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青少年旅游的地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4年调查统计资料对城市青少年旅游行为的基本特征,经济背景及客源市场条件进行了分析,青少年旅游客源为国内旅游客源中的独立成分,青少年旅游市场为国内旅游市场中的细分市场,青少年旅游需求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旅游新产品开发以专项旅游为主,其地理分布向现存旅游景区外围扩散。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介绍青龙瀑布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入手,分析了风景区的现状,并对风景区旅游结构和综合价值进行了评价,得出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价值达一级水平的结论;进而提出对青龙瀑布风景名胜区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昌平区大杨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杨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该区天然植物和人工果园并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融合。景区客源以城区居民为主、外埠旅客为辅,未来旅游发展策略在提高景区知名度的基础上,应突出生态旅游特色,积极发展观光创江农业,保护和开发人文景观,建立和谐的旅游与环境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开封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形象是以城市为主体进行的“形神合一”的美化。在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形象定位堪称点晴之笔,它包括静态定位,竞争定位,组合定位。对开封市而言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要从开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有效开发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原生人文景观,二作为黄河旅游线上的重要旅游城市,应加大黄河风景资源的开发;三,应恢复挖掘固有的人造景观。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开封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在旅游情景设计中的运用已成为旅游业界和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旅游景观文化创意是一种以文化元素为核心、以创新为手段对自然或人文景观进行独特性设计的文化再生产过程.旅游景观文化创意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由旅游开发者、旅游者、信息和媒介构成的完整系统,由此形成了一个包含发掘、凝练、升华三个发展阶段和文化有形化、文化无形...  相似文献   

6.
乡土旅游课程教学应立足于本土并反映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教学应以人文景观素材为主线,采取多种形式教学。教学中注重引起学生学习旅游专业和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加深对旅游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并使学生正确认识本课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旅游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灾害学的角度分析了旅游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其中要表现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对社会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对旅游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指出:应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加强管理,健全法制,促进旅游业健康地发展。真正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太湖三山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秀丽的风光和人文景观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经过实地考察采访 ,就三山岛旅游地域系统和旅游业对岛内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对岛上旅游业合理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区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湖泊旅游资源。洞庭湖区丰富而又多层次的旅游资源具有以湖水、古迹为特色的资源结构体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文化含量高,是其旅游资源的结构特征,风格相异的五大旅游资源板块的有机结合是其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10.
何梅华 《科技资讯》2005,(24):120-121
因地制宜,利用本土园林旅游资源,传承历史之文脉,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观光农业,城区绿化,人文景观,综合旅游区,“园林精品”,主题公园的园林旅游景点,是梅州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1.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与欣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山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为:宏观美与微观美相得益彰;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协调;自然景观美与人文景观美相互融合.旅游景观审美要素包括:感觉力、想象力、理解力、情绪力和情感力.在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和审美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黄山峰石地貌景观、云霞气象景观、溪泉潭瀑流水景观、生物观赏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运城旅游资源的特点入手,通过对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找出运城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并提出加快运城发展旅游业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各有侧重。先秦时期,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方面主要奉行的是儒道朴素的顺其自然、天人合一、注重保护的理念。秦汉时期,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在封禅设施的建设、苑囿的建设等方面,那时还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佛教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因此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在开发的过程中都被打上了佛教文化的烙印,例如泰山石刻、石窟类旅游文化景观等;另外,在开发方面,其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明清时期,由于对黄河流域的过度开垦,黄土景观逐渐呈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用了东湖磨山区几组红外遥感图象,重点对其有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地物影象进行室内判读,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综合分析该区的旅游景象地域组合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有针对地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汉中科技》2006,(3):7-8
一、汉中旅游业资源富集,特色鲜明。既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又有秀美的自然景观,是省内乃至西部地区唯一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资源。只要遵循“以史为经,以景为纬”的原则和思路,加大整合和建设力度,可以罗织和打造出富有特色的具有高知名度、高经济效益的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地区面积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瑰丽的人文景观,是国内外广大旅游爱好者向往和仰慕的地方,但长期以来,本区旅游业的发展却又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同类地区.文章在对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旅游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人文景观资料英译的要求及策略与技巧,指出人文景观旅游资料的翻译应注重信息内容的传递和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预期达到的功能,在翻译中须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灵活的翻译技巧使译文合乎目的语习惯,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较快,旅游景观认知评价体系越来越引起理论研究的关注。通过对陕西省韩城市主要景观的游客认知进行调查,综合运用AHP方法分析调查数据,建立多因素景观认知评估模型,分析旅游景观认知水平,为旅游景观规划保护提供更多视角,丰富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韩城旅游景观迫切需要挖掘旅游市场需求,保护传统特色的文化遗产,提高自然和人文景观价值的认知和影响力。对韩城旅游景观的认知评价研究,成为提高旅游景观开发与管理等环节的重要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澳门的宗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澳门宗教的历史遗存,给这弹丸之地凭添了许多人文景观,成为澳门旅游业赖以发展的丰富的传统资源。本文试从澳门宗教的源流,现存的宗教景点,提要钩玄,彰显其人文历史和旅游开发的价值,作为宗教旅游资源的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旅游者对旅游线路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行社设计与销售的旅游线路,有不同的类型和内容。旅游在购买旅游线路时,会根据自己的旅游偏好、闲暇时间、经济状况等情况进行选择。选择时主要考虑旅游线路中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时间安排,旅游安全和价格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