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运用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诗学的理论,对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进行了研究。作者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言三方面探索了萧红《呼兰河传》的陌生化手法。认为,正是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强化了小说的审美效果,体现了萧红创作的现代意识和自觉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
《干热的九月》中“陌生化”技巧的审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克纳的《干热的九月》是作者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作者在这篇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简练的作品中运用了“陌生化”技巧,使小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果,增强了读者的审美期待和审美愉悦。本文拟从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方面解析“陌生化”技巧在《干热的九月》中的运用及其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学性”与“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语流派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科学的对象是“文学性”,是文学与一切非文学比较所具有的差异性,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那种东西;而文学的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表现出来的,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使文学的文学性获得了实践的价值。俄国形式主义所提出的研究文学的理论给后起的文学流以深刻的启迪,值得很好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以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解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歌作品,从诗歌意象和语言词汇等角度,论述其诗歌受到象征主义影响并具有陌生化特质。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初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本为诗学命题,后经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者什克洛夫斯基和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发展成为西方美学中的重要概念。“陌生化”的要义在于通过艺术手法使得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新鲜陌生的奇异感受。用“陌生化”理论看待元散曲,近千年前的诗歌无论从叙述角度,人物形象还是意象表现方面都清晰地展现出“陌生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概念,与“陌生化”相对应的另一概念是“自动化”。 在文学作品中,很多描绘性的语言因为经常使用,人们过分熟悉,不再是一种感性的具体,以至于概念化了。如形容美女有“闭月羞花”这个当初很传神的词,但因为用的人多了,我们今天在读武侠、传奇小说中看到这类的描写时不仅不动心反觉味同嚼蜡。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称语言的这种落入俗套,过于概念化的现象为“自动化”。而要克服语言“自动化”的弊端,使词语重新恢复活力,成为吸引读者注意的磁石,那么作品里的语言材料就必须“扭曲变形”,这就是“陌生化”。形式学派的大师什克洛夫斯基曾打过一个非常恰当的比方:比如步行,由于我们每天都走来走去,成为一种习惯——自动化,所以我们不再注意到它,但当我们跳舞时,有意识的步行姿态,就会给人以新鲜之感,重新唤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从俄国形式主义到布拉格结构主义的学术演变集中体现在对“形式”的不同理解上。具体而言,俄国形式主义将之阐释为以“手法”为核心的陌生化美学体系,布拉格学派则将之阐释为“结构”。仔细辨析他们的理论探索,可以发现两者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在俄国形式主义内部,存在着从早期的“手法”到晚期的由“系统”整合“功能”的转变;在布拉格学派内部,存在着将“系统”改写为“结构”的转变,进而把形式主义改写为结构主义的转变。在上述转变的基础上,布拉格学派继承并超越了俄国形式主义,建立了成熟的结构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是以读者的接受为研究中心的文学理论。它受到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自主性和陌生化理论的直接影响。在接受美学的阅读、读者和文本、文学史的演变等重要理论中,都可看到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痕迹。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是接受美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的《围城》以其诙谐的艺术风格和幽默的语言特色著称于世,其中新颖奇特的隐喻更是这部小说拥有重大吸引力的原因。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理论,从陌生化的角度研究《围城》隐喻的翻译。指出隐喻陌生化效果在翻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俄国形式主义是20世纪初期在俄国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潮流。其文学自主性理论和其主要的反常化即陌生化方法论对传统的内容优先论、作者中心论及典型方法论无疑是一种颠覆。在中国传统的文学创作中,已经出现了类似于“陌生化”理论的一些实践。对形式主义的回顾与对“陌生化”理论的深入剖析,有助于这类文学作品的理性化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板块上,马原写下了亮丽的一笔。这主要不是依赖他作品的内容,更多的则是他那恶作剧般小说叙述的“陌生化”形式。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有意识地创作了“活页小说”,形成类似“元小说”的效果。但马原最终被读者抛弃与他最初被读者接受一样,都是因为“形式”,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的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表现出来的。陌生化手法是作者有意识创造的、能给阅读过程制造难度从而使读者体验一种新奇的情感冲击,获得独特的审美享受的技巧。通过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一堆木柴》中的跳跃式意象和徐淳刚、曹明伦的类比式翻译策略,展现和再现原诗的陌生化艺术。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这一概念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来的。本文主要是从大量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呆傻语"来分析这种言语会造成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的原因及产生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小说创作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可以延宕读者的审美感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以上世纪近百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取材对象,人物形象颠覆传统小说主人公形象,实现了题材、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小说采用多种叙述视角混用模式灵活展开叙述,实现叙述视角的陌生化;小说语言重感官经验又背离传统小说语言的精、雅,实现叙述语言的陌生化.正是上述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得《丰乳肥臀》能够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叙事视角是作品叙事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叙事视角的选取与作品的艺术魅力密切相关,独特的视角能带给读者新奇的阅读体验。傻子视角小说对第一人称叙述的运用与突破给读者带来陌生化的效果,同时傻子视角小说也蕴含着独特的反讽意味,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虚实相生、真幻相间的瑰丽世界,带给读者全新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6.
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与现象学的“现象学还原”理论对《红楼梦》中的“钟”进行新的阐释,同时借鉴海德格尔批评凡·高《农鞋》的方法,对“钟”进行“个体直观”和“本质直观”的解析。指出“陌生化和现象学还原”能够唤回“物”作为“物”的真实感受,激活现代人原本生动的感受力,提供了解析《红楼梦》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艳云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65-1568
在小说创作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可以延宕读者的审美感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以上世纪近百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取材对象,人物形象颠覆传统小说主人公形象,实现了题材、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小说采用多种叙述视角混用模式灵活展开叙述,实现叙述视角的陌生化;小说语言重感官经验又背离传统小说语言的精、雅,实现叙述语言的陌生化。正是上述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得《丰乳肥臀》能够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陌生化”理论虽然源自西方,但是对“陌生化”的体验和艺术实践绝非囿于某一时代或某一民族,而是古今中外文艺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特征。“陌生化”理论也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于中国古代的小说创作中,从而使中国古代小说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牛晓红 《科技信息》2009,(26):160-161
长篇小说《宠儿》是托尼·莫里森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一部力作,她“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写活了”。陌生化作为一种表现作品文学性的形式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宠儿》的语言创作中,最大限度达到了艺术审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红 《科技咨询导报》2008,(32):201-201
“陌生化”是西方文艺流派一形式主义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不仅适用于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而且对人们理解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本文利用陌生化理论对一些社会现象做了分析,说明了这些“陌生化”现象实质是人们追求与众不同的自我的一种表达,或是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的顺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