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舒 《科技信息》2008,(1):227-227
茨维塔耶娃的俄罗斯情结在侨居中化作了失去祖国,孤独无依的悲惨声音。对祖国的怀念成为她创作中的主题。本文试从修辞的角度出发对诗歌《Тоскапородине!》进行分析,品味她的诗词,揣摩主人公变化莫测的情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她的痛,还有她的俄罗斯。  相似文献   

2.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关注了主人公不同形式的孤独:盖茨比作为孤独的守望者,为了爱情和物质享受最后孤独死去;黛西在时代的影响下成为微笑的空灵者;尼克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在面对各式孤独的过程中成为寂寞的求索者。他们与其他人物一起共同折射出战后爵士时代的精神困境。小说中的孤独具有时代性、艺术性和寓言性,提升了小说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3.
孤独者是生活盛宴的局外人。孤独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中,孤独是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主题。结合弗洛姆的心理分析,以《心是孤独的猎手》为例,阐述了卡森·麦卡勒斯在这部作品中对孤独的理解和对孤独情感背后意义的找寻。  相似文献   

4.
分割与重聚是一种物运动变化的普遍现象,但对物权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经济学分析为我们克服这种消极影响提供了法学思考的路径:物在分割与重聚过程中,其法律关系具有特殊性,对此法律在制度设计层面上有不同的回应,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不同的分割与重聚制度.分割之物在重聚过程中可能并不足以产生量的标准意义上的所有权,但他们之间实际存在的牵连关系从质的分割重聚标准看来则有可能已经是一种新的财产关系.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孤独的鲁迅以多篇小说反抗孤独,从而形成了四面环敌的角色模式:孤独的主人公以孤独的方式反抗孤独,没有一个助手和支持者,而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几乎都充当了对象和对头的角色功能,成为主人公悲剧的助推器。这种四面环敌的小说角色模式,既表现出鲁迅强烈的现实孤独感和反抗孤独的顽强欲望,同时也表现出一个启蒙者无奈的悲剧情怀。  相似文献   

6.
《我的柏拉图》是韩东中篇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以柏拉图式爱情观出发,通过主人公追求爱情的失败完成了对这种爱情观的质疑与否定。柏拉图的爱情观中存在浓厚的形而上学因素,而小说的思想本质是反形而上学的,主人公对爱情的理解具有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气质。因而柏拉图所说的"人人得到自己心仪的人,由此回归自己原本的自然"是一种谬误,"原本的自然"事实上就是孤独状态。  相似文献   

7.
应用氯化汞对水螅细胞重聚体进行了毒性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氯化汞浓度在0.1ppm 以下时,对重聚体的形态以及生长发育不产生影响,当浓度达到0.2ppm 时则发生重聚体细胞的分离,以致最终解体。而重聚体的解离时间与氯化汞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李娟 《科技信息》2009,(23):I0207-I0207,I0234
村上春树是最有影响力的日本现代作家之一,近二十多年来他的作品不仅风靡整个日本,在全世界也是掀起了一阵读村上的热潮。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流露的那种淡淡的哀愁、孤独与无奈,正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都市青年人心境的写照,不仅呈现了都市青年人孤独的内面生活.而且暗示了一种对待孤独与无奈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模式。他呼吁我们回到人类的原点,去寻找自我生存的真谛。孤独也不再是那么可怕的东西,而是在特定场合下可以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发表于1976年的《复活节游行》是美国现代作家理查德·耶茨的"女性小说"。在作品中,耶茨从一个男性作家的视角,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都市普通家庭两姐妹,用犀利但满含怜悯的笔触展示了以主人公艾米莉一家为代表的孤独的女性群体,是作家在其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之后所描述的"第十二种孤独"——女性孤独。从孤独的女性主题着手,以《复活节游行》的分析为突破口,结合存在主义探讨作家对女性孤独的理解,并试图找到破解现代人孤独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虚假”一词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出现差不多五十次,也是该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最常用的词语之一。事实上,还是一个中学生的主人公霍尔顿无论在校内、校外还是在他接触的成人世界里,他总处在一种“虚假”的环境之中。尽管霍尔顿是一个充满爱,渴望爱的青少年,但他的心理世界已变得矛盾、苦闷、彷徨、孤独、绝望甚至还想到自杀,这种心理的扭曲与他生活的那个虚假世界是有密切关系的。  相似文献   

11.
鲁滨孙和霍尔顿分别是《鲁滨孙漂流记》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他们都是孤独者,但二者的孤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鲁滨孙的孤独是一种客观状态,霍尔顿的孤独则是一种主观感受。本文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就这两个孤独者形象进行对比,他们的对比体现了18世纪到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在小说《宠儿》中,托妮·莫里森着重展示了女主人公塞丝的精神世界。根据文学理论中对人物形象的分类,塞丝是较为典型的心态型人物——虽然对人物外在的容貌、动作描写很少,但作者细致动人地表现了她坚韧、孤独,充满母爱的痛苦心灵。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粘液的重聚现象,深入地剖析了“运动熵”,论证了“运动熵”观点所存在的基本问题,最后用构型熵理论正确地分析了重聚现象。  相似文献   

14.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移动性影响着层次化聚类之后的网络结构,从而影响聚类内部节点间通信时的数据送达率与能耗.为了降低节点移动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重聚类算法.该算法基于已聚类网络,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对节点当前位置进行估计,并结合移动模型预测下一时刻位置;处于聚类边界的非簇头节点周期性地评估自身是否需要重聚类,并在需要时通过与所属聚类及目标聚类的簇头节点通信,将自身重聚类到目标聚类中.仿真结果表明,在重聚类周期较小时,该算法能够使节点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合理的通信距离,并在数据送达率与能耗方面优于现有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剖析了许地山作品中的孤独意识.许地山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是一种孤独者,而这种孤独却是与生俱来的,有很强的命定性,因此他们不被别人理解,同时也不需要别人的理解,因为这种孤独就是他们的根本存在方式,是他们的命运之网.他们生存的意义就在于寻求这种孤独意识,而在面对这种孤独的时候,他们没有丝毫的伤痛感,反而表现出一种怡然自得、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6.
杨永艳 《科技信息》2009,(21):205-205
英国当代著名女小说家詹妮特·温特森的《激情》(1996)是一部令人惊叹的作品,在继承传统文学作品特点的同时,兼有几乎所有后现代主义的元素和手法,以其交叉叙述,磅礴的背景,细腻的描写,现实与魔幻交织使其作品看似轻快实则凝重。作者选取了历史上一直被忽视的弱势人物作为主人公,同时又将其置身于法兰西帝国衰落的历史背景下,使小人物的命运与历史性的变革完美地结合,更具感染力。詹妮特·温特森那充满矛盾而又性感、孤独的文字不仅承续了英国女作家特有的高贵的气质,而且散发着仅属于自己的神秘与孤独。  相似文献   

17.
自杀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夏木漱石《心》中的主人公正是在饱尝人生的孤独后,受这种传统意识的影响,选择了自杀。  相似文献   

18.
鲁迅和村上春树都擅长刻画人物。《狂人日记》和《挪威的森林》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但鲁迅笔下的“狂人”和村上春树笔下的“病人”却有着某些天然的相似和相同之处:同样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转型期的精神疾病患者,同样茫然孤独无助的年轻主人公,同样残酷的青春和病态人生,同样孤独无奈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敌人》的再版使人们想起了沉默已久的格非。在这个人们逐渐失去文学想象力的市场化年代,格非是一个孤独的历史隐喻者。格非注重虚构和隐喻,注重历史在小说世界中的想象性实现,他的《敌人》、《边缘》、《迷舟》、《青黄》、《风琴》、《大年》等小说都可以纳入先锋历史小说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井》是当代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伊丽莎白·乔利的名作,文章从社会和家庭两方面揭示了女主人公赫斯特的身份危机与内心的彷徨,揭示了一个在孤独中挣扎、被边缘化的女性的生存困境,启示女性必须摆脱源自个人内心以及来自社会的束缚与枷锁,重建自我意识,重塑生活、重塑自我,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