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和体育本质的哲学思考,提出用"发展"的认识论看待体育的概念;建立"对话"平台、形成多样性共识,多视角地看待体育的本质,为体育的概念和本质的认识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侧重从哲学角度对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前人的探索及不足、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特征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等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相。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人的概念是当今哲学界在人的问题上争论的焦点,在对人的概念的理解上,学术界在人的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认识上都存在不少的问题,只有明确人的概念的具体所指,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人的本质内涵,辩证的理解人类、群体和个体各自的本质中的科学因素和价值因素,我们才有可能在人的概念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从而推进我国人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哲学概念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哲学是关于普遍性的知识,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哲学在于发掘理性,并运用理性去认识世界;哲学要对熟知的东西进行考察,使思维不为常识所遮蔽。他还认为哲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方法是辩证法,其目的在于发现真理。黑格尔的哲学概念虽然带有一些缺陷,但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现实的劳动异化的分析,到人的实践本质的论证,再到异化与人的实践本质关系的探究,将异化从政治学的概念上升为哲学的概念,充分说明了实践产生异化的不可避免性和实践又可克服异化的势所必然性,依此建立了井极大地丰富了人的实践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是“存在”的观点,是改头换面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变种.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表明其哲学是关于人的本体论的学说,提出称之谓“第一原理”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观点,否认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实践性,是人本主义的异化。三、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自由选择”的基本观点,是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哲学上的理论表现。  相似文献   

7.
哲学视野下的“体育”概念,对厘清体育本质、挖掘体育社会效果、重新认识体育科学和正确认识学校体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犯罪是一个多学科的概念,毫无疑问,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最为重要。刑法学对于犯罪概念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是时至今日也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对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的理解,可以真正认清什么是犯罪,犯罪的本质和基本属性是什么,进而加深对刑法学中犯罪概念的全面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9.
列宁所制定的科学的反映论原理,是列宁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他的哲学著作如《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谈谈辩证法问题》、《哲学笔记》等,以及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赫尔岑、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的分析,从科学的反映论哲学的高度,非常精辟地阐明了文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文艺究竟应该反映什么?这实际上就是如何理解文艺的本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列宁没有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是结合现实斗争和具体作家的创作,在阐明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的基础上,把文学艺术看作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材是有一定的数学概念与原理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数学教材的根本任务就在于理解教材中概念、原理及体系。教师加强数学知识教学,也主要指加强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概念与原历史观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概念是知识的细胞,是组成知识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极具争议性的信息概念的本质,从奠基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信息论出发,利用哲学研究中的"历史的分析方法"确定信息论中的典型信息概念为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利用哲学研究中的"逻辑的分析方法"对信息概念中的相关要素与哲学基本范畴"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信息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联性、信息的客体对象问题、以及信息对主体功能的完备一致性等问题。在分析信息的这些本质属性后,综合定义了一种可能的信息概念。  相似文献   

12.
孟宪忠同志在《“哲学的最高问题是关于世界本原问题”这一命题本身是不科学的》一文中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运用了‘本原’的概念,但这是恩格斯对旧哲学的概括,是谈马克思主义产生前,旧哲学家们对世界本质的不精确的看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考察思维和存在关系时已提  相似文献   

13.
财富概念是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总结和哲学革命的前提,是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财富的本质实现与劳动的本质实现相一致,是历史规律发生作用的根据,也是社会建筑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存在。因此,深入理解马克思的财富理论,对于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现代解释学之本并无原初的封闭的整体意义、其意义是由解释以各自的世界经验在对本的解释中不断发生的观点看,在“回到马克思”的口号下,马克思哲学被界定为历史唯物主义,它偏重于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的社会关系的历史分析,注重的是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实践的制约性;在“重读马克思”的口号下,马克思的哲学被界定为实践唯物主义,它偏重于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的批判超越的本质分析,注重的是实践批判的现代和后现代意义。二相比,后较之前,似具有更多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类型积分概念的本质——积分原理对积分有关概念的教学进行优化设计,突出各种积分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对积分本质思想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本质主义的缺陷、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即用法、语言游戏论三个方面,来揭示维特根斯坦对本质主义的态度及其所引发的哲学思考。指出维特根斯坦从日常用法的角度对本质进行新的思考,认为对本质只能进行描述而不能进行解释。他将“本质”一词的用法从人们对绝对主义的渴望和冲动中解脱了出来,不仅扬弃了传统的本质观的危险性而且使本质概念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17.
<哲学的改造>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杜威的代表著作."哲学的改造"集中体现在对"经验"的改造上.通过对其书中"经验"概念的浅析,阐述对实用主义"经验观"的肯定及其在杜威整个学说中的本原性地位.在杜威实用主义的界域下,传统的认识论中"真理"概念又被改造成等同于"效用性".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其否定,并指出其所言"真理"的"价值"性本质.  相似文献   

18.
贾孟喜 《河池师专学报》2000,20(1):39-42,5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表现在三个层面上,即马克思哲学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问题,这三个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9.
尼采与杜威都对导致本质主义的思辨方法采取否定的态度,力图加以克服。尼采认为哲学的文学化是哲学摆脱本质主义的出路,在杜威看来,应该是科学方法而不是哲学的文学化能够使哲学摆脱本质主义。虽然二者的观点互不一致,但是却表明哲学摆脱本质主义的途径在于恢复本质与人的生存固有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聂怡东 《当代地方科技》2010,(2):159-159,164
苏格拉底提出的“美德即是知识”在哲学和伦理学上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其本人道德哲学中最基本的命题。“美德即知识”命题一方面规定了知识的对象仅限于作为类概念的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它还包括认识了人的本质即意味着人会自然去实现这些本质,使之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出来。但是亚里士多德针对苏格拉底的看法也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