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红卫 《甘肃科技》2003,19(10):172-172
按“宽基础、活模块”式课程模式标准,侧重学生从业的关键能力培养和从业能力强化训练,对综采专业模块化课程进行模块划分和设计。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块化设计的设计方法来简化制图,可以提高工效。模块化设计的核心是模块设计和模块的组合设计。通过有效地利用现有零、部件的设计建立模块,采用系列化设计等标准化方法设计模块,按“黑箱”理论等进行模块的组合设计,使制图更为方便、快捷,提高工效至少3至4倍。  相似文献   

3.
模块化课程是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得是否科学,决定着模块化教学改革能否成功.构建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必须要紧紧围绕培养能力这个中心,准确把握课程模块在能力培养中的定位,打破知识界限,整合并优化课程模块内容,同时,积极创新教学体例.  相似文献   

4.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以能力本位的教学观为指导,以人才培养模式系统中最基本的教学要素——课程为突破点,将课程知识和能力对接构成模块,以模块为核心构建教学体系.合肥学院为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提出基于MES医学遗传学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模式.模式打破课程内容章节界限,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与重组,构建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医学遗传学课程的三大教学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及临床知识模块.基于MES的模块化教学采取案例教学、PBL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临床见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的出发点是突出课堂主渠道的立德树人作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作为课程建设的创新,课程研制、构建涉及到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教学体系、资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一体化系统工程。以“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依据课程改革现状,提出了“知识、技能、思政”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将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深度学习及实践创新等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模块。教学实践方面,积极探索五维化课程评价体系、讲授方式创新及思政元素融入资源库开发等教学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整合的问题,积极构建具有人文思想的高职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科学设置相互衔接的高职院校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及大力促进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交叉融合与整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0万条招聘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了解到社会各行业对网络工程师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要求,同时结合计算机软件考试中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确定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借鉴了欧洲各国在博洛尼亚协议下所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对课程体系实施了模块化的教学改革,使课程体系的结构具有模块化、项目化的特征.按照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课程与职业领域能力的对应关系组合成不同的课程模块,设计出基于行业要求的、能力本位的、课证融合的、模块化的、“3+1”校企合作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分析大规模定制模式下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针对模块化设计理论难以在工程中实现的问题,在基于物元模型的产品可拓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提出用功能物元系统描述模块.在模块配置环节引入可拓评价方法,应用此法从主功能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多个模块中识别出与期望物元最接近的模块物元,提高了模块配置和变型设计的效率,从而缩短了大规模定制的设计周期,使模块化设计更能适应大规模定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学院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推进,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计算机类课程模块化改革进行总结探索。该文首先分析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计算机类课程的现状,描述了该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模块框架,并对所负责模块《计算机基础及其应用模块I》和《计算机基础及其应用模块II》的构建思路及模块内容和考核方案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模块式教学改革已经紧跟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初步形成了有理论支撑、有实施方法、有教学实践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餐饮服务与管理实务》技能模块式教学在理论上,提出了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在方法上,提出了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解构方法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向的课程重构方法;在实践上,采用了有利于职业能力形成的项目教学法,选择了校企合作开发的模块化教材。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柱承重模块化钢框架的受力性能、破坏机理及模块间节点对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模块间节点静力受弯试验与足尺2层单跨模块化钢框架竖向静力加载试验,分别得到模块间节点的刚度属性及模块化钢框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与破坏模式。最后,考察了模块间节点对模块化钢框架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并验证了结构稳定承载力理论计算模型与数值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模块间节点的半刚性属性对模块化钢框架的稳定承载力影响较大,设计时应加以考虑;竖向荷载作用下模块化钢框架破坏模式为上下层模块角柱整体失稳;子结构模型能够较好地计算柱承重模块化钢框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石家庄城郊农宅建设与需求调研,以可支撑体住宅理论为指导构建SM装配式农宅实验模型,提出“SM装配式农宅=通用控制体系(System)+ 选填集成模块(Module)”的设计公式,并以“模数体系—→场地划分体系—→建筑定位体系”分三步构建通用控制体系,从“空间、构件、内装”三个角度组建选填集成模块族群,由此求解设计公式,探索SM装配式农宅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在立体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利用ASP动态网页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以《VB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设计开发出了相应的立体化教学平台。平台的模块组成按照“理论+实验+综合实践”的要求设计,并详细地阐述了各功能模块的作用及关键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杨江平 《科技信息》2009,(8):208-208,211
本文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依托网络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阐述了新疆民族高等师范院校《普通物理》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模块、疑难解答模块、在线测试模块、讨论天地模块和资料室模块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伊犁师范学院结合本院的实际和发展需求,开展了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有利于学院长远发展的、以“以人为本、凸现教师教育和实践教学、灵活设置课程模块,打通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的界限”为主要特征的培养模式,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和“3+1”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学生学习微观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将课程的教学分为“基础模块”“传统微观计量方法模块”“现代微观计量模块”,对每个模块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拓展理论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目标、锻炼创新性思维、培养科学素养和爱国情怀的教学方法,为微观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长辉 《科技信息》2010,(18):111-11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完善的系统知识结构和语法规则,与理论密切配合的实践操作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模块化教学思路和模块化教学方法,注重挖掘模块感性化知识,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实验内容与要求,切实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应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客车传统模块设计方法的不足,基于广义模块化理论对客车底架进行参数化设计。利用广义结构模块矩阵对客车底架进行模块划分,结合用户需求矩阵实现总长为10.0~12.0 m同系列客车车型底架的设计。采用HyperWorks软件对所设计的系列车型整车骨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2种工况下强度和刚度分析验证设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广义模块化设计理论在客车底架的设计上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在弯曲及扭转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值、整车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均与底架中段模块长度的改变呈现线性关系;总长为10.0,10.5和11.0m的3部车型能够满足相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并设计了课程教学模块,包括基础模块和专业发展模块,以提高教学效果、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