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运用比较文化学原理,从文化同质与文化异质的视角, 探讨中西“孝文化”的异同点。通过比较,作者得出中西“孝文化”是开在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孝"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的“孝”,是以温情脉脉的自然情感为基础的.同时,“孝”的落实体现在一切符合“礼”的孝行之中,要“生事之以礼”,有养、有敬、有顺、无妄.《论语》中“孝”的运用,具有“家”与“国”两方面的二重性,这一特点最终导致了“孝”在“家”的领域被绝对化为父权专制,在“国”的范围内衍化为臣对君的“忠”.全面正确理解《论语》中的孝,对于重新审视“孝”的现代化价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纵观历史,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政治哲学与伦理范式。如果说短暂的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至秦亡)是以法家的"法"为其政治哲学与伦理范式的,那么西汉初期则可以用"孝"来概括其政治哲学与伦理范式。秦亡汉兴,政权更迭,秦与汉在政治哲学与伦理范式方面不仅悄然发生了转换,而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伦理范式与价值向度。在西汉初期的历史进程中,"孝"的强化与"法"的弱化可谓是相逆而行;时至汉武帝时期,法孝之间又有新变化,呈现出同行并进、互为表里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董仲舒以"父为子纲"的论调对"孝"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化与机制化,不仅拓展了"孝"的伦理意涵,而且增强了"孝"的绝对性与权威性。  相似文献   

4.
刘雪平 《科技信息》2010,(5):127-128
中美两国由于不同的历史发展,对各自的大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上两国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通过对两国通识教育课程的比较,总结出中美两国在通识教育课程上的差异并提出了中国通识教育课程有待改革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中国的戊戌变法却遭到了惨败。中日两国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和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是其根本原因,中日两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是重要的外部原因,而中日两国改革的策略与手段不同,是重要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6.
德国和日本作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国家,在战争赔偿问题上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德国认真、积极、日本推诿、消极,甚至拒绝赔偿。两国在战争赔偿问题上表现迥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两国所承受的来自占领国的压力不同;两国在美国罗织的遏制共产主义的防护网上所处位置和所起作用不同;德国有来自苏联以及犹太民族和以色列的强大压力,日本则没有:两国的外交政策及其目标不同;两国政府及国民对战争反省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孝感学院学报》2008,28(2):F0002
2007年12月中旬,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一行莅临我校,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在欢迎仪式上,院长丁么明教授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及发展情况。他说,孝感学院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坚持“百行孝为先”,通过举行书信感恩等活动弘扬孝文化,让学生亲身参与,借以培养学生的孝德,营造了浓厚的孝文化氛围。并感谢汤恩佳先生向我校捐赠孔子铜像,希望以后两校能够长期友好合作办学,共同推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先秦孝文化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原始人类尊老爱幼的感情、习惯、事实,对孝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殷商时代有了孝的概念,但还没有孝的具体内容。周时孝的观念已基本完备,对后世影响巨大。孔子继承前代孝的观念并加以发挥,具体提出了九条规范,并主张以孝来治理天下。先秦思想家们虽然不是一致同意以孝治理天下的理论,但对孝,却是共同赞美的。  相似文献   

9.
在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的指引下,18世纪美法两国先后爆发了革命,并通过制定宪法开始了探索政治现代化的进程。然而,同样的革命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两国对于宪法的权威性与代议制的确立等问题的认识不同,所体现出来的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也不同,通过比较两国的政治思想.可以看出其政治成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浅议孝的演进与文明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孝”、“孝悌”、“孝忠”、“孝廉”的分析,可进一步探索孝的概念与演进的过程.窥视中国特有孝道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孝文化的内涵,展示孝文化的无穷魅力,利用孝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社会体制下不同的教育目的,导致两国的传统教育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为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我国教育的优势、弊端,把握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应在继承传统、发扬优势、抓大放小、发展经济上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武世花 《镇江高专学报》2003,16(4):49-51,54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流传在两国的谚语也都浩如烟海。由于谚语都有较强的民族性,因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不同导致两国谚语的差异。论文从地理、历史、宗教、文学等角度对两国的谚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被西方列强撞开大门,并在大致相似的背景下开始法律改革,然而,两国法律近代化的后果却大相径庭。比较两国法律近代化的差异性,不难发现根本原因还是改革动机的不同,认真总结中日两国从被迫开国到二战前后这一时期的法律近代化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当今和今后的法律改革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4.
“孝”是儒家伦理中的重要范畴。笔者认为:《论语》中孔子言“孝”,其文化内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善事父母”外,还应包括一种为政之道和成己之方,一种超越家族关系的社会伦理规范。同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孝”的社会功效,认为孔子言“孝”,致力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与社会责任感。最后,论述了孔子言“孝”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孝文化的熏陶与家庭成员成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文化对于家庭成员的成才有着一定的作用。孝文化在家庭中的传播,有益于家庭氛围的和谐,从而有利于子女的成才。孝的教育是子女成才的动力之一。子女孝观念的形成和确立是其他一切行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在编撰时于儒家宣扬的众多德行中,对孝行是相当重视的。魏晋之际的孝悌之风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即“至”“纯”之孝;”“色养之孝”;“生孝”、“死孝”与“灭性之孝”;“心丧”与“试守孝子”;维护家讳之孝。  相似文献   

17.
唐朝继承西汉以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把儒家的孝道伦理普遍运用于政府的施政实践。唐朝统治者将“孝”进一步政治化,一是力图理清“孝”与“忠”的关系,达到移孝于忠;二是将孝伦理变为更具体、详细的法律条文。  相似文献   

18.
逢年过节:继承与传播孝文化的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的内涵主要表现为“报恩”与“亲亲”,尽孝的行为态度主要源自“报恩”与“亲亲”两种感情取向,并由两者互构而成,由此可以演延出以亲子孝道体验作为基础而推己及人的“仁道”设想。由于许多节日传统以孝道作为核心价值,并且拥有周而复始的特征,因此,节日作为孝文化的载体,足以强化学习孝文化与社会化孝文化的氛围。当代人在提倡节日文化的同时,若能友善地为老弱者设计无障碍环境,也会有利于解放老龄人生产力以及增加老龄者活动能量,更有助于打造孝亲敬老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的新剧运动从产生到发展,由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时代呼声,表现出一个新型剧种在引进、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的共性,又由于戏剧改革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两国不同的文学传统的渗透,表现出对形式与内容上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中日新剧运动发展的不同结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支柱。集中反映孝文化的《孝经》,强调以孝治国、以孝为“德之本”。历代统治者视“孝”为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中国孝文化是在不断变化中日趋合理的,有一些不合理的行孝方式方法受到淘汰,如割股疗疾已销声匿迹;靠父母之命以定终身已为自由恋爱所取代;三年之丧早已无人遵守。中国孝文化内涵丰富,其核心意义有四:一为孝是人人应尽的义务;二为执政者应以身示范,并为百姓行孝提供条件;三为孝是立身行道的守则;四为孝是成圣成贤的要道。“孝”的精神实质是“仁”,“孝”是“仁”的演绎与实践,“仁之实,事亲是也”;“孝”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与生命活力,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齐家则家齐,以之修身则身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