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维特根斯坦将他在语言哲学中采纳的哲学探究方法应用于心灵哲学,一方面对主流的认识论心灵哲学产生破坏性影响,另一方面也为实践论心灵哲学的诞生开辟了理论空间。由于把实践理解为先于理论—实践二分的具有始源意义的实践,研究者们往往放大前者而忽视后者。一旦从理论—实践二分意义的实践出发,实践论心灵哲学及其心身统一体概念便自然地凸显出来,并展现出与居于主流的功能主义心身理论进行对话的可能性。实践论心灵哲学以心身统一体即心身功能系统为讨论心身关系的基本框架,同时又将康德目的论作为整个讨论的形而上学基础,为我们走出功能主义困境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塞尔的心灵哲学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物学自然主义心—身理论,试图在传统的本体论论域中解决心身关系问题。但是塞尔为自己的理论提出的论证却问题重重,其核心困难在于,塞尔对心身问题的本体论断言没有可靠的认识论论证支持。因此,塞尔的生物学自然主义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作为工业设计现代主义风格重要派别之一的功能主义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发生及发展的介绍,讨论了功能主义对于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功能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探讨,强调了功能主义因其合理内核及意识形态背景,论证功能主义虽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但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亚里士多德是否是功能主义者这一问题历来学者们争论不休。从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解读中我们发现目的论与功能主义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古希腊哲学家们十分关注的灵魂问题,亚里士多德选取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理论路径。他将目的论和功能主义的立场贯彻到对于灵魂问题的解决中,把灵魂定义为具有诸官能的自然物体的原始实现,从而对灵魂做了目的论功能主义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功能主义理论渊源的引述,到功能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者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的简介与结合理论的探索性分析,试图给广大功能主义偏爱者提供一个较深入的理论平台。同时也为后来者对功能主义理论的思索与创新突破发展开创一个研究的理论依据,也为广大的社会学理论学习者有选择的探索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启示他们进入这一领域提供一些可选择的理论参考素材。  相似文献   

6.
普特南 ( Hilary Putnam,192 6- )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 60年代他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来论证心理状态的图林机模拟的合理性 ,认为任何心理状态都可以与特殊的图林机功能相对应。这是普特南早期关于心理阐释的“功能主义”。 80年代末以后 ,普特南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对“功能主义”予以激烈的批判 ,着重阐述了心理现象的社会文化相关性和哲学阐释的必要性。前后期思想形成了互补的两极 ;功能模拟的方法合理性以及哲学阐释的本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陈芬 《科技咨询导报》2010,(10):245-245
功能主义理论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础,进一步深化了艺术设计的美学研究,它是推动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功能主义在现代设计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功能主义观照下选择中的中国近代译入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飞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1):98-101
本文拟用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的功能主义观来探讨中国近代译入语文言文,白话文及欧化这三种不同的形态,指出这三种不同形态的译入语在翻译中的选择和使用无不受到功能主义翻译观的影响和制约,译者选择和使用适合的译入语语言进行翻译活动是实现其特定的翻译目的一个重要前提,"信"与"不信"不再是首要的翻译标准,体现的是一种纯粹的功能主义观。本文的最后指出了用功能主义翻译观去看待中国近代译入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基治国的社会思想之结构功能主义倾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是明初社会思想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其关于社会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他对“人性论”观念的关怀,以及对社会组织思想、“德治”等治国理念在不同程度上都渗透着结构功能主义倾向。阐释他的思想内涵及其分析当时社会的方法和视角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现实社会仍然具有的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选报体育舞蹈课的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考察了体育舞蹈课对大学生心身发展的一般作用,论证了在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马一浮的"六艺心统说"将六艺德性化,六德归之于一心,其学说更具中国文化的回归性.然此说亦存在缺乏对本体的分析的理解,缺乏对孔子的"一贯之道"的疏解等诸多问题.应以马一浮"六艺心统说"为本体诠释之开端,重新梳理儒家经学的哲学意涵,促进六经的现代转化以重振国学.  相似文献   

12.
他心知怀疑论因其不合常理,甚至有悖事实,而声名狼藉。但解决他心问题却必须克服怀疑论的指责,方能站稳脚跟。在现代西方心灵哲学中,怀疑论和可知论之争从来没有消停过。本文试图对他心知怀疑论和论证方式进行剖析,以重新发掘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内在的逻辑,从而为解决他心问题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是全面的辩证的,在学习研究和应用邓小平理论时应坚持真理的辩证全面性.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论断,是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前提的,并不只是提倡胆子大.他在关系中国改革发展的大局时,从来都是要问姓资姓社的;他决不反对问姓资姓社,而反对混淆姓资姓社.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坚决反对私有化.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与计划是互相补充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  相似文献   

14.
身心问题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充满歧义、纷争的难题.针对身心问题上的二元论、一元论等各种观点所遭遇的困境,这里提出的生成论彰显出其独特的意义.生成论强调身体与心灵的相互生成,反对把身心问题仅仅限定在特定的学科领域,以及各种形式的决定论、因果论、实证论,因为这些理论都基于一些形而上学的预设,从而违背了思想自身的生成本性.应该提到的是,在身心问题上,生成论并不否定各个学科研究的意义,以及学术思想所呈现的多元性,而只是通过相互生成这一视角,力图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揭示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郭若虚在其画史名作《图画见闻志》中,提出了绘画的“心印“说,认为绘画是“本自心源,想成形迹“.他的这一命题,不仅体现了北宋理学中的“心性“学说对其绘画美学思想的影响,而且也反映了北宋中后期在理学侵浸下绘画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新理学美学对美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并且不断接近审美实际的转变过程。冯友兰早期的“美之理”说并不符合审美活动的实际,他对美的这种本体言说是无力的,及至意识到这种本体言说的机械性和不恰切性转而关注人的审美活动的实际,重视审美对象的独特之处,强调“美是使人有某种感觉底形象”时才真正突显出新理学美学本体论的价值所在。“美是使人有某种感觉底形象”可看作是冯友兰立足于审美活动实际,最终得出的美学本体论见解。  相似文献   

17.
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到大学生的头脑,必须充分发挥“两课”教育三个课堂的作用。第一课堂是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主阵地、主渠道;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发展,它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寓教于乐的特点;第三课堂是第一、第二课堂的必然的延伸和拓展,它不仅是学习和理解“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环节,更是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宽广课堂。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对“阶级本性”说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治类教科书肯定“阶级本性”的存在,在编造“被剥削阶级本性”的道德神话的同时,对“剥削阶级本性”进行严厉的道德批判。其中,认为“唯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在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在理论上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不符合历史和现实的真实,在实践上与现行政策不一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对“阶级本性”说的否定和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