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蒿种群在不同放牧干扰下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放牧干扰下冷蒿种群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和盛期,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冷蒿体内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大.在生长末期,叶绿素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较小.在不同的放牧梯度上生长初期和盛期,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变化不显著.在生长末期,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从光合色素、光合产物的变化趋势看,放牧干扰并未影响冷蒿的光合作用,相反放牧延长了光合时间.这是冷蒿种群耐牧,再生能力强,并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逐渐取代羊草、大针茅等植物优势地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利用有机磷及无机磷培养基分别分离滇池上层底泥12个样品中的解磷菌,从细菌的数量、种类、分布特点来探讨滇池上层底泥解磷菌的区系特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及复水玉米光合补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方法,研究玉米五叶期水分胁迫期间及复水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光合参数和可溶性糖的补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胁迫期间叶片叶绿素含量、PSⅡ原初光的转化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光合速率均降低,而可溶性糖浓度升高,且降低幅度和升高幅度与胁迫程度正相关;复水后,叶片叶绿素含量、Fv/Fo和Fv/Fm、光合速率及可溶性糖浓度均逐渐恢复,出现补偿和超越补偿效应,恢复所需要时间与胁迫程度正相关.胁迫抑制植株生长,导致同化物消耗减少并在叶片内堆积,光合作用降低,表明旱后复水玉米的生长补偿与光合补偿之间具有正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溶磷细菌促进作物生长的机制和最终效果,将不同剂量的溶磷细菌9320添加到土壤中,以此培养玉米幼苗,测量幼苗根系分泌物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有机酸、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植株生长状况等.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溶磷细菌剂量的增加,玉米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有机酸种类和含量增加,根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玉米幼苗的株高、根长和质量都增加.同灭菌处理组相比,活菌处理组中,根系分泌物的蛋白含量和根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更高,根系分泌物可溶性糖含量和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更低,玉米的生长情况更好.这些结果说明溶磷细菌能够将土壤中的难溶态磷转化为可溶态磷供植物吸收利用,而且能够促进根系的代谢活动,最终促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在铺有泥沙质底池塘底泥的水槽中养殖刺参,通过检测对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及底泥硫化物的降低率,最终确定菌藻联合处理系统中各成分的最优初始添加量分别为:小球藻1.0×10~7细胞/L,微拟球藻1.5×10~7细胞/L,光合细菌1.5×10~7CFU/L和芽孢杆菌1.0×10`7CFU/L.将该最优配比菌藻联合处理系统分别施加到铺有泥沙质底、砂质底和泥质底底泥的水槽中,在为期80 d的刺参养殖过程中,观测其对水质和底质的修复和改善效果.结果发现,该菌藻联合处理系统能显著降低水中硫化物、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和底泥硫化物含量,显著提高底泥氧化还原电位,同时有效降低底泥中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的含量,对有害细菌的生长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菌藻联合处理联合处理系统改良效果显著,对泥质底底泥的改良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水肥管理测定了梨枣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水肥处理下,均能显著提高梨枣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其中,浇灌完全营养液还能显著提高梨枣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表明适当水肥处理对梨枣叶片的生长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浇灌完全营养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科学世界》2010,(1):16-17
最早进行光合作用的不是蓝藻.而是光合细菌.吸收太阳光的色素也不是叶绿素而是菌绿素。不过,这种原始的光合系统有着很大的缺陷。一方面,菌绿素转化光能的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与现今植物利用水进行光合作用不同.光合细菌需要硫化氢作为反应物质。而硫化氢本身不稳定.且在环境中的含量较低.这大大限制了光合细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虾养殖池底泥中光合细菌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虾池底泥样品富集分离出2株光合细菌,分别编号为M1和M2,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繁殖方式为二均分裂.细胞中含有细菌叶绿素a,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M1和M2菌株均为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的成员,初步研究了NaCl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梨枣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65%~70%、50%~55%、35%~40%)下坐果期梨枣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来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梨枣坐果期生长的影响,旨在探索梨枣坐果期生长的适合土壤含水量,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坐果期梨枣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呈升高趋势,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下时,增加显著;而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下时,下降显著,表明当土壤缺水时,坐果期的梨枣可以通过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而提高抗旱能力,但会显著抑制梨枣的光合能力,影响梨枣的生长和发育,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以上时,对坐果期梨枣的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0.
哈茨木霉T23对白菜生长的影响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不明显,也不能提高白菜硝酸还原酶的活性;3种供试细菌放线菌、光合细菌及乳酸杆菌均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白菜硝酸还原酶的活性,白菜叶绿素含量明显偏低;哈茨木霉T23与3种供试细菌两两混合使用对白菜的促生效果均比单独使用各供试细菌的效果明显,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增加,白菜叶绿素含量明显偏低.哈茨木霉T23和3种供试细菌两两混合使用,4种供试菌的含量均比单独使用时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以田间生长的小麦不同层位叶为材料,研究了核酸、全氮、可溶性糖、硝态氮、叶绿素等物质的变化;同时也比较了呼吸、光合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在叶的生长率与核酸、全氮、可溶性糖和呼吸作用间存在有正相关。而光合与叶绿素正相关,硝酸还原酶与硝酸根的含量正相关,看来后两者与核酸只有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磷素的固定现象严重,有效磷含量降低,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解磷细菌能将基质中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通过玉米盆栽实验,比较不同菌株及其联合作用对土壤中难溶磷肥的释放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与解磷细菌联合作用显著地提高了植物地上、地下的生物量,能够高效地释放出沙土中添加的难溶性磷肥,使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沙土的pH值被提高到接近中性,使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促进有机营养物质转化为无机物,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接种菌根可以显著提高根系的侵染率和菌丝密度,能够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改善根际土壤的环境,达到促进植物生长的目的。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进行微生物复垦,对沙化贫瘠土地的生态修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遮荫对头花蓼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遮荫条件下头花蓼形态、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遮荫条件下头花蓼叶片增大变薄;对光合色素的影响显著,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而叶绿素a/b值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叶片含水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从养殖池塘底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紫色非硫光合细菌1株,通过观察分离菌株的细胞形态结构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株光合细菌属于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 eudomonaspalusteris).采用三级扩大培养法生产光合细菌,活菌数达3×10~9 cfu/mL.在草鱼鱼苗养殖池塘投加光合细菌,可维持池塘透明度,明显降低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茄子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Vc含量、总酸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安塞不同年限设施土壤(当年、2年、4年)对茄子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连作年限的增加,茄子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茄果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酸含量都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连作年限为2年的土壤生长的茄子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茄果中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都比其他年限土壤生长的茄子含量高。表明连作年限显著影响茄子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其中生长在连作年限为2年的土壤中的茄子品质较好,相应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使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乙醇提取法和蒽酮法,分别研究了水稻幼苗土壤中镉盐对水稻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逆境条件下,光合速率下降,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分别下降了50%和88%。同时产生过量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应增加,增加了1.8倍,以清除过量的过氧化氢,对植物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7.
北美车前不同种群密度下的生理指标及其适应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相近环境条件下,高密度和低密度种群的北美车前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绿素α/b值、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及脯氨酸(Pro)的含量。结果表明,各个生长时期的北美车前,高密度种群的叶绿素α/b值低于低密度种群,而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都高于低密度种群,并分析了4种生理指标的变化与种群对环境适应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对其色素及蛋白质含量的分析,为其在食品领域应用奠定基础.研究采用平板画线法与液体培养法从某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纯化出5株光合细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及菌种16S rDNA鉴定.采用Varian Cary 50紫外光谱分析仪进行色素分析与蛋白质的测定,并对类胡萝卜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光合细菌革兰氏反应为阴性,菌落为棕红色,光照厌氧和黑暗好氧条件下均可生长.16S rDNA基因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菌株与GenBank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株的同源性为99%,初步确定筛选出的菌株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菌株含有的色素主要是类胡萝卜素和细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在低温或低光照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高温、加热时间过长或太阳光直射时色素迅速分解褪色.此外,菌株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是一种优质的蛋白源.光合细菌富含类胡萝卜素,并且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蛋白源,在食品及其他行业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采用砂基栽培,研究不同浓度(0,0.1,1,10 mg/ L)多环芳烃芘(Pyr),对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水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Pyr在0.1 mg/L及以下浓度,对秋茄幼苗叶片Chla、Chlb、叶绿素总量以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明显;而浓度达1 mg/L及以上水平,则幼苗叶片Chla、Chlb和叶绿素总量均随之提高,Chla与Chlb比值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净光合速率则随之降低;Pyr浓度达1 mg/L及以上水平,对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Pyr浓度的提高,幼苗原胚轴组织水势逐渐降低.Pyr浓度为0.1 mg/L,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表现了PAHs的正刺激作用;浓度为1~10 mg/L,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降低.秋茄幼苗对环境Pyr胁迫的抗性适宜生长的浓度范围在0.1~1 mg/L之间.  相似文献   

20.
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生长的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为材料,研究了人为调控源库关系对砂仁产量和植株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叶减源和去花减库均使砂仁根、茎和叶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下降,果实产量降低;去笋减库使叶、根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稍有升高,对其他参数影响不大;人工授粉增库使茎和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降低、根的升高,砂仁产量显著提高;去果减库使砂仁产量显著降低.砂仁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果实产量呈正相关,根和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果实产量呈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热带雨林环境中的砂仁植株光合源对砂仁产量的影响不大,库容是限制砂仁产量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