相似文献   

13.
刘碧丹 《海峡科学》2007,(9):117-1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教育评价”部分指出:“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以游戏活动评价来说,应考察教师是否合理的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使师幼之间形成指导式互动,以保证游戏发展价值和教育作用的切实实现。有了教师在游戏过程与幼儿的指导式互动,游戏活动计划才得以实现,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功能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4.
李叶秋 《科技信息》2010,(31):303-303
材料是幼儿探索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材料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的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对材料的选择要讲究科学性;材料的准备要切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能力;注重操作材料的多样性,让幼儿有更多探索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姬宝荣 《科技信息》2012,(29):330-330,8
探索型主题活动它基于幼儿的直接经验,是一种以幼儿获取丰富的学习经验,满足幼儿探索的好奇心与兴趣,发展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方式。本文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幼儿为本,设计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尊重幼儿,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等几方面来实践证明幼儿主体性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的发展。通过本研究可以使教师以引导的方式鼓励并推动幼儿去和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就幼儿学的过程而言,强调了幼儿自主性学习,重在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凸现幼儿不同的探索和思维方式。还看到了孩子的成长、看到了教师的观念、行为转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纲要》的颁布,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视野的不断开阔,我们已经深深地意识到,现代的幼儿教育已经从原来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向着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向发展。幼儿成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则充当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他们对周围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与好奇,主动学习既能满足幼儿探索的需求,又能在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的认知体系,这种学习将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但是以幼儿为中心,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话交流,刨设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在知识的分享中达成知识的自我构建,坚持宽容精神,强化理解意识,开展创造活动,重构师幼关系;通过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幼儿的自主构建,在自我中发现他人,在他人中发现自己,把幼儿教学过程改造成为师幼对话、沟通、探究的诗意舞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外有关假设检验研究的缺陷,设计制作了一套实验材料并采用了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实验任务来探讨幼儿假设检验能力发生发展的特点.结果发现,4岁以上幼儿基本具有假设检验能力,而3岁幼儿相对较差,与4岁幼儿之间差异显著.因此,4岁是一个明显变化的时期.此外,线索的提供能帮助幼儿完成该项任务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大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特别好表现、爱探索的阶段,仅有的集体教学活动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新奇事物的探索热情,需要成人不断根据幼儿的需要,投放材料、创设情景,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小组的、个别化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创设宽松、自主、愉悦的游戏环境,提供多层次、多用型的活动材料,整个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让幼儿通过感知、动手操作、探索以及讨论活动,使孩子们在主题探索中交流、在自主中发展、在操作中发现、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然观察法对混龄活动区幼儿的异龄同伴交往状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异龄同伴交往主题的形成及交往的频率与质量受混龄区活动材料、教师素养、幼儿间的熟悉程度、认知与交往水平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异龄同伴交往,教育者需精心创设混龄交往背景,提高对混龄活动的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