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构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丽霞 《科技信息》2009,(33):I0208-I0208,I0206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生存在的心理现状分析、当前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均衡性,通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提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由于高职生自身存在的特殊性,使得社会日益关注其心理健康问题。由此也产生了心理社团这一新型心理互助组织,传统的专业教师为主角学生是服务对象的状况彻底开始改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以心理社团作为重要的依托,形成了很好的小鱼,因此必须要积极加强心理社团建设,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每个高职生都能逐渐形成完善的人格,这对高职生的教育以及其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该文着重论述了心理社团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措并举 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莹莹  潘金云 《科技信息》2011,(24):I0029-I0030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和探寻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使高职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高职生由于其不同的生源结构和不同的社会影响因素,就心理特点而言具有同龄人的共性与自身特性,高职生存在的负面心理一直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生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图书馆阅读教育在高职院校心理教育的辅助地位,阐述了图书馆对高职生进行阅读启迪的内容和实践,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现状及学龄层次,指出应利用图书馆阅读教育对不同阶段的高职生的负面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从而提高高职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提高其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燕林涛  亓瑞环 《科技信息》2007,(14):173-174
心理健康是关系到人才质量的重要问题。几年来的学生工作实践,发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因此教育工作应有其针对性。本文就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社会、学校、个人等因素导致高职生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各级部门和学校领导应提高认识,重视心理健康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落入,从开设心理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展各种活动等途径和手段入手,切实落实和开展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职护理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职院校科学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SCL-90、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270名高职医学护理学生进行了调查和数理统计.研究表明: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压力是影响高职护理生心理健康的生活事件;高职护理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显著相关;生活事件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子与应对方式的幻想、自责、解决问题、健康适应因子对高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应对方式是作为生活事件与心理困扰症状的中介变量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对重庆市2所高职院校456名高职生进行自我和谐、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评定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测评的3种自我和谐因子中,高职生所面临的主要自我和谐问题是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高职生所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依次为:家庭支持、其他支持、朋友支持;高职生自我和谐、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有密切关系,且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论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提供了诸如重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创设良好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高职毕业生要想获得求职择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是不行的。然而当前高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却存在着择业期望值过高、焦虑心理和悠闲状态交织、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并存、从众心理和跟风心理现象严重、怕苦心理、浮躁和依赖于托关系的心理,因此从学校层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转变高职生择业观,从学生层面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不同学生受到教育条件、家庭因素、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心理韧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农村高职学生心理韧性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学生心理韧性的内容,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该文主要探究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的现状,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高职学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性别、家庭等成为影响学生心理韧性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周鲁珺 《科技信息》2013,(8):238-238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标准,其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但也不容过分乐观,其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职业倦怠。维护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主要从四个层面:社会、组织(学校)、家庭、教师个人。辅导员在实践中强化心理训练,培养其心理教育能力,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娜 《科技信息》2008,(2):142-142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对高职生的研究相对不足。心理健康是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是人的整体健康的必要组成部分。本人调查了山东省部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异洲 《科技信息》2006,(6):343-344
社会、家庭、就业等各方面的影响给正处于心理形成和走向成熟的高职生造成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困扰使部分学生形成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得也很突出。重点阐述体育教学中高职学生心理障碍不良心境产生的原因及其调控方法,以便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吴晓莉 《科技信息》2010,(10):193-193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更是表明:挫折心理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高职生挫折心理的类型和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和心理调试方法,以达到帮助矫正和调适高职生的挫折心理,提高高职生挫折承受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才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课程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需要一流的高职院校来教育培养,本文从就业指导和职业心理辅导、技能大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剖析,阐述了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几点要素。  相似文献   

17.
刘建军 《科技信息》2008,(12):273-273
在高职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需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大专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深入剖析了高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和策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王芳 《科技信息》2012,(25):257-257
面对纷繁复杂、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社会,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思想境界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能努力学习、乐观生活,主动交际,正视现实,勇于投身于改革开放实践中。由于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少数高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因此,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廖维敏 《科技信息》2013,(15):306-306,357
高职生文化素质基础相对较差,没有考上理想大学,有无能和失落感,认为上高职是不得已的选择,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但年轻人争强好胜,不轻易接受挫折和失败的现实.在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自己不心甘的矛盾心理下为了维护自尊而往往在三年学习过程中通过种种逆反心理表现出来。因此帮助高职生重建自信心是高职院校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从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状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终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各种心理学的原理,采用科学的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对当事人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当事人缓解心理压力、减少心理冲突、化解心理矛盾、优化心理素质的一种活动。文章就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作用进行研究,探索就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提升现有高职教育的质量与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