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准则群体决策环境下,决策个体间存在复杂交互关系,由经验阈值引导的共识过程难以规避非合作行为对共识的扰动,导致群体决策结果的一致性与稳健性较差.本文聚焦于群体共识实现过程中交互网络结构,共识驱动要素和偏好交互模型等三个核心内容,提出了基于BA-BSO交互机制的自适应群体共识模型.鉴于交互关系分布的不平衡性,本文设计了BA无标度交互网络模型,实现对非合作者的动态识别及其交互关系的自适应管理.其次,结合个体贴近度和共识成本设计了满足超模博弈条件的个体交互效用,以引导个体偏好的收敛与群体共识的自发涌现.在偏好交互过程中,本文基于BSO优化算法和“多数原则”设计了偏好交互模型以及最优方案选择规则,既反映了个体与相近观点交互的倾向,又规避了非合作者观点的过度影响,改善了群体决策结果的一致性与稳健性.最后,算例分析与对比分析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复杂网络上的演化博弈是复杂网络与演化博弈结合而形成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它以复杂网络和演化博弈动力学分别刻画个体间的交互关联结构以及决策范式,为分析和预测复杂交互环境下群体的决策行为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旨在从一个计算的角度对复杂网络上的演化博弈动力学进行一个简要的综述:介绍复杂网络上演化博弈动力学模型的数学描述;分析网络上演化博弈动力学的计算复杂性;概述复杂网络上演化博弈动力学的若干主要解析结果等。这些结果是对于复杂网络上演化博弈动力学仿真研究的一个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3.
和谐测度下委员会决策的互动关联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和谐理论中“和谐”的概念,分析了委员会决策的动态交互过程。针对委员会决策过程的复杂性,通过对委员会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取向的分析,提出了委员会决策的和谐测度概念。根据同谐交互、异谐交互、中立交互3种决策行为表征,剖析了决策者的决策行为趋势。结合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委员会动态决策过程的互动关联模型,并利用家电企业协会的算例验证了该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决策者-建议者"二分群体决策系统,分析决策部门-观测部门之间的决策协调问题,探究决策者心理行为特征对部门协调决策的影响。引入决策部门的自信程度以及两部门的损失厌恶心理特征,以偏差平方作为支付函数,构建了二分群体决策系统的演化博弈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演化博弈的均衡结果,并通过数值分析讨论决策部门自信度、两部门损失厌恶程度对演化均衡的影响。研究结论指出,观测部门并不希望决策部门的自信度越高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优化的过程;决策部门的损失厌恶偏好可平衡经验丰富引起的错估偏差,并且通过对观测部门的信赖也能弥补这些偏误。  相似文献   

5.
首先建立突发事件群体决策的Q学习模型,给出决策者的Q值表,以及智能体行动规则;然后基于Netlogo软件平台,编程实现突发事件群体决策的元胞自动机仿真系统;再对决策群体应激能力相同和不同两种情况研究其群体决策,模拟其演化过程。最后,分析这两种情况的仿真结果,并得出结论:对于一个应急决策团队而言,在决策者风险偏好不同的情况下,决策者应激能力差异越大,其群体决策集结的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6.
用数字人工生命模型探索复杂适应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复杂适应系统的演化、涌现规律,介绍了一个自主开发的数字人工生命模型:Autolife,并在该系统上完成了一系列计算机仿真试验。Autolife中的数字生命都可以看作自主决策的Agent,它们用有限自动机建模;同时程序允许Agent通过变异和繁殖而完成开放式的进化。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Autolife涌现出来的数字生命个体行为、群体行为进行了论述,并着重讨论了组织的生成、社会性寄生、自修复等现象。数字人工生命模型Autolife中的丰富隐喻可以用于总结一般复杂适应系统的规律,包括:个体为了提高自身的适应性会把决策行为推到混沌的边缘;不同的环境会造就Agent的不同群体适应性动态行为;当系统中Agent间的交互出现因果闭圈的时候,组织会自发涌现,并且它们会展现出创生、演化、灭亡的必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研究在不完全信息、多指标条件下,利用个体决策结果形成群体一致偏好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群体决策成员只可能给出决策的不完全信息,从个体的偏好结果形成群体一致排序需要求解一组线性规划.群体成员对方案成对辨优的结果,提供了一个方案优于其它方案的偏好强度信息.偏好集结过程考虑了决策成员的偏好净强度和决策成员权重信息不完全的情况.最后,给出一个投资决策的案例说明群体决策方法的实际应用.该集结方法能够平衡决策时间、决策质量和决策者负担三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8.
群体决策的权力与权力指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杨雷  席酉民 《系统工程》1996,14(2):10-14
群体决策是一个多阶段序列过程。本文定义了群体决策中权力概念,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的权力指数。文中分析了一般群体决策的行为过程,量度了群体序列决策中不同决策者的权力指数。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群体决策过程中,系统的熵单调减少;群体决策的结果的受选民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多属性群决策的需求优先级排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应用到需求优先级排序中,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调整的需求评价方法.将基于价值的需求工程理论和自适应方法学集成到需求优先级排序过程中,选取需求的重要性、风险和实现成本作为评价属性,在各专家主观决策的基础上,以个体决策结果和群体决策结果的偏离程度作为调整的依据,对个体决策结果进行调整,进而得到新的群体决策结果.给出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交互式动态群体决策偏好收敛自适应过程的内在机制和规律,发现和控制影响群体一致度和偏好收敛时间的关键因素,以改善群体决策时间绩效. 应用计算实验方法,基于Deffuant有界自信假设的妥协策略,在微观层面上构建偏好演化动力 学模型,模型符合群体决策共识过程原则要求;在模型基础上观察分析个体属性特征对一致性绩效、收敛时间绩效的作用. 论文在决策成员社会惰性、空间位置、决策偏好动态变化的决策情景中,研究决策者社会惰性对群体决策偏好收敛时间的影 响. 建立了动态群体决策的概念框架,分别针对惰性不变的偏好演化模型和惰性变化的偏好演化模型设计了两个计算实验. 实验1:比较不同社会惰性水平p*和不同选择半径r组合下,决策偏好时间Tc的变化. 实验2:比较不同惰性 递增速率v和不同惰性递增上限ps组合下,决策偏好时间Tc的变化. 研究发现:1)社会惰性越大,对 偏好收敛的阻滞效应越显著;2) r越小,Tc随着p*递增的趋势更强;3)当扩大决策成员交互对象的 选择范围,Tc的波动减小,群体达成共识的时间更稳定;4)当社会惰性值随休眠持续期在一定范围内线性 递增时,Tc递增存在一个分界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产品回收处理过程中决策者的参与行为,运用公平偏好和三阶段动态博弈理论,分别考虑自主决策和政府参与下的企业产品回收决策过程,并分析了产品回收策略。在企业自主决策时,分析了回收投资收益率条件和企业的投资额与回收数量决策过程,得到了企业决策与环保投资收益率的关系;在政府参与的决策中,从回收和处理2个过程,通过其中的收益分配关系,讨论了公平关切水平、投资收益率和环保效益对参与方的决策影响,得到企业与政府的最佳决策,对产品回购中运用公平策略提高各方处理的效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计算的飞速发展,网络数据日益向大数据方向演进,网络群体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针对传统舆论演化动力学模型忽略大规模群体一致性压力和个体决策内驱力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网络节点多、规模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决策偏移概念的舆论演化动力学模型. 模型将内在偏移牵引力、外在群体一致性压力相结合,并引入社会心理学从众效应理论,建立依从、趋同和内化的节点状态及状态转移策略和观点演化策略. 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模拟观点的收敛和分化,与经典有限信任模型相比,更加符合大型社会网络中群体舆论演进和个体交互的行为特征,揭示了群体层面观点演化的内在规律,为大数据时代分析现实舆论形成的内在机理提供理论模型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Web信息传播问题的复杂性是系统宏观结构和微观个体行为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分析Web信息传播建模难点及解决思路的基础上,研究了将基于Agent的仿真方法和Petri网的描述机制相结合,利用Petri网擅长描述系统的整体逻辑结构和动态特性的优长,将Agent对系统个体特性和交互规则的仿真溶入到着色Petri网(CPN)描述的系统动态行为之中,使仿真分析和逻辑结构分析结合起来,对解决类似的复杂社会系统仿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众多实验表明,以建模仿真的方法研究复杂的群体行为是一条可行有效的途径.针对如何使所构建的群体行为模型在仿真过程中,既能表现自主、智能的个体行为,又能表现灵活、适应的整体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体的综合建模方法,重点从信息获取、决策判断、运动控制三个方面对智能体模型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论述,并以实验结果证明了多智能体在交互.协调作用下涌现生成可视化群体行为仿真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分队协同作战中的通信需求,基于联合意图理论对通信行为构成的基本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行为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对通信行为进行分解,基于BDI模型构建了CGF个体的通信行为模型框架;基于该框架对CGF通信行为决策过程进行详细阐述,提出了OCBC通信行为模型;建立了通信代价模型,使得个体决策过程中的通信行为更加符合实际。仿真实验表明,在个体决策过程中建立通信行为模型,增加了CGF自主决策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决策环境的变化,决策过程具有明显的新特征,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具有更加独特的优势。本文首先阐述了元系统跃迁理论的内涵,然后探讨了复杂群决策的全过程及其构成要素,再则基于元系统跃迁理论研究了群决策过程跃迁演化机理,最后以重大工程决策为例详细分析了复杂群决策过程的跃迁与演化。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群决策过程的元系统跃迁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时间、空间逻辑关系复杂,具有动态交互的特性。该文基于面向对象仿真技术,构建了含时间属性的基本对象模型,通过混合系统和高效的图像渲染引擎,实时绘制动态场景;并通过单独的交互模块,实现了可视化成果对仿真过程的反馈,为决策者提供了直观、高效的可视化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8.
在体系对抗仿真中,如何表示作战实体的决策行为是一个难点。进程交互仿真方法由于其面向实体描述,可以给出针对特定实体的完整行为序列,不需要建立大量关联关系复杂的事件例程和活动例程,易于描述实体完整的生命周期,因此采用进程交互仿真可以大大减少Agent复杂行为表示的难度,可以为Agent行为提供一种更加自然的表示方法,大大增加Agent行为建模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基于进程的Agent仿真调度策略,提出了基于进程的体系仿真模型框架和体系仿真模型调度过程,并针对作战实体的决策行为讨论了作战实体的决策行为原语和行为组合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一些要素对高校教师从教行为演化路径的影响,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方法建立了高校与教师行为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决策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用数值仿真展示了高校和教师各自的成本、收益等参数的改变和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教师从教行为路径演化系统既可以向良好状态进化,也可以向不良状态演化,并形成"锁定";系统最终演化到哪种状态取决于各种策略下高校和教师的相对收益;通过参数调控可以优化高校教师从教行为的路径演化,诱导微观个体行为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船舶作业需要满足的复杂海事安全条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智能水滴-交互速度障碍的船舶应急航线自主决策方法.通过引入最优解邻域扩张机制增加解的多样性,对基本智能水滴算法进行改进,避免算法在寻优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解导致算法"早熟".利用改进的智能水滴算法对已知环境进行全局航线决策,再利用交互速度障碍法根据遇到的动态障碍物进行局部航线重规划.仿真实验证明航线决策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规划出最优航线并实现实时动态避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