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测定锂同位素效应研究中毫克量锂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中的锂含量.结果表明,在硝酸介质中,以KCl为消电离剂,铁对锂含量的测定基本没有影响;当磷酸根含量低于磷酸亚铁锂中锂离子理论值含量的50%时,其对锂含量的测定没有干扰.利用拟定方法测定三种磷酸亚铁锂样品,发现其中锂的含量与理论值接近,回收率为99.86%以上.因此,该方法选择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3.
有机锂是指含有锂—碳键(Li—C键)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本文探讨有机锂的结构、制备、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据2019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全球已查明锂资源量6200万t,其中59%锂资源分布在盐湖中,而绝大部分盐湖为高镁锂比盐湖,高镁锂比盐湖中锂的提取工艺更难,吸附剂可以一步直接提锂,研发循环性能高、稳定性强、制备高效的高镁锂比盐湖锂盐吸附剂迫在眉睫。根据吸附剂的制备材料和吸附机理不同,将现有吸附剂进行分类,总结了离子筛吸附剂、铝盐吸附剂、天然矿物改性吸附剂发展现状及吸附流程。对比研究发现,天然矿物改性吸附剂具有离子筛吸附剂和铝盐吸附剂提锂的所有优势,制备简单不产生废料,经济、环保、高效,在未来高镁锂比盐湖提锂工艺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锂矿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巨大的锂资源潜力,全省锂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已查明的锂矿的矿床成因类型均属与花岗岩有关的锂矿,不同地区的锂矿因成矿母岩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矿床类型。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受到锂资源的制约,锂资源将成为宝贵的稀缺资源。一方面,开发锂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取得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锂资源量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强锂矿成矿规律的研究,加大地质勘查力度,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最新统计,已查明的世界锂资源量为8000万t,其中59%锂资源分布在盐湖中,寻找不同类型盐湖的提锂技术亟待解决。根据盐湖卤水中锂和其他伴生离子赋存特征,综述了沉淀法、膜法、萃取法、盐梯度太阳池法、吸附法等盐湖提锂技术发展现状,总结了锂资源生产流程,探讨了各种方法对不同镁锂比盐湖的适应性及优势。研究发现,盐湖提锂不能按照单一方法进行,要根据不同盐湖赋存类型进行提锂工艺的选择。沉淀法已经在低镁锂比盐湖中经过工业化生产验证;吸附法是目前在高镁锂比盐湖中综合效果最为理想的提锂技术,其吸附容量高、一步直接提锂、循环性能高、稳定性强;天然矿物改性吸附法是未来盐湖提锂产业化应重点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锂资源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锂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性质独特 ,由瑞典化学家在1817年发现 ,在其发现后长达100年的时间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应用 [1]。但在“二战”期间 ,由于军工需要 ,锂盐工业开始得到迅速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 ,它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锂电池、锂合金等航天航空工业的发展和核聚变反应电站的需求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锂工业的发展 ,有人称“21世纪是锂的世纪”、“锂是21世纪的能源元素”[2]。我国是一个锂资源丰富的国家 ,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导致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比较滞后 ,因此 ,在西部大开发和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容量储能锂电池材料的大规模应用,使得低成本、高效环保地从含锂矿物中提取锂技术需求越来越迫切,着重阐述硫酸焙烧法、硫酸盐焙烧法、氯化焙烧法、石灰石焙烧法和压煮法等从锂云母和锂辉石两种典型含锂矿石中提锂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对不同提锂方法的分析,得出单一提锂方法均存在其优势和不足.多种方法协同利用,多种有价金属协同提取,是今后提锂工艺研究的重要方向.同时,应加大锂渣资源化利用力度,促进锂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邢红  应毅  金芳 《科技资讯》2011,(19):230-231,233
介绍了世界锂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目前盐湖卤水的主要提锂方法,重点介绍了沉淀法、离子筛法的工艺技术和工业化情况,并对中国盐湖锂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盐湖卤水锂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验了40种无机离子和20种有机物对锂吸收信号的影响.在给定浓度范围内,无机离子对尿中锂的测定无干扰(α=0.05).有机物的干扰采用NNO_3-H_2O_2湿法消解样品来消除.本文获得的特征浓度(1%吸光度)为0. 04μg/ml,7次测定的R.S.D为5.9%.  相似文献   

11.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研究在盐卤中锂的原子化行为和机理.建立了热解石墨管、Al(NO3)3基体改进剂、苏丹Ⅰ-三辛基甲基氯化铵-邻二氯苯萃取分离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盐卤中锂的方法.用于测定盐卤中痕量锂,特征质量为16×10-12g/0.0044A,加标回收率95%~104%,相对标准偏差(n=13)5.4%.  相似文献   

12.
锂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金属,是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随着全球电气化的普及和可控核聚变的发展,锂的消费量在近十年有了明显的增长,可以预见的是,其需求量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虽然研究人员已开展了很多从废旧材料中回收锂的研究,但受限于目前市场上锂的总流通量,从自然资源中提取锂仍然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首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从自然资源中提取锂的技术进展。以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卤水为主要锂资源,对现有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锂辉石的转型-熟化法是目前最重要的提锂工艺,然而大量能源和硫酸的消耗仍无法避免。少数企业选择锂云母作为工业生产提锂的原料,但未考虑高价值的铷和铯的综合利用。针对高镁锂比的盐湖卤水,大量研究仅局限于实验室规模,真正落地投产的很少。上述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同时也应着力于开发新兴技术应用于从自然资源中提取锂。本文为未来自然资源提锂工艺的研究、开发、优化和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尖晶石锰酸锂和橄榄石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是当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主体,采用实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两种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特性,研究了两种材料制备成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温度特性、循环寿命以及应用特性.结果表明:除低温性能和功率密度外,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在其他方面的性能均优于锰酸锂动力电池.  相似文献   

14.
从锂提取的角度,简述了锂矿石、盐湖卤水、海水、地热水及煤与锂电池等含锂资源的开发情况,并简述了锂及其化合物的用途,最后对提锂技术和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锂渣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将工业副产品一锂渣利用到水泥混凝土中,发挥锂渣的潜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锂渣单掺或与矿渣、石粉复合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锂渣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运用锂渣代替一部分水泥配制出28天抗压强度为100MPa以上的高强泵送混凝土,锂渣单掺或与矿渣、石粉复合配制的混凝土能经受300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研究的结论提升了锂渣的价值,为锂渣的应用提供途径,有助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  相似文献   

16.
锂在苯碳黑中的电化学插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循环伏安法对锂在苯碳黑中的插入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锂在苯碳黑中的首次插入过程伴随着一些不可逆反应,这些不可逆反应是由于电解质溶液中的溶剂化离子的插入引起的。在碳表面也存在的不可逆反应。随着具有石墨结构成分的增加,在碳中有了明显的锂插入反应。经1000℃以上温度处理过的碳黑锂的迁出电位在0.1左右,从而能代替锂作二次锂电池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17.
在二次电池中,锂硫电池作为以硫为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形态,它具有原料环保且相对于其他传统材料更高比容量的特点。针对锂硫电池硫导电性差、膨胀率较大且充放电过程形成的多硫化锂易溶于电解液形成"穿梭效应"的不足,设计了一种以锂盐改性累托石为硫的宿主,碳硫复合的正极材料来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经测试,锂盐改性可以较大程度地疏通累托石的层间和孔道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和孔容,从而扩大硫在孔道中的负载空间,同时锂离子大量富集于材料中能有效提高充放电中离子和电子的传输。该改性正极复合材料在0. 1 C倍率下首圈循环充放电比容量为877 mAh/g,60圈后比容量衰减为653 mAh/g,容量保有率为74. 5%,说明材料中的成分能有效吸附多硫化物、抑制穿梭效应,使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0. 1、0. 2、0. 5、1 C下平均比容量分别为850、750、600和500 mAh/g左右,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其电荷转移阻抗为63Ω,有利于电子电荷的传导。  相似文献   

18.
铌酸锂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铌酸锂拥有光学、铁电、电光、弹性、弹光、光折射等优良性质,它被广泛应用于集成光和光波导器件.结构决定性质,为此,本文较详细地介绍有关铌酸锂的晶体结构知识.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直接水热法一步合成了钛酸锂.通过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方案,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起始盐浓度,以及Li/Ti原料比例对产物的影响,获得了水热法合成钛酸锂的最佳可行实验条件:锂/钛摩尔比5,钛盐浓度0.1 mol/L,温度150℃,时间12 h.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别对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和形貌表征.研究发现水热法可以直接制备出立方结构的LiTiO2,粒径约为100 nm.对产物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结果表明:水热法合成的钛酸锂中钛为+4价.  相似文献   

20.
在环己烷溶液中,由萘锂和丁二烯反应制备了聚丁二烯基双锂引发剂。利用阴离子活性聚合特点和溶度参数相近相溶原则,采取有条件分批加料的方法,解决了萘锂在环己烷溶液中不溶、引发效率低的难题。结果表明,在丁二烯的环己烷溶液由1次加入改为2次加入、溶液摩尔浓度c丁二烯≥0.75c萘锂、丁二烯聚合度达到2之前体系中环己烷溶液加入量V丁油≤1.33V萘锂的条件下,可实现聚丁二烯基双锂引发剂制备反应在均相体系中进行;引发聚合实验证明,所制备引发剂活性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