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SSA-ELM的大宗商品价格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期货市场中各大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而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以及货币政策不确定使得大宗商品期货价格难以被准确预测.本文选取玉米,原油,黄金分别作为大宗商品农产品类、能源类、金属类的代表对象,基于奇异谱分析方法(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对商品期货价格进行分解,结合Kmeans动态聚类技术将分解量聚合成不同特征的价格序列,再采用具有优良特性的极限学习机算法(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大宗商品期货价格预测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采用序列分解聚类策略能够显著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在价格未来的整体水平和变动方向上都能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融市场上日内的异常波动可能与重大经济事件相关.因此通过分析高频市场数据的异常与市场内在事件属性及其联系,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更深刻地理解市场动态特性.采用了基于最大模量小波转换(WTMM)的多重分形形式,通过上海证券市场的日内指数价格数据来判断高频时间序列下异常点的存在和定位. 结果表明,上述小波方法在检测和定位高频金融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异常点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选取小麦、玉米、大豆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5年的月度数据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检验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均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且对期货市场的影响力大于现货市场。此外,金融危机前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均大于金融危机后。分位数回归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在各分位数水平上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对中国农产品价格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中低分位点的影响力基本大于高分位点。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回归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对中国不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研究了铁矿石航运市场与其相关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价格和波动溢出效应.对两条铁矿石运输航线和铁矿石、钢材、燃油等大宗商品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大宗商品市场对航运市场有显著引导作用.以大宗商品市场因素作为外生变量的ARMAX模型结果显示,大宗商品对航运市场有显著预测作用.在风险溢出方面,BEKK-GARCH模型结果显示,航运市场与铁矿石、燃油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特征.同时航运市场与不同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动溢出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对航运与大宗商品的价格和风险形成机制提出了一个跨市场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和传导机制,选择籼稻、粳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5种大宗农产品为代表,借助符号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农产品价格同步传导复杂网络模型。研究了该网络波动幅度和强度分布、聚集系数、强度与聚集系数相关性等网络拓扑性质,并以中国1997年4月到2012年12月期间相关价格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运用弹性概念,对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动对进口需求量的弹性进行分析,继而基于最新的2012年投入产出表,编制社会核算矩阵,建立CGE模型,定量剖析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国际农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为负,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影响不大,但会推动物价上升,提高居民生活成本,使居民社会福利受损,而农产品价格下降会对GDP造成一定影响。同时,造成与农业紧密相关的食品业、纺织服装业等行业的产出随着价格波动幅度的上升而收缩,随着价格的下降而扩张。  相似文献   

7.
价格操纵通常不包括明显的非法行为(诸如散布金融谣言和控制股权的供需),而是通过看似合法的报单、撤单等交易行为来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市场价格操纵监测模型系统:首先,基于三类典型的市场价格操纵实例,分析市场价格操纵行为模式的内在特性,利用小波变换和梯度分析作为特征抽取工具,抽取关键特征模式,量化操纵行为的特征模式,通过隐含状态转换机制完整描述市场操纵行为的各种情况组合,解决"异常检测"进行价格操纵监测时不能确定异常行为的具体类型及概率密度函数问题;其次,为提高模型对非平稳性金融数据的适应性,模型增加了一个自适应机制来进行校准,自动跟踪金融时间序列的统计特性的变化,提出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市场价格操纵行为监测模型;最后,模型利用纳斯达克和伦敦股票交易所的真实交易数据及模拟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精确性和稳定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无论是使用真实数据还是随机模拟的数据集,本文提出的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监测模型性能均显著高于市场中常见的三类基准模型,为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了一个完备的验证渠道.  相似文献   

8.
时间序列模式识别、异常检测在金融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能够为金融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在大数据场景下的异常检测中,为满足对计算效率、存储空间的要求,通常对时序数据利用近似表示进行降维.但在高频金融领域,已有的近似方法会丢失大量波动信息,而微观结构噪声、市场波动信息对高频金融分析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在传统方法基础上,结合基于变点检测的时序近似表示和已实现波动率,通过聚类识别表现异常的时间序列.基于上证综指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引入已实现波动率能够进一步优化聚类质量,准确识别波动异常的时间序列,为实际金融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从货币政策的两大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出发,提炼货币政策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的作用机理,选取2006年7月至2015年3月的月度数据,并构建MS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市场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区制转换特征,即上行期、平稳期、下行期三种状态;三种状态下,货币政策冲击都可以很好地解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但作用机制明显不同;非预期货币供应量变动会强化货币供应量对大宗商品市场的预期影响,而非预期利率变动会弱化利率的预期作用,因此,现阶段我国主要通过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影响效应则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对Brent原油期货市场可能存在结构突变点(结构断点),引入了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s,HMM)对其进行波动状态预测,但是由于HMM模型测度下的波动状态中可能存在伪结构突变点,再使用迭代累积平方和(Iterated Cumulative Sums of Squares,ICSS)模型对Brent原油期货市场波动结构突变点进行诊断,并修正其波动状态,为了检验ICSS-HMM-EGARCH模型对Brent原油期货市场结构突变点预测的准确性,基于修正后的波动状态再次使用HMM-EGARCH模型对Brent原油期货市场进行波动率预测。最后,采用成功率(Success Rate,SR) 和基于平均误差函数(Root Mean Squared Errors,RMSE)的Diebold-Mariano(D-M)模型分别对预测波动状态和预测波动率的准确性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Brent原油期货市场中存在波动结构突变点;HMM模型测度下的波动状态中存在伪结构突变点,而ICSS-HMM-EGARCH模型能够修正波动状态中的伪结构突变点;基于修正后的波动状态后HMM-EGARCH模型能够对Brent原油期货市场进行更加准确地波动率预测,因而ICSS-HMM-EGARCH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Brent原油期货市场波动结构突变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有关文献中关于到期日效应的诊断方法,指出其中波动效应诊断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动态方差的诊断方法。与传统波动效应检验方法相比,基于动态方差的诊断方法能够根据金融数据的特征,充分利用研究时段中各个异常波动的信息,分析到期日与比较日(非到期日)之间出现异常波动的差异,进而动态地诊断波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受俄乌冲突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给我国带来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本文构建了考虑国内外市场联动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刻画由于进口原材料成本波动导致的国内下游产品价格变化,而且考虑了由于国内外市场价格联动所导致的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波动及其在产业链中的连锁反应,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测算国际价格波动对我国国内物价的影响.本文应用该模型分析了俄乌冲突对我国国内物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俄乌冲突对我国PPI的影响大于CPI,且对物价造成的影响主要通过能源传导至国内;分部门来看,精炼石油和核燃料加工品等高耗能部门受影响较大,第三产业等与能源上下游关系较远的部门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实证分析了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异常波动前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指数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利用1min高频数据和日数据,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市场状态中,期货市场对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反应和调整速度比现货市场反应速度快;但是在2015年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中,现货价格对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反应速度更快.此外,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变量受到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发现在异常波动市场中,现货价格受自身冲击的影响大于受期货市场冲击的影响.可见,2015年股票市场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并不是由股指期货交易引起的,本轮市场异常波动的原因不应该归咎于股指期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国2002年-2018年间274维月度经济金融数据,通过改进不确定性相关测度方法,采用高维因子模型实现中国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的分离测度,并在利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动态溢出指数方法考察其关联动态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SV-TVP-FAVAR模型就二者对产出波动、价格波动的冲击动态进行计量检验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经济不确定性与金融不确定性均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波动特征,并且新常态时期以来金融不确定性水平明显大于经济不确定性;2)金融不确定性是引起经济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而经济不确定性对金融不确定性的影响则相对较低,特别是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时期以来二者的交互影响主要表现为金融不确定性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单向影响;3)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均是引起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但相比之下,金融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波动和价格波动所产生的放大效应更大且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滞后性和持续性.本文的研究从不确定性视角深入探究了现代经济与金融体系的交互影响机制,为强化预期管理、优化宏观政策调控提供了新的经验依据和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价格指数的误差存在条件异方差问题,还具有杠杆效应。通过应用GARCH系列模型对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进行研究,发现农产品价格波动特点具有"尖峰厚尾"、非对称性、波动聚集性、零均值等特征。用EARCH模型发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存在非对称效应。当市场出现"利好消息"的时候,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而当市场出现"利空消息"的时候,其波动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16.
结合GARCH模型构建五类跳跃强度模型,研究我国第一个区域性碳排放交易市场——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收益率数据的跳跃行为。结果表明:深圳碳排放权市场收益率呈现波动持久性和明显的时变跳跃行为,且跳跃与整个市场的波动率、GARCH波动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敏感性;同时,深圳碳排放权市场的跳跃方向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即一次市场价格上涨之后,下一期的跳跃方向更趋向于正向跳跃。进一步地,研究政策导向和市场开放等两类事件的发生对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影响,发现这三个事件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在不同程度上使市场产生时变跳跃行为。最后,研究市场价格急剧下跌时期时变跳跃强度的变化,发现其强度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日内价格幅度与回报的随机波动率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资产波动率测量与建模是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已经有了许多测量与建模方法。本文引入了基于日内价格幅度与回报两个测度指标的随机波动率模型。利用中国股市数据进行的实证结果表明,与单测度指标的随机波动率模型相比.基于两个测度指标的随机波动率模型能更好地描述股票市场波动率和市场波动风险。  相似文献   

18.
运用混合创新时变系数随机方差向量自回归模型(mixture innovation time-varying parameter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s with stochastic volatility,MI-TVP-SV-VAR)构建中国金融状况指数(MFCI)测度中国金融状况,并基于非对称多重分形去趋势交叉相关分析法(multifractal asymmetric detrended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MF-ADCCA算法)分析MFCI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预测能力.以我国2000-2017年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各金融状况变量的权重均具有灵活时变性,股票价格、债券价格、房地产价格在MFCI中的权重较大;MFCI在样本期间能够与实体经济发展保持趋势上的一致性,且领先于实体经济发展(EC)的变动;基于MF-ADCCA算法的非对称相关性检验得出MFCI与EC具有持久的交叉相关性,MFCI的下降会导致EC的下降,MFCI的上升会导致EC的上升;MFCI对EC的交叉影响改变了单独序列本身的非对称影响,说明中国金融状况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前期影响作用存在,MFCI具有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预测作用.跨期相关性检验得出MFCI对实体经济的预测作用在6个月内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深市取消交易异动停牌制度对中小板出现异常波动股票的影响.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比深市取消交易异动停牌制度前后的交易异动股票数据,从中小板累计异常收益率,波动性和流动性等市场微观结构的指标检验了交易异动停牌制度的有效性.发现停牌制度取消前后,异常波动股票的波动性和流动性长期来看无显著差别,而在短期内对市场波动的抑制反应较为迅速;停牌制度取消前,样本股票在公告及复牌后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出现负值,而取消后的样本在公告日后股票收益率回归市场水平.中小板异常波动停牌制度在抑制市场波动方面短期较迅速,在价格发现方面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负面作用,引起涨幅超限的股票过度反应和跌幅超限的股票的短期助跌效果.  相似文献   

20.
已实现波动和已实现极差波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频金融时间序列的分析与建模是金融计量学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已实现波动和已实现极差波动是针对高频金融时间序列而开发的两种全新的波动率度量方法.首先证明了在理想状态下,已实现极差波动比已实现波动是更有效的波动估计量,然后基于渐近关系讨论了高频数据最优抽样频率问题.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比较了微观结构效应对两种波动率度量方法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对上证综指的高频数据给出一个最优抽样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