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建立的基于管网水力模型的水质计算模型都是静态的,即假定管网中各传输单元的余氯衰减系数固定不变,这对多水源管网且各水厂出水余氯浓度差异较大的管网系统是不适用的.通过建立符合实际工况的多水源水质计算模型,运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在满足供水管网余氯浓度要求的前提下各水厂出水的优化余氯浓度值.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管网,为实际管网的水质调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余氯在主体水中衰减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氯在配水管网中的消耗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研究其中主体水余氯衰减的影响因素.通过观察发现,主体水余氯衰减常数(k_b)随温度(θ)、初始氯质量浓度(C_0)以及有机物质量浓度(TDC)而有显著变化.可以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中将主体水余氯衰减常数视为这些影响因素的函数,从而增强模型的耐用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华北地区某再生水厂的实际水质特点,通过实验比较了加氯消毒后水中TOC、NO2-对余氯消耗的影响;使用平行一级反应模型分析实验结果,发现折点氯化后亚硝酸盐耗氯反应的速率常数显著高于有机物耗氯反应,亚硝酸盐成为再生水中重要耗氯物质.为稳定再生水中余氯浓度,提出了2个方案:再生水中加氨或调节pH值,分别进行了模型拟合和实验效果分析.通过对比加氨和调pH值方案的余氯成分和所需药剂投量,得出调节水体至弱碱性(pH值为8.3)是更好的途径.本研究对再生水厂消毒工艺的设计、运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保证再生水水质安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事件驱动法模拟输配水管网中余氯浓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余氯在水体中衰减和与管壁发生反应两个消耗输配水管网中余氯的主要途径。依据这两个途径组合下的余氯浓度衰减模型,利用事件驱动模拟机制及事件调度算法。实现对输配水管网中余氯浓度变化的动态模拟,文中给出了一个模拟实例,模拟结果与真实的余氯浓度变化情况体现出良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序批试验对污水厂二级出水氯消毒的氯衰减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TOC、pH、投量等在回用水消毒过程中对余氯衰减曲线的影响。通过对比一级、二级、平行一级、多项式等几种常用拟合模型,发现在回用水消毒中,氯和氯胺消毒衰减曲线分别遵循平行一级和多项式模型。TOC值升高、pH值降低、投量越大余氯衰减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6.
利用浙江大学大型给水管网水质综合模拟实验平台系统,研究了不同初始二氧化氯(ClO_2)浓度[0.5×10~(-6)(ppm)、1.0×10~(-6)(ppm)、2.0×10~(-6)(ppm)]、温度(20℃、25℃、30℃)、流速(0.5 m/s、1.0 m/s、1.5 m/s)、管材(球墨铸铁管、PE管、不锈钢管)条件下,二氧化氯的衰减规律。建立了给水管网(球墨铸铁管)中的一级动力学衰减模型。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衰减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二氧化氯衰减特征,拟合度为R~2在0.959 3~0.985 2范围内。初始二氧化氯浓度在(0.5~2.0)×10~(-6)(ppm)范围内时,管网中二氧化氯的衰减规律为C_t=C_0e~(-(0.009 5-0.002 8C0)t);温度在20~30℃范围内时,衰减规律为C_t=C_0e~(-(0.001 33+0.000 343 T)t);流速在0.5~1.5 m/s范围内时,衰减规律为C_t=C_0e~(-(0.001 39+0.000 528 v)t)。不同管材条件下,在试验结束时,二氧化氯浓度趋于一致。通过试验的动力学衰减模型,可以更好的确定管网中的二氧化氯残留消毒剂量和二氧化氯二次加药泵站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在起旋器速度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平面涡流和柱面涡流的环量分布特性和影响因素,分析了环量分布和涡量分布的关系,得出结论:涡强在靠近管轴线的中心区域变化缓慢,在靠近圆管边壁环量急剧变化;其柱面环量随着离导流叶片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导叶片结构参数和布置对涡旋的变化起着主要的作用。研究成果可作为起旋器的设计、旋流输送的研究和计算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给水管网模型中管段重要性判断的实际需求,利用算例,构造了树状管网、不同环数的环状管网、供水压力变化、连通管段直径变化以及多水源供水等情况下的各种给水管网布局,结合水力计算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助于供水管网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中与管段重要性相关的结论:树状管网从水源到每一需水节点仅存在一条输水路径,不存在连通性冗余和能力冗余;环状管网具有连通性冗余,但能力冗余取决于整体布局;环状管网基环数目依次增多时,存在连通管段的局部效应,即在所添加连通管道附近的管段重要性受到影响,但远离小环部分的管段重要性未受影响;随着供水压力的升高和水源的增多,成环部分各管段重要性下降,管网的能力冗余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布谷鸟算法的给水管网调压阀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给水管网漏损日益严重的问题,采用压力管理的策略,通过在管网中安装调压阀降低管网压力,从而达到减少管网真实漏损的目的.利用一个新的优化算法布谷鸟算法,建立管网调压阀优化模型,确定调压阀的数量、最优安装位置以及最优操作方式,并在算例管网中与遗传算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布谷鸟算法由于其调节参数少,随机搜索路径优,在调压阀优化设计中显示了更优秀的优化能力,显示了强大的算法应用可扩展性,使得对真实管网通过最优化算法来确定最佳阀门控制策略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对可应用于饮用水消毒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着重阐述了现在应用较多的二氧化氯消毒法的性能、特点、适用场合及限制条件,并提出几点在工程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饮用水消毒剂.本文对二氧化氯的特性、消毒原理和消毒的优点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二氧化氯有害副产物的生成抑制和消除,分析了二氧化氯在水厂应用中自动化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目前医院污水处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和制取方法及在医院污水消毒中的应用并辅以实例说明医院污水处理的工艺改造,同时对二氧化氯的发展作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用IBM-PC机测量核衰变的统计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采用IBM-PC机自动测量技术,设计测试的硬件接口电路,编写测试软件程序,并对它们的功能进行分析,实现利用IBM-PC机对核衰变统计分布的测量。  相似文献   

14.
分质供水的三种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城市供水系统面临的水源污染、二次污染等问题,分析了分质供水的三种水质的概念、用途和水质标准等,指出了水质选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不同水质适用的不同建筑类型、对管材的不同要求以及其相应的配套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邓临新,谢家理(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610064)随着水的氯化消毒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以ClO2代替液氯作为消毒剂已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1~3].其不但广谱、安全,而且用量少.通常ClO2的投加量低于1.2mg/L.美国标准为低于0.5mg/L,瑞士标准为低于0.3mg/L.而剩余二氧化氯的量则低至0.1mg/L[1].为准确控制ClO2的投加量并检测其在消毒后饮水中的残余量,需要采用准确简便的方法检测水中低浓度二氧化氯的含量.由于二氧化氯的不稳定性,研制了各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产生立即投加.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中常含有杂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给水管网二次加氯条件下的水质可靠度问题,在线性叠加理论适用的范围内,引入节点用水量权重因子,对以余氯质量浓度期望值为评价指标的可靠度评价方法进行简化和改进,提出以余氯覆盖率为评价指标的可靠度评价方法.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对算例管网进行水质可靠度评价,结果表明,二次加氯能在显著降低管网加氯量和提高余氯质量浓度均匀性的基础上维持较高的水质可靠度.  相似文献   

17.
卤化银的感光过程是一个光电子衰减动力学过程,对卤化银感光材料的光作用衰减动力学进行研究,能从根本上探索感光过程的微观机理.实验上采用微波技术只能测得自由光电子的衰减信号,无法区分卤化银中的各种俘获中心对光电子衰减的作用.而这种计算机模拟方法不仅可以得到自由光电子的衰减曲线,还可同时获得各种俘获中心中载流子的行为曲线.因此可弥补实验的不足,实现对卤化银感光过程微观机理的深入研究.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光电子衰减动力学的模拟过程.  相似文献   

18.
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评价的价值工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价值工程的概念与理论,探讨运用价值工程对给水管网进行评价的方法,包括建立城镇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现状信息系统数据库,提出了以功能为单位计算给水管网现实成本指数的思路,研究给水管网功能量化数学模型,初步构建了城镇给水管网评价价值工程方法体系,为城市化进程中,给水管网优化改扩建、科学调度提供了一项新的决策指标;以某城市给水管网为实例,验证了价值工程评价方法的正确性与准确性.验证结论表明:应用价值工程方法对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进行评价准确性较高,是一项新的科学指标,具有较高的实际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稳定性二氧化氯应用研究——除废水中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实验,测定了在标准苯酚中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二氧化氯,在不同温度、作用不同时间后的除酚效果,得出在25℃左右,达到排污标准最佳条件为φ(ClO2)为1/10000,作用时间为3~4h,φ(ClO2)为1.5/10000,2~3h;在35℃左右,相应1/10000时为2~3h;这样含酚废水不必做质量浓度上的特殊处理,可根据温度不同调整二氧化氯体积分数和作用时间。并根据此结果测定了不同φ(ClO2)除废水中酚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此法适于含酚较低的废水除酚和作为含酚较高的废水的三级处理  相似文献   

20.
以中药废水为研究对象,对二氧化氯投加量、pH值、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二氧化氯预处理中药废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二氧化氯预处理中药废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