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朝花夕拾》是鲁迅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共十篇回忆文章,写于1926年2月到11月。从历史背景来看那是在民国以来北洋军阀统治最黑暗的时期。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学生的惨案;从鲁迅的个人经历看,那是与敌人进行激烈斗争的时刻。1925年  相似文献   

2.
对于鲁迅的叙事散文《朝花夕拾》过去研究界一致认为是“回忆性散文”。但实际上“回忆”并没有成为笼罩“叙述”的一种氛围.而只是一种对“今天”进行观照的距离移动。“过去”在鲁迅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是一种对现实的观照物,是对未来的警示,因而“回忆”与“杂文”是交织互渗的。《朝花夕恰》的文体核心正是这种“杂文方式”:一是“回忆”的功能是在“杂文方式”中显示的;二是主体的叙述性是在“杂文方式”中展开的。这也同时构成了鲁迅叙事散文的文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时间诗化了回忆”,这是许多有经验的作家都体会到并在作品中表现了的。不仅一些个人回忆性作品如《童年》《步年》《青年》(托尔斯泰)、《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朝花夕拾》(鲁迅)等是诗化回忆的结晶;推而广之,希腊人将文艺谬司统统看成是记忆女神的女儿,说明整个文学艺术都是基于诗化回忆,与诗化回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但本文主要只涉及作家对自己个人经历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晚年杂文,尤其是部分回忆散文,其文学属性和艺术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地镌刻进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年轮。作为回忆散文集的《朝花夕拾》,在经历了其他文体辉煌成就的历时遮蔽之后,其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也日渐呈现于世人面前。同为"夕拾"的怀旧之作,两者在创作背景、艺术格调以及主题意蕴等方面显示出某种暗合和一致。从异质同构的角度来切入鲁迅的散文世界,无疑可以更准确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一代文化巨人的伟大心魄。  相似文献   

5.
淡扫娥眉朝至尊:<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一篇记实性的散文,几乎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形,虽然记实却有一种返朴归真的美,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任雕饰"的纯净美.  相似文献   

6.
一长期以来,在鲁迅《野草》研究领域,对《过客》的研究,大都偏重于思想的探索,而忽略艺术的剖析,即使在一些蜻蜓点水式的艺术分析的文字中,也出现了种种误解或曲解。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对话体的散文”(如唐弢先生等),或说“这是一出发人深思扣人心弦的独幕剧”(江苏人民出版社:《鲁迅散文选讲》),更有甚者,某位颇有影响的教授,对包括《过客》在内的《野草》中十六篇散文诗,则论定为“是不纯粹的,它不是审美的”,从而从形式上否定了《野草》,说“这不是一部散文诗集。”由此,可见研究者们,对于鲁迅  相似文献   

7.
2006年《呐喊》、《彷徨》研究有关《狂人日记》、《伤逝》的论述最为醒目;总论《故事新编》的文章多从文体角度入手,以汤哲声、陈林侠、房伟的文章为代表;李今、刘进才、孙玉石针对胡尹强《鲁迅:为爱情作证》一书发表了针锋相对的看法;有关《藤野先生》的论争构成《朝花夕拾》研究中的热点;朱正的鲁迅杂文重读,戈双剑、杨晶关于鲁迅日记的语言考察,孙郁《鲁迅的译介意识》,邢植朝、袁盛勇、崔云伟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对于鲁迅作品的整体解读,皆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鲁迅将散文创作从“旧事重提”到“朝花夕拾”的改名,不仅是艺术的更新创造,其“朝”、“夕”二字的蕴涵丰富而深广。它们是鲁迅情感、心境的外化。“朝”显示了他对当年生活的美好认识与留恋,“夕”则正是他当时悲凉.心境的形象体现。“朝”、“夕”二字正表现出鲁迅作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情感特质。  相似文献   

9.
《颓败线的颤动》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是非常独特的一篇。无论是其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思维方式的展现都有其鲜明之处,特别是对照与对立并举的运用。这种手法和思维的运用对于表现整篇散文诗的矛盾主题——牺牲与杀戮、绝望与抗战,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呐喊》、《彷徨》研究中,张旭东、俞兆平的《阿Q正传》研究,逄增玉的《故乡》研究,宋剑华、李哲的《伤逝》研究,方维保的《祝福》研究,皆堪称力作;《野草》研究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回落,任广田、吕珏、张鑫的文章均可称得上别具一格;鲁迅杂文研究收获颇丰,吴康、张旭东的阐释极为精彩;于爱成的《故事新编》研究,李怡、辜也平的《朝花夕拾》研究,邓国伟、李震、熊焰的早期文言论文研究,魏韶华的《鲁迅与广义民俗学》皆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一、阿长形象的真实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一个神秘动人的美女蛇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读者记住了一个叫长妈妈的人。其实在鲁迅的回忆性作品里,涉及到长妈妈的并不少,而《阿长与山海经》则是专门为怀念长妈妈而作,这足见长妈妈在鲁迅童年生活里是真实存在,并占据了了鲁迅童年记忆的重要位置的。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收入了中学语文课本,为大家所熟悉。有些学者认为,《故乡》之所以被选为教材,是便于教课,因为闰土的形象容易理解。特别是用一种类似于自叙小说的阅读方式,将小说《故乡》的内容和现实中鲁迅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直接联系起来,似乎可以快捷地接近和了解鲁迅。真是这样的吗?在数次拜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后,对此产生了疑问。成功的作家往往跟他童年的记忆和早期的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这已为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所证实。鲁迅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强烈地流露了他的“怀旧”情绪。创作是一种理想的追忆和愿望的升华,理想是创作的逻辑起点,人们常称之为乌托邦,鲁迅自己称之为“梦”。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在年轻时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梦”与现实有效地联系成为作家创作的原初动力。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创作或“梦”是对现实的不满与超越。这“梦”或乌托邦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家的“世界”,这作家的“世界”才是一个作家创作的本质,尽管它已在现实中失落了,可是却在创作中不断回归与呈现。这是一个作家真正的“故乡”,灵魂的“故乡”。它也许仅仅存在于作家的...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逝世75周年。该年度鲁迅研究作品呈现出异彩纷呈、创意不断的局面。汪晖、谭桂林、吴康、李云雷、赵牧、陈婵、袁红涛、蒋济永、王学谦、曹禧修、刘长华、许祖华皆对鲁迅小说发表了极为精彩的看法。张鑫、李国华、吴翔宇、李玉明、吕周聚的《野草》研究均可称得上别具一格。潘世圣、李宗刚、贵志浩的《朝花夕拾》研究,田刚、薛羽、郝庆军的鲁迅杂文研究,刘克敌的鲁迅日记研究,孙郁《鲁迅话语的纬度》,钱理群、陈国恩、冯光廉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研究皆能予人以新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文选与习作》第二册选了一组一分钟散文,共四篇。它们是:《晨》、《醒了小街》、《骆驼的联想》,《人、又少了一个!》。四篇散文短小精悍,内涵丰富,感情真挚,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5.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散文集,其中包涵了诸多的温情元素。但透过全书,我们却可以深刻领悟到鲁迅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即对封建制度、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最透彻最尖锐的批判。鲁迅文化批判意识的形成表明了其对社会国民精神状态绝望感的反抗,是其“反抗绝望”这一人生主题的有力体现。  相似文献   

16.
现在要谈谈另外一篇题目也是《鲁迅与许羡苏》的文章(发表在92年《人物》杂志第五期上).此文(以下我就用“此文”代替“另一篇《鲁迅与许羡苏》”)作者的思路,正好与我上次提到的吴作桥的《鲁迅与许羡苏》相反.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笔下总有自已最熟悉、因而也最容易生色的人物.在《呐喊》和《彷徨》中,鲁迅显示了他对当时中国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两大系列人物的深刻认识.而在知识分子这一人物系列中,鲁迅对教师这个阶层体察得尤为准确细致.这无疑与他青少年时期同教师的接触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与他前后经历了将近十年的教师生涯密切相连.教师,是鲁迅一生中从事过的两个职业之一(另一个职业是作家).对教师,鲁迅有着深刻的心理感受.多年来,学术界从这个角度来透视鲁迅作品一直注意不够.由此窥测到鲁迅作堂奥之一角,是本文试图达到的目的.鲁迅笔下的教师形象主要出现在他的小说散文里.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就是以塾  相似文献   

18.
2013年鲁迅作品研究中的几个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鲁迅作品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创意不断的局面.王彬彬、祁晓明、文贵良、李宗刚、张全之、周维东、刘俐俐、王泽龙、龙永干、程桂婷等皆对鲁迅小说发表了极为精彩的看法.张洁宇、任毅的《野草》研究,张显凤、李林荣的《朝花夕拾》研究,皆可称得上别具一格.杂文研究中,王富仁、温儒敏的阐释极为精彩.刘东方、吕周聚的鲁迅诗歌研究,北塔、陈芸的鲁迅翻译研究,汪卫东、靳新来、陈漱渝、刘增人、符杰祥、刘运峰、朱寿桐、李荣华的鲁迅作品整体研究,皆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9.
鲁迅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幼年时求学的场所。何谓“三味”,历来意见不一。1、周作人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一书写道:“经如米饭,史如肴馔,子如调味之料”。2、三味书屋先生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在《我也说说鲁迅的事》一书中写道:“三味取义,幼时父兄传说,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如醯醢”。3、大多数人取前人说法,认为“至于三味,前人把经书、史书、子书比喻作三种食  相似文献   

20.
一说冯至的散文,人们就会联想到《东欧杂记》,或者还会联想到《山水》。《东欧杂记》是解放以后写的,《山水》14篇(含《后记》)有10篇写于抗战期间,其中只有4篇写于抗战以前。收集得如此之少,似乎作者对自己青年时代写的散文并不看重,然而,我们却不能这样看待。这些散文,无论数量与水平,都值得我们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