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陇东地区紫花苜蓿的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花苜蓿以高产、优质、高蛋白质著称。发展紫花苜蓿产业,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强大的生态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应在陇东地区大力发展紫花苜蓿产业。介绍了陇东地区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前景。提出了陇东地区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途径。并对陇东地区紫花苜蓿种植的关键运作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平乐  刘雅丽 《甘肃科技》2007,23(3):217-219
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兼用作物,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丰富,深受陇东农民喜爱.陇东地区土层深厚,气候适宜,是紫花苜蓿理想的种植区.通过对紫花苜蓿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提出了陇东地区紫花苜蓿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了病、虫、鼠害的防治办法,同时提出了紫花苜蓿的收割制度与贮存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雅丽 《甘肃科技》2016,(17):142-145
陇东地区是理想的葡萄种植区,其三大效益显著,应大规模推广种植葡萄,发展葡萄产业,实现农民增收。通过陇东地区葡萄建园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建园方向和原则,确定了葡萄定植前园地准备工作内容及方法,深入研究了葡萄种植规格和定植技术,指出了当年定植的葡萄苗木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对该区葡萄种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肖华  郑艳海 《甘肃科技》2014,30(22):89-91
陇东地区作为甘肃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在甘肃的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分析了甘肃省煤炭能源的发展新格局,根据陇东地区煤炭的煤质特征,从能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甘肃陇东煤炭资源洁净利用方向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陇东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借助ENVI 5.3、ArcGIS 10.5平台处理陇东南地区2008年及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数据,分析11年内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的变化情况,又从陇东南地区的人口因子、社会经济发展因子及区域政策因子中选取总人口、产业增加值等指标,分析驱动陇东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2008年至2018年间陇东南地区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是:耕地未利用土地草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林地水域;(2)11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其余各类面积都有所增加;(3)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政策等因子中,推动陇东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子.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我国(特别是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揭示了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和效益差异,提出了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和效益统一的实现途径,即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并加快科研项目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用好政府高风险投资基金,使其发挥更好的效益;加快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并缩小产业化的地区差异;重点发展江苏优势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陇东地区在甘肃省的经济地位和2005-2018年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历程。实证分析了三次产业增长率和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以及三次产业内部细分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攀西地区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所具有的生态、品种资源、区位、生产条件等优势的分析,提出应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协调矛盾、优化布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使优质品种向优势品牌转化;创建多元化产业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监控检测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发展中介组织,开拓营销渠道等多项优质稻产业化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主要体现在:1.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度不断增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日渐显著;2.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有效地增加就业人口;3.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不同地区间发展差距;4.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旅游业是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途径。但是,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还很不充分,突出的问题是旅游的产业化特征与目前行业环节分散的局面形成了矛盾。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政府部门要发挥好旅游产业化过程中的宏观引导与组织作用;第二,成立行业大协会,促进旅游产业的规范与协调发展;第三,应当特别重视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阐述社会压力和社会问题向综合效益转化的积极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提出了将巨大的经济负担转化为巨大的经济资源、养老产业的综合效益发挥及其协同管理、养老产业是永不枯竭的养老敬老的经济社会资源的问题;论述了作为系统工程的产业化发展的养老保障服务业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养老社会工程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方法论、产业化发展的养老工程实施的集成方法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成都市温江区第一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制约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该区第一产业总产值的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与城乡消费差距的扩大以及城市化率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定量分析与预测分析,提出了促进农业发展、缩小该地区城乡差别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实地考察采集基础上记载了7种(变种)神农架地区野生苹果属(Malus Mill.)植物,即山荆子、湖北海棠、垂丝海棠、陇东海棠及其变种光叶陇东海棠、滇池海棠及其变种川鄂海棠,报道了大面积野生湖北海棠群落和陇东海棠群落,并对神农架地区野生苹果属植物保护与利用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了一国或者一地区创新体系建设.本文通过对甘肃省14个市州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化水平和产业化效益进行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从而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平乐 《甘肃科技》2008,24(5):146-147
介绍了陇东地区仁用杏的常用树形,分析了仁用杏的生长结果特点,总结了该区仁用杏幼树及初果期、盛果期、衰老期的冬、夏整形修剪技术,提出了陇东地区仁用杏放任树和野生树的改造措施,以达到仁用杏的优质高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互联网技术的深入研究为基础,论述了云计算是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特征,指出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需要有大型存储园区支撑;提出了需要在大首都地区建设云存储基地,信息存储基础设施服务应该产业化。结合河北省的区位、资源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河北省应大力推进大型信息存储产业园区建设来带动河北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平乐 《甘肃科技》2006,22(5):204-206
陇东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完全能满足仁用杏树的生长,是其理想的种植区。本文根据陇东地区的实际情况,介绍了本区仁用杏的建园技术,并提出了该区低产仁用杏园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湖北省中学体育场馆产业现状进行探究,认为我国发达地区重点中学体育场馆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并存,提出促进湖北省重点中学体育场馆的具体对策,以期为我国中学学校体育场馆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涵盖了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多行业的复合型产业系统;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应进行统筹规划,用系统观建设产业经营组织、整合子系统间关系的观点;主张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我国农业产业化系统运作中存在的重视局部建设、忽视整体发展,重视主体经营、忽视环境培育及系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陇东老区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当地政府和民间对这一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已经形成了一大产业和地方一大优势。对促进陇东老区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纳米技术产业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纳米技术产业化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通过动态联盟联合攻关、创新人才驱动发展、建设"六位一体"的综合产业促进体系,加速纳米产业创新和谐、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