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都知道,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其地理面貌与地球极为相似.天文学家戏称火星是地球的"姊妹星",就是有望一日人类能登上火星,探索火星,最终移民火星,征服火星.前几年,有不少媒体争相发表了美国人造卫星在火星上发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类似人类脸部的图像,惟妙惟肖,如同真的.  相似文献   

2.
2010年6月,6名男性志愿者进入一个模拟密封舱,开始为期约一年半(共520天)的与世隔绝的生活,以此模拟名为"火星500"的载人往返火星的全程任务。这一模拟火星之旅引起广泛关注。科学家说,真正的载人火星之旅至少还要等20到25年才能成行,但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它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勇气号"火星车顺利登陆火星,这颗远在上亿千米之外的"红色星球"再次点燃了人类探索的激情……早在2010年6月,中国志愿者王跃就参加了在俄罗斯进行的人类首次全面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火星-500"试验,人类去火星与登月相比,还要克服哪些特殊的困难呢?发射重量将大大增加火星探测以难度大、失败率高而著称。统计显示,40多年来,世界各国发起的30多次火星探测计划中,有2/3以失败告终。与登陆月球相比,人类登陆火星最显而易见的困难就是太空飞行的距离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太阳系中,由于火星离地球较近,又很有可能存在流水和生命的迹象,人类便对火星探索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但火星并非是太阳系中仅有的"生命星球".离开火星,穿过一条小行星带,便进入到太阳系中寒冷而幽暗的地带,那里有一个庞然大物——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就是木星.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14,(2):6-7
正想住在海面下的城市中吗?英国一位设计师兼未来学家不久前发布了未来水下城市的效果图,看起来非常诱人。这座被命名为"水下生物圈2号"的结构有八个圆顶单元,直径约为310米。"水下生物圈2号"的中央结构是"生命支持生物圈",其他结构包括一个观测舱和总共能容纳100人的多个居住舱,每个居住舱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许多科学家,尤其是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专家都已经开始探索人类未来移民火星的可行性.美国"火星协会"甚至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千年改造火星"计划,这套计划可以让人类像"愚公移山"一样在1 000年内将毫无生机的火星逐步改造成一个可供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  相似文献   

7.
据<纽约时报>报道,俄罗斯亟欲夺回太空霸主宝座.俄罗斯太空总署有意在2015年将航天员送上火星,成为第一个派人登上火星的国家.目前当局已在寻求6名上火星的志愿者,并且将训练他们在模拟的太空舱内待上15个月.  相似文献   

8.
三大难题     
《大自然探索》2006,(9):18-23
改造火星的第一个步骤是实施"埃柯波伊西斯"计划.该计划的定义是:在一个不毛之地的行星上,建造一个无所不包的厌氧微生物生物圈.该计划要实现对火星环境的五个方面的调控:增加火星大气数量;使火星全球平均温度升高60℃;提供可用的液态水;提供足够植物根部呼吸的氧气;在大气成分中增加氧和氮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人类已经到过月球,但还没有登上火星。即使是世界第一航天大国──美国,至今也还没有把人送上火星的计划。但一些火星迷迫不及待了,为了证明人类前往火星的计划确实是可行的,更为了劝说美国政府尽快实施载人火星飞行计划,他们在地球上最类似火星的地方──北极一隅建立了模拟火星生活营地。其实,与其说是模拟火星生活,不如说这更像一出闹剧和一次商业炒作。一位英国记者近日探访了此地,下面就是他撰写的探访记。  相似文献   

10.
NASA的火星梦     
正以前的科幻电影描述的是几十年或几百年后的故事,但现在的科幻电影仿佛说的就是几年后的现实。《火星救援》讲述了一个如同"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美国宇航员马克·沃特尼由于一场沙尘暴和他的团队失去了联系,孤身一人留在火星,最后想方设法终于回到了地球。影片以科学知识为轴,以火星为支点,以好莱坞为笔,画下了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圆。  相似文献   

11.
火星探测是当前太阳系探测和行星科学的焦点.经过近60年的发展,火星成为除地球外,探测和研究程度最高的太阳系行星体,派生出火星空间环境、火星大气、火星表层/次表层物质组成、形貌构造、撞击历史、冰川和冰冻层、气候变化、火星内部结构等多个研究领域.火星陨石研究和实验室模拟研究(实验模拟、数值模拟等)也得以快速发展.火星的重大科学发现包含早期和现代的水活动证据、地质环境多样性、现代地质过程监测、甲烷和有机物的发现、大气组成和演化、当前和近期气候变化、重力场和表面辐射环境等.重大科学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科学目标规划的指引,也影响着未来科学目标的制订.通过梳理美国火星探测项目分析组(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Analysis Group, MEPAG)近20年火星探测科学目标(生命、气候、地质、载人)的演变,展现出国际火星探测思路及未来探测重点.未来10年的火星探测将进一步认知火星内部结构、开启火星生命探测的新阶段和开展火星和火星卫星样品返回.中国开展的火星探测任务也将为国际火星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当前火星仍有诸多重大科学问题未有解答,这些问题与太阳系的重大科学问题紧密融合,突显...  相似文献   

12.
这项载人火星登陆模拟实验是南欧洲空间局和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联合实施的.从2009年3月31日起,这个"火星机组"将被隔离在莫斯科的一个特别设施内,这个设施是根据火星之旅的特殊条件设计的.待这一模拟实验完成后,接踵而至的将是一项长达520天的实验,这跟一趟实际的火星往返之旅所需的时间一样长.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必将向其他星球移民,除了月亮以外,最近也是最可能成为首选天体之一的就是火星,因为它的表面有水。1997年美国向火星发送了一枚火箭,把一架"环火星探测者"送上了围绕该星球的轨道,开始对火星实施全面的观测。这可说是向这个红色星球"移民"计划的初始阶段,目的是绘制火星全境的地图。由探测器上的"火星轨道相机"发回的遥感  相似文献   

14.
"好奇"号火星车是NASA火星远征计划的一次重磅出击,它将标志着我们与这颗红色星球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未来的火星研究学家可能会将今年8月6日作为一个重要日子,人类和这颗红色星球源远流长的关系将从这一天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好奇"号火星车的目标是5公里厚的泥沙沉积层,它将提供有关火星整个历史的信息,并有可能蕴含着火星远古时代甚至现存的生命痕迹。登陆火星是火星探险史上的一场豪赌,在我们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好奇"号很可能是最后一个  相似文献   

15.
登上火星,探索其奥秘,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俄罗斯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派宇航员飞往火星。俄罗斯医学研究所的三名医生——瓦·卢基扬纽克、弗·卡拉什京和伊·尼奇波鲁克于1994年9月1日进入地面模拟宇宙飞行装置"火星飞船"。按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批准的计划,这些试验人员将在这些装置里度过135天。下面就是试验人员介绍的情况。我们进入这个与世隔绝的装置已将近两个月,暂时还没有感到什么不适。时间过得很快,每天都很忙,  相似文献   

16.
欧洲宇航局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2006年6月2日搭乘俄罗斯"联盟"中型运载火箭成功升空,使火星这一地球的近邻再度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火星快车"的使命主要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证据以及对其大气和土壤成分进行分析等,以探寻火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痕迹。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火星全大气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火星陆面-大气-空间环境多圈层相互耦合过程,是当今国际研究热点.模式对整个火星大气区域气象要素的描述亦可作为保障火星探测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参考依据.沙尘活动显著影响着火星气候与天气变化,也对火星表面探测器可造成巨大安全威胁.对沙尘活动及其影响完善的模拟是目前全大气模式开发与研究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本文回顾了火星全大气模式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其构建方法,总结了相关科研成果,多角度论述了自主发展火星全大气模式的重要科研与工程价值,建议以火星沙尘活动为重点研究方向,牵引我国火星全大气模式的自主研发.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涉及行星科学、空间科学、大气科学、计算机科学多领域协同合作.其开发过程势必带动我国行星科学全面发展,为相关研究领域积累经验、储备人才.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美国航天总署报道说有"某个东西"清理了"机遇号"火星探测车的太阳能面板.火星上"绿色小人"的形象又被开玩笑地再度炒热.这起火星洗车事件背后的真相一定没那么古怪,但是美国航天总署双胞胎火星探测车的故事绝对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6,(9):14-15
20世纪,天文学家借助先进的望远镜和光谱仪了解到,目前的火星实际上是一个干燥、寒冷的尘埃行星,比地球南极还寒冷,比撒哈拉沙漠还干燥.稀薄的火星大气中有97%是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气压是地球表面气压的1%以下,表面温差很大,平均为零下55℃.显然,这样的自然环境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因此,"火星地球化"的重头戏是--"给火星大气加热".  相似文献   

20.
"机智号"有多大 美国最近的这次火星探索任务主要是将"毅力号"火星车送上火星,因此火星上首架无人机——"机智号"一点也不起眼.与"毅力号"耗巨资24亿美元相比,"机智号"耗资仅0.85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