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科学》2013,(6):4-8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地震的限云总是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全球已先后发生7-7.9级地震200余次,其中包括8-8.9级地震13次,9级及9级以上地震两次。在此期间,中国就已发生7级以上地震5次,最大震级8.1级。继五年前的四川省汶川“5·12”8.0级大地震后,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又发生7.0级强烈地震。那些,大地震为何会频繁发生呢?人类面对地震方面还有着哪些困惑呢?  相似文献   

2.
厦门天马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井水位与降雨及气压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引言厦门市所处区域在地貌上属闽东南沿海山地、丘陵、台地,该区域主要发育的断裂构造为长乐——诏安断裂带。历史上1604年泉州海外的8级大地震距厦门仅一百多公里;在1906年还发生了金门海外的6.2级和5.2级以及厦门海外的5.2级地震。近期也还发生了1992年的金门海外的5.2级地震,这些地震都对人民生命及财产造成了破坏  相似文献   

3.
海城和唐山地震的孕震期间,前兆异常区域内的较强地震趋于发生在朔望和上下弦,海城和唐山地震的主序列以及前兆异常区域内1900年以来发生的六级以上强震与月相也存在类似的相关。这些关系可以在地震预报中作参考。本文还对触发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不是所有水库都会诱发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受许多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对贵州水库地震的分析研究提出,水库的库容、水位变化、库区基岩岩石类型和结构、库区断裂构造是诱发水库地震的主要影响因素。大型以上水库才可能诱发地震;水库地震往往在水位变化后发生,主要发生在水位上升后;库区以碳酸盐岩为主,可能会诱发独立的气爆型和塌陷型地震;库区如果断裂构造发育,容易诱发地震,还可能诱发震级比较大的地震。  相似文献   

5.
一箱饼干     
地震发生时,新时代经销商赵春兰正在成都培训。由于牵挂在安县的家人安危,虽然还没完全弄清楚地震的确切情况,但赵春兰仍然决定马上返回。  相似文献   

6.
徐继山 《大自然》2010,(3):11-13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地震活动进入相对活跃时期,而这一时期的跨度将在几十年到一二百年的时间内。回顾近期发生的几次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2009年印尼7.6级地震、2010年1月20日海地7.3级地震、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以及4月14日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似乎地球用它的威力一次次向人类表明,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足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又是地震,又是龙门山断裂带。2008年汶川地震的阴霾还未散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又遭重创。4月20日8:02,芦山爆发7.0级地震,截至4月24日14:30已致196人死亡,万人受伤,大量房屋、道路倒塌损毁,种种场面不禁勾起人们对于5年前汶川强震的种种回忆。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除了同为带给人类灾难的地球内部活动以外,两者的关联还体现在另一问题上:同样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有关吗?有学者提出“芦山地震是汶川地震强余震”的观点,很快在学术界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8.
既然不能预测,怎么又能辟谣说"近期不会发生地震"呢?地震专家们在2010年承受的压力,估计比地壳承受的还大。"全球并没有进入地震活跃期"和"全球可能要进入地震活跃时代"两句话出自同一个科学家之口,从2010年开始,伴随着玉树大地震以及全国、全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现象,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对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强度(震级)还无法做到准确的预报。即使日本这样一个地震遍布国土全境的多震国家、多年来耗费巨资从事地震的预测预报工作,其工作效果也不尽人意。比如关西地区历来被认为是地震少发区,然而偏偏在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2016年12月11日上午11时40分33秒,厦门市海沧区海域(北纬24.43度,东经118.02度)发生ML3.2级地震,地震位于九龙江断裂上,震源深度14km,属浅源地震(图1)。这是近年来厦门发生的最大地震。据了解,地震发生时,厦门思明、海沧、湖里区和漳州部分片区有明显震感,部分群众还听  相似文献   

11.
正地震改变的可不仅仅是地面景观。还影响了政治,宗教、建筑形式和流行观念。地震一直笼罩在神秘中,它可能会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生。人们对地震的解释也弥漫着神话色彩,古希腊人认为地震是海神波塞冬震怒的标志,犹太——基督教传统认为地震是上帝对个人或者人类集体罪孽的惩罚。有些文明不把地震当做某种谴责而是某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准确、及时掌握地震讯息,对云南地区2001至2014年地震数据进行了分析,探明了该区域断裂带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该地区有大约52.64%的地震发生在以20km为半径的断裂带缓冲区内,中强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断裂带10km缓冲区内;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中甸大理地震带和小江地震带,且在两组断裂带交汇处地震发生频率很高.  相似文献   

13.
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大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在其未来震中区近处,常会表现平静。但着眼于全球大尺度规模,则可观测到颇具特色的地震活动性图像。较为普遍出现的图像是直线型与圆弧型,以及构成这些图像的主要地震事件的等间距性。本文认为大地震发震结构可以具有全球规模的大尺度,这些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主控着大地震发震的短临进程,对认识地震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文中还给出中国近年发生的数次大震(1976唐山M7.8;2001昆仑山口西M8.1;2008汶川M8.0)前呈现的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很明显它们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析地震与断裂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浅源地震总是伴随断裂活动而发生的,已有资料证实地震确实是在已有断裂面附近密集发生,地震与地表现有的活动断裂带有密切的关系。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段和强度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人类虽然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但是在巨大灾难之后.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却能挽回更多的宝贵生命.汶川地震发生后.广大科技工作者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工作.救援.高新技术临危受命.各项科技手段被投入到抗震救灾、灾情评估和灾后重建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地震带来的损害堪称群灾之首,其给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害,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地震预报不仅能够知晓未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还能预测地震的震级及地震所带来的影响。然而,从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现状来看,地震预报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本文首先阐述了地震预报的概念,并就地震预报的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地震灾害中,地震竖向力的破坏作用非常明显,个别震灾中竖向地震作用的破坏能力甚至明显高于水平地震作用.针对高耸结构、高层建筑以及直下型地震等个别的震灾情况,应当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但是当前对竖向地震作用在实际地震破坏中所占有的地位,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相对于水平地震作用其研究成果也较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分析计算方法.本文对竖向地震作用的这些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在掌握青海省17次历史地震数据后,从时间对称性方面研究该区域地震发生规律,分析地震发生的可能时间,从而为青海地震灾害的监测提供一定的依据。应用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方法,对青海近40年来6.0级以上的地震分析得到:未来10年内,青海省Ms≥6.0级地震信号在2015年较强,有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大地震是自然界最可怕的灾难,其威力之大,足可以超过几亿吨黄色炸药的爆炸力,虽然地震最大的破坏力大都局限在某一范围内,但其冲击力却可使广大地区发生震动。如1976年中国唐山发生的地震,就不仅摧毁了整个城市,使数十万人为之丧生,而且还使周围几十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居民都感到它的震动。  相似文献   

20.
<正>英国杜伦大学的一个地质学专家团队最近的研究揭示了采矿等人类活动与地震发生及震级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并不只是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引发地震。光是采矿活动就引发了37.4%人为造成的地震。据了解,该团队为了研究建造了一个地震案例数据库,并自称该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