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日语言中的“反义词”是相当丰富的,其属性多种多样,既有名词,又有动词、形容词等,它们在语言表述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言中运用“反义词”,可以突出事物矛盾,起对比、烘托的作用,在说话、写作中善于运用“反义词”可以使语言更加鲜明,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在强烈的对比中,使读者获得极为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内家、外家在有些语境中都是指岳父家,这种看似相反、其实一指的反义词同指现象,是由于从不同的认知角度相对为称而造成的。相对为称的认知角度,也造成了由内、外所组成的词(组)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3.
张婷婷 《科技信息》2009,(28):I0155-I0156
翻译日汉语句子的时候,有很多中国的学生都会把汉语的“你”、“您”译成日语的“ぁなた”“きみ”“ぉまえ”。但是在现实的日语使用状况当中,日语“ぁなた”“きみ”“ぉまえ”却远远没有汉语“你”、“您”出现的频率多。也就是说他们虽然中日的意思对应,但是在实际应用时的使用状况却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现在中国正普遍使用的日语教材《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中,经过调查结果显示,在24篇课文当中仅仅只有两处使用到“ぁなた”。它们分别是:  相似文献   

4.
翻译过程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对应的表达方式的过程。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始终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因此,翻译首先就是一种语言活动,翻译的研究对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离不开语言。自有翻译以来就有语言研究,语言研究离不开语言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指导翻译实践,翻译为对比分析提供丰富的语料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5.
“救死”与“救活”在语义上都强调通过营救使人或物获得重生。但是“救死”强调营救的对象是濒临死亡的人、物或者境况,“救活”强调营救的结果是使人或物活了下来。“救”与“死”“活”这对反义词分别结合之所以能够表达出相同的语义,这与“救”是一种积极性的行为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广西作家东西以其犀利乖张的创作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善于在荒诞与幽默中融入自己的深层思考。《反义词大楼》就是作者通过反讽和陌生化的手法展示现代文明冲击下人的尤其是女性的生存问题,揭露弱势群体的失语现状。  相似文献   

7.
印刷语言具有"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它推动了一个民族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过程中印刷语言却又起了消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加速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遗失。  相似文献   

8.
季庆芝 《科技信息》2010,(18):164-164,166
世界是多彩的,色彩语言对所有的国家或民族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色彩语言有着独特的语言和文化含义,能够反映该民族特有的色彩意识及其文化传统。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当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色彩意识。而日本为其一衣带水的邻邦,其文化的形成及发展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一点已毋庸赘言。但是日本在与大陆文化保持了一致的基础上,由于本民族自身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审美观念的差异,又形成了与大陆有所差异的独特文化传统。日本自古以来就有以"青、红、白、黑"来代指"春、夏、秋、冬"的习惯,并且把"红、白、青"作为色彩的基础。因此,本文以"红、白、青"三种颜色为例,对中日两国色彩中的文化含义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9.
根据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理论,以典型例子分析研究藏族学生英语作文中出现的语言错误,说明汉、藏语言在藏族学生英语语言习得中的负迁移作用,并提出纠正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翻译过程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对应的表达方式的过程。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始终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因此,翻译首先就是一种语言活动,翻译的研究对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离不开语言。自有翻译以来就有语言研究,语言研究离不开语言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指导翻译实践,翻译为对比分析提供丰富的语料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是人类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而面部表情又是体态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语言中"喜"的面部表情的语言表现进行比较,探讨了两国在体态语语言表现上的差异,试图从体态语这个比较特殊的角度对中日语言表现做进一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屈中贤 《科技资讯》2014,12(23):206-206
存在句是汉、英、日三种语言中均有的一类句型,也是语言初学者常见的句型结构.本文尝试从语言类型学视角分析汉、英、日存在句句型在结构、语义和形态方面的异同,便于语言学习者尤其是以日语为第二外语的初学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存在句句型.  相似文献   

13.
肖嫚 《科技信息》2009,(34):147-147
建构主义模式认为: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但是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在这个互动中,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从费厄斯坦的中介理论出发,探讨了语言教师如何用语言这一工具来实现其中介和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管继梅 《科技信息》2010,(35):J0287-J0288
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日语中表示人称代词的对称词与汉语中的对称词(第二人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日语中表示人称代词的对称词远远多于汉语中的对称词,而把这些对称词译成汉语时却少不了"你"或"您"。  相似文献   

15.
系统地介绍了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空缺现象,并加以归类、分析,同时对消除空缺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双语现象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现象。剑川县金华镇是白族聚居区,当地白族群众普遍使用白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对该镇群众在不同场合的白、汉双语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作一定分析,指出产生双语现象的原因,并对白族人民在加强民族语言、文化保存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模式认为: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但是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在这个互动中,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从费厄斯坦的中介理论出发,探讨了语言教师如何用语言这一工具来实现其中介,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释语言的审美规律,认为翻译语言审美应该以本国语为母体,灵活接纳新的质素。以此为基础对翻译语言审美进行了大量的举隅与分析,对比较典型的翻译风格进行对比。得出应在不违背本民族语言基本审美规律的前提下,适度地从外语中借用语言结构和新的表意方式,以使汉语不断地发展和演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日两国都不约而同地开始进行母语教育大改革。日本于2017年3月发布了最新的母语课程标准,并正在进行新版教材的最后审核工作。我国也于2018年9月开始在全国的部分年级统一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课本,这也是我国语文教材几十年来的一次大规模的改革。本着相互借鉴、相互参照的研究目的,聚焦第一学段,从最新课程标准和主要教材两个角度,考察中日两国母语教育中语言知识与能力教育的异同。分析发现我国比较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字和词。强调语言知识的体系性,对语言能力要求得十分具体详细。日本比较重视语言能力的锻炼,尤其是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领域。  相似文献   

20.
刘壹 《科技信息》2013,(16):176-176
本文分别从汉语和日语的花的措辞、语义角度分析,浅谈汉日关于花的造词的异同点。汉日语言文化背景不同,关于花字的措辞方式、意义也大相径庭,但不论汉语还是日语,关于花、花字造词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